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拍过天际

2017-08-22

摄影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邦德天文台木星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上天的梦想。

明朝时期,中国有一名为陶成道的人,把47支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然后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各举着一个大风筝,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让自己飞上天去,他的目标是比月亮更远的星辰大海。围观群众纷纷表示这也太疯狂了!果然,在滑出去没有多远,火箭就爆炸了。陶成道也因此丢掉了性命。这便是中国民间流传下来“万户飞天”的典故(因其受封官职为万户)。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也记载了这一典故。西方学者考证认为,“万户”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摄影在诞生之初就迅速成为人们进行太空探索的忠实伙伴。

1839年8月,法国政府宣布了摄影术的诞生,并向全世界共享了这一伟大发明,1840年3月23日,科学家约翰·威廉·德雷珀便使用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在曼哈顿广场一座高楼的楼顶拍下了第一張月亮的照片。这张极其粗糙的照片拉开了人类天文摄影的序幕。3年后,德雷珀又一次拍摄到太阳光谱。

1845年4月2日,人类获得了第一张太阳的照片,它由法国物理学家家Léon Foucault与Louis Fizeau, 以1/60秒的曝光拍摄获得。

1850年,波士顿的银板摄影师约翰·亚当斯·惠普尔和哈佛大学天文台首任台长威廉·克兰奇·邦德在进行了1分半钟的曝光后拍下了第一批恒星的影像,其中包括有织女星。

1851年,邦德用银版照相法拍摄了木星赤道上的云带。考虑到月球与木星摄影所需要的曝光时间相近,而木星的距离更为遥远,他推断木星表面的反射率要更高。

1852年,英国天文爱好者沃伦·德拉鲁在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看到了惠普尔和邦德拍摄的月球银板照片后,自己开始从事天文摄影。1860年7月18日,德拉鲁和意大利天文学家安吉洛·塞奇拍摄到了日食照片。

1872年,第一个拍摄月球的人约翰·威廉·德雷珀的儿子亨利·德雷珀第一次记录下了织女星的光谱,并在1880年第一次拍摄到了猎户座大星云。他在自己的住处——亨德森的哈斯汀建造了美国第一座专门用于天体摄影的天文台。1882年亨利45岁因肺炎去世,他的遗孀安娜·玛丽·帕尔默赞助哈佛大学天文台继续进行他那拍摄和分析恒星光谱的计划。1924年,该计划编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德雷珀恒星光谱表。

太空对于人类的持久召唤力,促成了摄影的大发展。

1973年,大多数摄影人所熟知的感光元件CCD首次被使用,并不是在照相机上,而是在在一支8英寸的天文望远镜上,并获得第一张由CCD生成的天文照片,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之后的1975年,柯达才发布了第一台CCD照相机,拉开了今天数码摄影时代的序曲。

随着各项科学与照相技术的推陈出新,天文摄影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早已不再满足于将太空中的天文现象记录下来,而是追求更美、更绚烂、更富创造与想象。他们借助手中的相机,穿越漫步于独属于自己的星际。

2016年,果壳网的主笔虞骏获得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举办的“INSIGHT天文摄影师大赛”冠军,并成为第一个荣获这一世界级天文摄影比赛冠军的中国人。当他的获奖作品《贝利珠串》刷爆朋友圈之后,越来越多的天文摄影师与天文摄影爱好者涉足进普通人的视线。

本期的“专题”,我们邀请了虞骏、作品多次被NASA精选的王乐天、历时7年4次进行追日之旅的90后女生叶梓颐、天文摄影器材装备改装狂人雷云等分享他们的故事。同时还推荐了全球11个观星圣地,并在《仰望星空》的“大实战”中手把手教你拍摄银河、星轨、流星、超级月亮、极光以及星轨后期的处理,帮你实现自己的星空之梦。

猜你喜欢

邦德天文台木星
邦德牛奶
第十章 ”大力士“木星
璀璨星空映照下的天文台
信任一个贼
木星地貌
大力士“木星”
美度
邦德语录
邦德系列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