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姐妹雏鹰

2017-08-23乌吉斯古冷

老年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姐妹俩包头市阿爸

乌吉斯古冷

这个故事,老了,讲了半个多世纪。这个故事,一开始就“万草千花一晌开”。京剧用西皮、二黄,动画片用美术画幅,小人书用连环画,课本用朗读,广播用收音机,以及芭蕾舞、木偶剧、琵琶曲……凡是媒体的宣传无不争先而恐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一时传遍大江南北。

今天,姐妹俩尽管不是当年的小姐妹了,但每次聆听这个故事,大人小孩都感到心灵的震撼。“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感动了国人半个多世纪。如今,已经过去53年了,岁月的流逝冲不淡人们的记忆,她们的精神依然鼓舞人心,影响和教育了整整三代人。

4月的呼和浩特春暖花开,笔者第一次近距离见到龙梅、玉荣,这对已是花甲之年的蒙古族姐妹花依然美丽优雅。坐在面前的龙梅,依旧是印象中高高盘起的发型,偶尔说句玩笑;玉荣还是短发,款款而叙,思路清晰。她们家原籍在辽宁阜新,却都操一口地道好听的蒙古语。

牧羊史上一页传奇

内蒙古的達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听名字像是大地方,其实人不多,大大的草原,无边无际。

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讲究的传统节日。1964年2月9日(腊月二十六)那天,牧民吴添喜(龙梅、玉荣的父亲)应允在先,去邻居家帮助粉刷房子。所谓邻居,牧区同农村,尤其是城市不一样,住户之间相隔很远。老吴负责放牧生产队的羊群,由于妻子带着6个孩子脱不开身,大孩子帮助干重活,两个最小的,一个2岁,另一个才几个月。老吴只好把这种冬天一般由大人放羊的活儿,交给了中间的两个女儿——11岁的龙梅、9岁的玉荣。

姐妹俩穿上大人的山羊皮袄,脚蹬毡靴,把阿妈给的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糖块揣在兜里,把阿妈叮咛的“不要走远”记在心里,赶上384只羊出牧了。

玉荣拿出一块糖含在嘴里,这恐怕是她一年中舌尖上最甜的一刻。龙梅心疼妹妹,从自己的那份糖里拿出一块给了妹妹。

在草原上,老天的拿手好戏莫过于“变脸”。早晨,虽然是阴天,飘着零星雪花,还算平和。临近晌午,果然不出所料,大风和大雪疯狂地跳起舞来。正在邻居家干活的阿爸看看窗外的天气,心里咯噔一下,不再说笑了。在家里,额吉也不安起来,时不时朝远处瞭望。

离家二里地有一片生长芨芨草的草滩,适宜放牧。不过,因为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雪,地面上覆盖的厚厚的积雪。姐妹俩放牧的羊群刨地啃噬,很少吃到一些干枯的草枝,只能不停地往前走。当白毛风(当地人对暴风雪的称谓)突然袭来,羊群也只有顺着风向奔跑。龙梅看着眼前的情势,便吩咐妹妹赶快回家找阿爸来。玉荣往家的方向跑了几步,突然又折返回来。她虽人小,想得很多,心想绝不能扔下姐姐一人,姐姐和羊群如果跑远了,风这么大,天这么冷,后果难以想象。姐姐只不过比她大两岁,都是孩子,羊群是她们一家人的命根,也是生产队的家当。姐姐见妹妹又返回来,心中陡然感到肩上担当的责任。她知道,这羊群意味着什么。想起去年,龙梅放牧时丢失一只小羊羔,自己没发觉,回到家后母羊咩咩的急切叫声,引起阿爸阿妈的注意,猜测出可能丢失了羊羔。阿爸的家教是严厉的,惩罚龙梅,不准进家。

此时,姐妹俩追着羊群跑,人在,羊群在,她俩心里反倒有几分踏实。她们向远处眺望,此时如果遇到一个艾力(人家)就好了,可以把羊群临时圈起,牧民心地善良,见到暴风雪中的孩子,一定会说“霍如辉”(怜悯用语),然后,圈住羊群,让俩孩子进屋喝热茶。

一下午,姐妹俩为了这群任性的“活宝”,不停地在暴风雪里搏斗。渐渐地夜幕降临了,她俩跑得累了,也饿了,冻得难受。前半夜,在一处洼地,围起羊群,对付过去。后半夜雪停了,尽管天黑,地面有雪光的照映。姐妹俩商量,今夜就露宿在这里。姐姐刚倒下就打起了盹儿,片刻之间,雪花又飘洒了起来。羊群又开始奔跑,玉荣没叫醒姐姐,一个人跑去拦羊。当龙梅冻醒后睁眼看时,妹妹和羊群都已不见。她着急了,一边大声喊着玉荣,一边顺着风向追,跑出二三里地,看见了羊群和玉荣,姐妹俩会合了。

这时,天已经大亮,龙梅发现妹妹的一只脚上没了毡靴,插在冰冷的雪地里。龙梅要脱掉自己的毡靴给妹妹穿,双手却冻得僵硬,靴子也脱不下来,原来脚和毡靴冻结成一块,成了冰坨。龙梅想背妹妹走,背不动,摔了一跤,俩人互相搀扶着往前跋涉。玉荣年纪太小,怎能抗过这寒冷、饥饿和疲劳,由于体力透支,晕倒在地。正在这时,在前面的铁道边,有人发现了龙梅,后来得知那人叫哈斯朝鲁,和他儿子正从白云鄂博车站送同学回来,哈斯朝鲁和随后赶来的几位铁路工人听龙梅说她的妹妹在石沟那边站立不起,便迅急寻找。玉荣被找到时,已经喘息在生与死接壤的冰点。

同时,昨天在邻居家干活的阿爸赶回家得知两个女儿和羊群还没回来,赶紧报告了大队,大队立即派人四处寻找。第二天听说姐妹俩都冻伤了,已被送进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医院。

一昼一夜,姐妹俩像一对雏鹰奋起,在暴风雪中搏击。而她们放牧的384只羊,仅有3只羊被冻死,其余的都安然无恙,保住了集体的羊群。

落下终身残疾

1964年2月9日的那一场白毛风来得突然,来了之后,风雪之大,天气之寒,据当地牧民说,多年来实属罕见。姐妹俩用生命保住了羊群;忍受的痛苦难以想象,冻伤的状况惨不忍睹,叫人揪心。姐妹俩脸都冻肿了;姐姐龙梅左脚拇趾进行了手术切除;妹妹玉荣伤势更是严重,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的踝关节以下截肢。党和政府给了她们俩最大关怀。1964年3月《内蒙古日报》和《人民日报》分别以长篇通讯报道了她俩的动人事迹。得到全国人民的喝彩和点赞,广大青少年掀起学习龙梅、玉荣的热潮。

“草原英雄小姐妹”,成了龙梅、玉荣的标签。提起“草原英雄小姐妹”,人们就知道说的是龙梅、玉荣;提起龙梅、玉荣,人们就称赞那是“草原英雄小姐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爱集体,爱国家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蔚然成风。

龙梅和玉荣在白云鄂博铁矿医院、内蒙古医院和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养伤半年多后,回到了那片日夜思念的草原,战斗过的摇篮,见到了那一群生死与共的羊群。

路漫漫,一步一个脚印

11岁、9岁,正值人生起步的童年。

龙梅、玉荣,需要学习,需要锻炼,需要成长,她俩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党和国家倍加关心和照顾这两位小英雄。

1970年,16岁的龙梅应征入伍,克服了脚有残疾的种种困难。期间,她被保送到包头市医学专科学校和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学习。转业后走上社会,在领导岗位上提高才干。她先后担任过达茂旗旗委副书记、包头市东河区团委副书记、包头市东河区统战部副部长、包头市东河区人大副主任,之后任包头市东河区政协主席直到退休。

玉荣身残较重,与当兵无缘。1974年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内蒙古师范学院学习,两年后到乌兰察布盟教育局、乌兰察布民族中学和团委等单位工作。1988年调任内蒙古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担负起残联组建工作。2003年任内蒙古政协办公厅副主任。2008年任内蒙古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正厅级)直至退休。

姐妹俩在鲜花和掌声中一路走来,十分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和光环。龙梅告诉记者:“老母亲现在85岁了,依然记得当年在那场暴风雪中的遭遇。她对母亲说,都过去53年了,党和政府给了我们那么多关怀,我们感谢党和政府,要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玉荣说:“53年了,人民给予我们太多的荣誉,每年我们至少作20次报告,还兼一些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等职和从事多项慈善事业。弘扬正能量,我们责无旁贷,今后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现在,玉荣还担任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姐妹俩继续做着公益事业,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努力着……

猜你喜欢

姐妹俩包头市阿爸
梦中的老阿爸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姐妹俩
梅里雪山 我的老阿爸
阿妈 阿爸 嘎洒坝
阿爸的目光
趣猜中药名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