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理答行为有效性提升策略的研究

2017-08-22吴丽明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和谐氛围

吴丽明

【摘 要】理答是一种教学行为,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它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体现的是一种教学机智, 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充满活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中。

【关键词】课堂理答;和谐氛围;培养素养;提高理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1-0041-02

一、正确把握“度”,促进有效理答

前年,笔者有幸与几位同仁前往厦门观摩几位名师的现场教学,认真聆听之余,感慨万分:名师们的每一堂课都可谓精彩纷呈,以至于一堂90分钟的大课在师生们的连连赞叹声中稍纵即逝。笔者感受到名师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课之前钻研教材,就是对文本的细读把握能力;另一方面是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把握,也是理答的能力和机智。下面笔者就理答的能力和机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观点。

例如,王菘舟老师在执教《普罗米修斯》这一课时:

师:《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我们已经读完了,请同学们评价一下故事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主神宙斯和普罗米修斯,先说说宙斯吧。

生:宙斯是个残忍而没有同情心的暴君。

生: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为了人类能过上光明和温暖的生活,但宙斯却狠狠地惩罚了他,真是是非不分,外加心狠手辣。

(师微笑着带头鼓掌,学生满脸兴奋)

生甲:我觉得这样评价宙斯不公平。因为虽然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为了人类,但他毕竟触犯了天规,既然是触犯了天规,那宙斯惩罚他也没什么不对。

生乙:照你这种说法,普罗米修斯受罚是罪有应得?

师:难道普罗米修斯帮助人类还帮错了?

(不少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神色,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教师,期待教师做出评判)

师:哟!甲同学开动脑筋,有了自己的新见解,还勇敢地说了出来,真了不起!让我们为他鼓鼓掌!

师:(拿起书)不过,宙斯到底是不是一个凶残冷酷的神呢?这个问题,需要大家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像甲同学那样,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获得更深切的体验和理解,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学生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极地读课文,几分钟后开始踊跃发言。最终从课文里找到相对应的词句来公正地评判宙斯这个人物)

师:(微笑着再次带头鼓掌)看来,你们已经真正读懂了课文。是啊,咱们先不论这天规是否合理,单看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手段,就足以看出宙斯的狠毒与冷酷。

师:下面,该评评故事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了……

整堂课在老师无声的示意、鼓励的眼神、诙谐的肯定、语重心长的语言等理答技巧下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老师微言大义,学生的求知欲却如井喷的火山一发不可收拾。如果王老师没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怎么能对学生的“节外生枝”迅速而准确地作出恰当的理答和引导呢?其实,稀里糊涂地一味肯定与断然否定本质相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珍视。

二、学会倾听,让理答创造和谐的氛围

笔者在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篇课文时:

师:为什么徐霞客能成为一个“奇人”?

话音刚落,班上的“快嘴”雅芸同学便以她那特有的优美姿态站起来回答:我觉得徐霞客白天攀险峰、涉危涧,终于到了晚上了,可他还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真是名副其实的奇人呀!

雅芸一坐下来,“挑刺大王”曹天宝立马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雅芸同学的话说得不妥。

师:有什么不妥?请说。

曹天宝:当时的读书人都抱着“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问”的观念,他却另辟蹊径,考察各地,而且乐此不疲,怎么能用上“终于”这个词呢?用上“终于”这个词就削弱了徐霞客锲而不舍的精神了。

(班上的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曹天宝的看法,认为曹天宝反驳得有理)

雅芸:老师,我觉得我没说错。我用上“终于”这个词,是因为我认为徐霞客白天攀险峰、涉危涧,已经很累了。可是徐霞客反而加班记录当日见闻,是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我用上“终于”这个词是从自己的角度想的,盼望天快黑了,好让徐霞客早点休息。

听完雅芸同学的发言,有的同学点头称是,但还有一些同学要反驳。这时,班上的“智慧大王”张森鑫站起来了:老师,我觉得他们俩的观点都对,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上一个单元我们刚学完“角度”,明白對于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雅芸和曹天宝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

笔者激动不已,说不清是激动于自己的课堂驾驭有方,还是学生的卓越表现,再或是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懂得耐心地倾听。学生在聆听中明辨是非,能学以致用,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提高综合素养,为理答奠基

窦桂梅老师说过,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告诉我们,教师必须要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视野要宽,底蕴要厚,修养要足,情趣要多;面对一个文本,脑海里会出现几个文本,让几个文本同时讲话,要有多多的良言玉语在课堂中如行云流水般地穿梭。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首先教师要在自身的文化素质上下功夫。语文教师需要才情,需要深刻广博,更需要坚持不懈地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理答技巧不生硬,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当然,勤能补拙,先天的不足要靠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认真备课是关键。

例如,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为了让学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笔者上网搜索了大自然相关的奇观。这样,老师上起课来能左右逢源,不至于照本宣科,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神奇的大世界,流连忘返。学生不仅仅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更激发了对祖国自然山水的热爱。

四、提升理答能力,让课堂焕发活力

新课改后的小学课堂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往往就存在各种的回答可能,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理答能力,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往往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结果让学生对教师的理答产生怀疑,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尊严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回答为主,互动推进课堂教学,但在实践中必须要求提高教师的理答能力,才能在师生互动的对话中不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比本领》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对话环节:

师:当梅花鹿和金丝猴都很有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先摘到果子时,事情是不是如他们所愿呢?

生:没有,他们都遇到了困难。

师:那他们怎么才能摘到果子呢?

教师的预设是两人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可此时班里出现好几种答案,认为金丝猴可以借助船、乌龟等外力过河,顺利摘到果子,而梅花鹿可以借助竹竿或凳子等过河。老师就势抓住这个闪光点,让学生展开讨论:他们还可以用哪种方法摘到果子?学生在积极讨论中,既读懂了文本,又形成对比。任何事情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作完成或独立完成都不是绝对的。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变化的理答技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有效的理答将成为教师的终极追求。相信真情流露、常换常新、充满智慧的理答一定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励学生不懈地努力。学生会因为你一次次精彩的评价而体验到惊喜,教师也会因为自己一次次充满智慧的理答而享受课堂,那么课堂之水就会沸腾起来,民主、思考、文化的课堂氛围就油然而生,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也就志在必得了。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和谐氛围
浅谈如何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敢提问题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的课堂互动
浅析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语文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