APP下载

电视播出IT系统研究
——以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例

2017-08-24邢化军

科技传播 2017年15期
关键词:媒资自动系统

邢化军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合肥 230066

电视播出IT系统研究
——以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例

邢化军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合肥 230066

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例,给出了电视播出IT系统的基本架构、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详细阐述播出IT系统如何通过接口和各业务子系统协同工作,高效、安全、高质量地完成节目素材整备和安全播出任务。

播出IT系统;节目备播;接口设计;数据安全

1 概述

播出IT系统是现代AV技术和IT技术高聚合的产物,从电视台全台角度看,播出IT系统是实现全台节目生产到安全播出全程网络化、文件化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为电视台多种发布渠道输送节目内容的重任。依据电视台实际业务流程设计,系统可以通过全台主干平台与台内各子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播出节目素材全台备播,同时保证,播出系统不与全台网互联时,系统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所有节目素材的上载、迁移、存储、播出工作。系统是播出系统与全台媒资系统、节目制作网、新闻制作网等各功能业务系统发生数据交互的桥梁,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基础网络符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安全标准要求;具有多重安全防护,无单一崩溃点,系统架构与业务流程高度契合,保证节目素材在全台内快速、高效、安全的传递。

2 系统架构

系统通过主干平台与台内各子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协同工作,完成高质量的节目整备、播出、归档、媒资上载等任务。系统主要包括:主备二级缓存、上节目载系统、视频服务器系统、影视剧编辑系统、广告串编系统、导视宣传片制作系统、播出媒资系统以及各功能支撑软件,基本涵盖了日常播出的节目素材生产制作所需要素。系统如图1所示。

二级缓存主要用于新中心16频道播出系统和8+6异地灾备频道的节目素材备播,主备二级缓存保持素材同步;满足全部频道1个月播出所需的存储容量;

节目上载可作为16频道播出系统的应急上载,也可作为播出媒资的上载站点,先上载到二级缓存,后通过二级缓存再迁移到播出媒资;

播出媒资主要用于电视剧的上载、编辑、播后节目归档;

导视宣称片系统、广告串编系统完成日常的宣传片制作和广告条目素材的日常更新。

图1 播出IT系统架构

系统既可以通过全台主干平台与台内其他子业务系统互联,实现全台备播,也可以不与全台网互联时,播出独立完成所有备播、播出工作。与全台网互联时,为确保系统的安全,设计有高安全区的接口缓存,素材需通过接口缓存迁入播出二级缓存。

3 业务流程

系统涉及播出业务的全流程,播出业务主要分为播出计划、节目备播、安全播出、播后管理4个阶段。

3.1 播出计划阶段

-7至-2自然日,总编室及各频道根据节目播出计划、直播通知及修改通知制作播出串联单;并通过互联网向播出发送电子播出串联单。

3.2 播出备播阶段

-7日起,播出媒资系统按照播出串联单进行节目备播;

-3日起,播出二级缓存存储系统按照播出串联单进行节目备播;

-1日起,系统开始根据节目单进行播出素材整备,播出串联单调整由播出系统负责;

-1日起,播出视频服务器系统开始进行节目备播。

3.3 播出阶段

播出系统按照播出串联单完成节目自动播出。

3.4 播后阶段

将已播节目信息存档;

依据已播节目信息进行节目素材的删除、迁移和归档;将待重播节目归档到二级缓存存储。

4 系统功能

通过接口,全台各业务网、广告串编、播出媒资、影视剧缩编、导视及宣传片制作系统等以二级缓存为桥梁,通过整备管理调度软件,将根据生产任务调度单制作完成的导视宣称片以及缩编后的影视剧等节目素材,全流程自动备播至播出视频服务器,以实现节目播出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文件化。

4.1 节目备播

按照一定的策略及设定的条件对素材进行管理和查询,控制素材在各存储体中的迁移(复制)、删除等,完成节目文件备播整备任务。备播流程包括文件迁移、接口、上载、技审、人工复审、备播缓存等部分。

4.1.1 系统外的节目备播流程

系统接收全台各业务系统,如新闻制作网、全台媒资库等节目生产平台的节目文件,并根据总编室发送的电子播出节目单,从播出媒资和二级缓存中根据业务流程自动抓取将要播出的节目文件素材。从节目生产平台推送的节目文件,只有通过MD5传输校验后,才被二级缓存接收,并推送至播出系统的视频服务器。在推送的过程中,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确保节目文件安全可靠。首先,通过系统配置的自动技审工作站对节目素材进行自动技审,自动技审主要检测文件内容的技术质量问题,如黑场、彩条、静音等,通过自动技审的素材才方可迁移到播出系统;如未通过,则向值班人员提示报警,进行人工复审,确定是故障还是节目情节需要;最后在素材进入播出视频服务器后,再进行节目素材的头、中、尾检测,确保文件格式正确,视频服务器可播。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4.1.2 系统内的节目备播流程

图3

系统内的节目素材主要是广告素材、导视、宣传片和包装。通过广告串编系统完成单条广告素材的上载和多条广告素材打包,生成符合播出格式的单个文件,再通过系统调度管理软件,自动迁移到播出二级缓存;播出系统根据播出串联单,自动在播出二级缓存中抓取当天要播出的广告文件,同样通过系统的自动技审、人工复检、头尾检测等审核流程,完成最后的备播。导视和宣传片包装等节目素材也是按照同样的节目流程完成备播。

4.1.3 与外网不联的备播流程

图4

节目生产平台将素材下载到播出介质,通过专人向播出送介质。

介质上贴播出代码打印的条码。

人工上载素材到上载视频服务器,通过人工审核和头中尾检测后,素材再同步到播出视频服务器备播。

4.2 接口设计

系统根据ESB互联接口标准设计接口,实现与全台网、播出媒资系统、广告串编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交互。

4.2.1 系统与全台网接口

通过高安全区与全台网互联,通过接口交互的数据有各业务网提交的播出串联单、制作备播素材、备播素材元数据以及系统向总编室编单系统节目代码申请。

4.2.2 播出系统与播出媒资接口

播出媒资根据播出串联单向播出系统提供系统内有的待播素材文件和元数据。

4.2.3 播出系统与广告备播接口

广告串编系统将串编好的广告,打包成播出格式以文件形式提供给播出视系统,包括文件和元数据。

4.2.4 播出系统与导视制作接口

导视制作系统负责导视宣传片制作,将制作好的节目素材提供给播出系统,包括文件和元数据。

5 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设计时从多个维度考虑系统安全性,首先一定要符合网络安全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考虑网络的安全播出的属性,确保节目素材的安全性,通过技术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节目数据的交互安全。

5.1 MD5校验

系统在接口设计时,在接口处均有部署MD5模块,任何通过接口交互的素材文件,必须通过MD5校验,验证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后,才能完成交互迁移。以系统外素材的备播为例:

节目素材文件开始向播出二级缓存迁移;

迁移过程中,生成新文件的MD5码;

同时解析原文件携带的MD5码;

传输的同时对两个序列进行比对;

当比对一致时,将文件迁移至播出二级缓存;比对有误差时将该文件删除,并通知原有节目生产部门重新制作或传输。

5.2 自动技审

MD5校验是通过IT技术验证节目素材在传输过程有无数据受损丢失,对于节目素材的技术质量问题则无法检测,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二级缓存中配置了对节目文件的自动技审工作站。进入播出视频服务器的素材,必须在二级缓存通过自动技审的检测或人工复核通过。在播出上载系统中,也配置了上载自动技审模块,在上载节目的同时,对上载信号实时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反馈到上载控制软件,值班员双击播控软件显示的检测信息即可进行人工复核。

5.3 人工复检/人工审看

电视节目经常会因为剧情的需要,出现长时间的黑场、静音等画面,这样的节目素材会被自动技审判定为不符合技术质量要求,不允许传输至播出视频服务器,从而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素材的安全,专门安排值班人员对自动技审生成的审核任务进行确认。如果是误报,允许播出,如果问题属实,则向相关节目部门及时反馈,重新制作或修改。

6 结论

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例,深入阐述了系统在实现全台文件化、网络化播出中起到的关键核心作用,在满足与全台业务生产系统、生产支撑平台以及基础主干平台通过接口无缝链接,实现节目素材自由迁移的同时,还具有传统播出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在出现网络中断的极端情况下,具备节目素材生产制作的基本功能,从而为安全播出构建出多维度的安全体系,与传统视音频系统高度聚合,保障电视节目不间断、高质量的安全播出。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Z].2008-1-24.

TP3

A

1674-6708(2017)192-0056-03

邢化军,安徽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媒资自动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大数据技术的媒资档案管理方法
WJ-700无人机系统
自动捕盗机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基于STM32的自动喂养机控制系统
浅析媒资系统在电视台业务中的应用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关于自动驾驶
MRG9000媒资卫士在市级电视台全台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