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教师的精神性压力源探究

2017-08-22邹湘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邹湘

摘 要:当前,人们对特殊教育并不陌生,但是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缺少深入而真实的了解,对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精神性压力源缺少关注。文章作者尝试从亲身经历的点滴事例入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精神性压力源有所感触,引发广泛探讨及积极应对策略研究,给予特殊教育教师有效的精神支持。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精神性压力源;精神支持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一、令人焦虑的案例背景

在20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问题。 2004年一项研究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数项目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敌对、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此后相继有调查表明至少50%以上的特殊教师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至于对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根源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在为数不多的相关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中,更是缺少相应的导致特殊教育教师个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情景、刺激、活动和事件收集与整理, 更是直接忽略了那些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大环境下,直接阻碍和破坏教师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即精神性压力源的分析与积极应对策略研究。

二、无比真实的案例描述

1.厕所事件

一个上午,女教师A连续上完三节课后,走入女厕所。突然闯进一名男学生站在A的面前,上上下下“打量”了A几眼,紧接着很自然地蹲在旁边一个蹲位上厕所。

2.串珠事件

精细动作训练课上,女教师B给每名智障学生发放一个小筐和一定数量的珠子,让学生进行串珠练习。有一位学生因为伴有情绪障碍,B常常密切注意其情绪变化。只见这位学生拿着自己穿好的珠子玩,B紧张的心慢慢放松下来。突然,这位学生把桌子一掀,桌子倒了,珠子撒了一地,然后大哭大叫。B知道这位孩子的情绪是无法自控的,如果批评她,其情绪只会更加激动。B唯有先安抚她的情绪,整理好课桌,然后蹲下来一颗一颗地把珠子捡起来收好。长此以往,伴随这位学生的情绪莫名发作,B心力交瘁,变得时不时突然对身边的人发火。

3.撞墙事件

午餐时间,男教师C送班上智力障碍学生去餐厅吃饭。学生坐下开始吃饭,一位学生狼吞虎咽大吃了几口,突然站起来用勺子舀起旁边同学盘子里的菜,C提醒他不能这样做,他突然对着那位同学打了一拳,旁边的同学开始大哭起来,这位学生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于是C请他出来准备进行批评教育,谁料到他直接走到墙壁前,对著墙壁开始用头撞墙,这一撞,把C也撞“晕”了。C只有耐着性子,先触摸其额头,让他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其他遗留问题只能留待以后逐步进行教导了。该学生的暴力与自虐行为一直印在C的脑海里,无法散去。

4.低头事件

女教师D班上有这样一位听力障碍学生,因为是曾经的留守儿童,所以一直到现在他都觉得父母亏欠了自己,甚至觉得身边所有人都亏欠了自己。他想学习的时候就学习,想睡觉的时候就睡觉,不遵守规章制度。在D批评教育他的时候,他总是把头一低,导致D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因为学生本来就听不见,再加上眼睛不看,把所有对他的批评都“关在门外了”,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D都会觉得憋得慌。

三、发自内心的案例分析

1.特殊教育对象日益复杂、严重化

近几年来,特殊教育对象由单一的听障、视障、智力障碍发展变化为多重障碍。面对这样的学生,每个特殊教育教师都得保持严谨而慎重的教学作风,对班级每个孩子都得时刻关注而小心。由此可见,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压力自然会与日俱增。

2.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缺少主动改革的能动性

特殊教育对象日益复杂与严重化,每个学生的身心障碍状况都有不同,要想让每位学生得到相应改善与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量体裁衣”,一个一个有序实施。这样的特殊教育教学,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地力,而当前的特殊教育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由于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依然只能实行两位教师包班的制度,由他们为主负责班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由此可想而知,特殊教育教师心理上的压力是有多大。

3.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精神性压力源

和普通教育教师相比,特殊教育教师既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高考压力,所以社会均觉得特殊教育教师只需多付出一点爱心和耐心就好,而没有任何压力。这个观点导致当前人们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一无所知,对其压力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殊不知,特殊教育教师身边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如上面案例所描述的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发生,即精神性压力源。这些内在和外在的事件是社会所不知道的,所产生的压力也是无形的,长期下去,它对特殊教育教师会有巨大的影响。

4.特殊教育教师缺少主动察觉的意识

没人真正意识到这些情景、刺激、活动和事件会对特殊教育老师个体产生压力,会直接阻碍和破坏特殊教育教师个体正常的精神需求。类似上面发生的事情,大部分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是变换着时间、地点、教育对象。特殊教育教师每天都在学习与琢磨如何针对这群特殊孩子进行有效教育与教学,却从未停留下来,好好感受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内心变化,及时反馈与释放自己的压力,以至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而这些压力又来自哪里,这种压力源又和其他压力源有什么区别,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积极应对。

5.特殊教育环境缺少主动支持的精神系统

特殊教育环境相对封闭与孤立。在特殊教育学校中,除了各类特殊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之外,就是特殊教育教师了。教室里、课堂上,特殊教育教师时时刻刻面对的就是这些特殊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特殊的地方,而我们就是围绕着他们,展开我们一天的工作。长期的常有的突发情景、刺激、事件像一座大山压在我们心上,而我们找不到出口。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工作的特殊教育教师,迫切需要一个相应的精神上的支持系统。

6.特殊教育领域缺少主动关注与深入研究的专业团队

大量事实证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本身就是身心异常的特殊孩子,试想,如果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出现了异常,特殊教育该如何进行下去。近年来陆续有相关针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研究,但由于没有具体深入到一线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中去,研究难免流于形式。

四、结语

目前,对听障、视障、智障等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教育教师的精神性压力源与日俱增,亟待深入研究,并努力探寻积极而有效的应对策略,建立良好的精神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宋 铭,许家成.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

王玲凤.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8):57-60.

孔玉明.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现状研究.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