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7-08-22金森森马文婷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金森森+马文婷

摘 要:校企合作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目前高校的经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文章剖析了当下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并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困境及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经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3-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各种经管类专业人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面临转型,需要构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

二、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运行机制与相关法律不健全

第一,运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虽然我国为明确高等院校教育的地位而制定了许多法律条文,但是有关经管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第二,政府在创建校企合作教育机制、构建信息平台、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2.经管类专业的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我国本科经管类专业教师缺少在企业专业岗位工作的实际经验,在与企业合作中很难有发言权。同时,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也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进行培训,而经管类院校的教师缺乏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因此很难给学生传授有关企业最新的技术和实际工作经验等,导致本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无法与企业经管类岗位的能力需求相匹配。

3.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理想

(1)企业对校企合作态度不够积极。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自身的经济利益得失是最为重要的。企业需要人才,与高校联手固然能解决人才问题,但要开展培训工作,就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和时间。从短期经济收益来看,这比到人才市场直接招聘所需人才的成本要多,因此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一直不高。

(2)本科经管类学生顶岗实习难。经管类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大多集中在企业管理部门,这些部门工作任务较重,工作专业性及连续性也较强,加上业务信息的保密性,因此企业不愿让学生直接介入工作。同时,高校每年派往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太多,企业确实难以安排。

(3)高校和企业不能双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双方的动机和需求不一,其合作很难实现双赢,合作关系也难以持久。企业大多会安排学生参加生产性劳动并给予工资报酬,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工资成本。对于高校方面有要求的,企业会派专人指导;但经济管理类学生则更难安排实习岗位。

三、完善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1.建立健全与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

经管类专业与企业合作的主力虽然是学校和企业,但是仍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引导。我国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借鉴外国的成功案例。比如,政府倡导企业对学校进行成本投入并参与学校管理,引导并鼓励企业接收就读生参加顶岗实习,设定毕业生最低工资标准等,通过多途径来提高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积极性,维护学校、企业及受教育者的三方权益。

另外,政府必须加快为双方合作提供有利平台。政府应明确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责任,鼓励并且支持优秀学校和企业通过双方合作的成绩来检验校企合作的质量。政府比学校掌握更多、更全面和更深层的企业信息,倘若政府能够设立相关部门及时向企业和经管类院校公布他们之间的信息,并且定期安排企业和学校沟通,让学校的经管专业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企业来学校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双方定期召开合作会议,慢慢就能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2.全力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

我国需要创建大量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和专业教师到企业内部参观、学习、培训,促使企业营造职业文化氛围。实训的具体内容与所有项目都源自企业,培训的方式方法和训练过程一定要企业化。企业应选拔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员加入高校师资队伍,这样才能让经管专业学生的实训更加贴近实际,更早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实习与企业经营双赢,有效做到“零距离上岗”,培育出一批合格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大改革力度,积极与企业合作,双方共同进行教学改革,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创新,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转变企业观念,只有合作双赢,才能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1)企业经营者要转变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观念。

企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应认识到与高校合作培养经管类人才是一件对企业、社会都有利的事。国外校企合作的企业经营者通常认为与高校联手共同培养人才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会因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实习基地而深感荣幸,并将此作为展示实力和企业良好形象的免费公益性“广告”。20世纪80年代,我国不少原部属企业热情接待和安排学生实习,让我们怀念至今。企业要打破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是“分外”负担的认识,企业经营者要转变校企合作的旧观念,积极主动地与高校合作。只有当校企双方对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达成共识时,这种“联手”才能实现双赢。要转变企业经营者的旧观念,需要形成社会舆论,需要社会媒体的支持,媒体不仅要宣传企业的社会责任,更要宣传报道校企合作双赢典型,以事实来打动企业经营者的心。

(2)合作双赢才能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要正确考虑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学生到企业进行训练实习,需要占用企业相应的资源,在人员、时间上,企业都会有相当大的投入,这就会产生成本。但企業可以借助高校的知识优势,或共同研究管理课题,或为企业培训员工等,为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效益,尤其是长期的合作可以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企业经营者应该用战略眼光对待校企合作。至于双方合作中各自产生的利益及大小,需要双方平等协商,做到公平公正。因此,校企双方在“联手”时,必须精心核算,相互让步,以保证双方的实际利益和共同利益。

四、结语

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离不开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通力合作。学校和企业应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用心营造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氛围,更深层次地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利用双方优势实现校企教育共同合作,为培养经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肖 莉.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2.

李 丽.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建议.科学咨询,2013(1).

吴 婷.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高 航,胡 蔓.基于校企合作的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经贸实践,2016(1):211-212,214.

于丽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辽宁高职学报,2013(11):4-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