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

2017-08-22庞文娟王芳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庞文娟+王芳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和政治素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最能体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就是贯彻人文关怀思想。文章以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作为出发点,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探寻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推动时代发展和我国教育领域的创新改革,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和更新。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人的自我价值和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贯穿于社会的物质、精神各个方面,如生产、教育、社会制度等多维度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将其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学生摆到主体地位,这是学生甚至是整个社会道德形成的重要步骤,对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更好发展和进步,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以人为本。所以将二者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优势,可促进大学生健康、幸福成长,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1]。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党和国家近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强调这一点,将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教育视角,丰富政治教育的内涵。这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方向,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终极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针对性、时代性、吸引力等重要作用。“人文关怀”是新经济新形势下的现代教育思想,是大学生前进成长道路上的指路导师。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和就业压力,这就需要他们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保持自身的和谐稳定发展[2]。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内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重点关注社会适应性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忽视了人作为个体的自身发展需求,使得人文关怀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效果大大降低,失去了教育最根本的意义。

(1)过分突出教师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般以教师单方面地传授知识、灌输理念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难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实践,其创造性和自主性无法得到发挥。并且很多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有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对思想政治认识不够深刻,只从自身角度出发,按部就班地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知识,但是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不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最终导致知行脱节。

(2)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

教育应该以社会价值为中心还是以个体价值为中心,这是我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偏向注重社会整体,坚持社会本位论,对个体成员的重视不够,缺少对个体间特性与差异的关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发展为“大众教育”。

(3)脱离生活实际,教育内容空洞抽象。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大多是枯燥无趣、空洞抽象,没有什么值得学习或思考的内容。教师在讲课时缺乏技巧,只是从国家、社会层面阐述理论知识,抽象说教,学生没有代入感,感受不到学习政治理论的乐趣,无法将思想政治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引起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4)管理模式上缺少关爱,只注重表面管理。

教育与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是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力量十分薄弱,重视学生的行为监督和管理,却没有注重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引导,简单地从表面上解决问题。近年来高校因心理问题而导致自杀或者其他刑事案件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是因为高校辅导员或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没有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安全而展开工作,而不是为了预防发生问题而提前自觉进行的心理教育和思想引導,对学生缺少发自内心的关爱[3]。

4.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1)提高教师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将学生摆到主体地位。

加强思想政治课堂人文关怀的第一步是更新教师的传统政治教学观念,对政治老师进行专业系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培训,更新其教学方法和理念,使其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政治教学。

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采用情景法可以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以现实示例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仅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政治学习中的主导者,强化其政治意识,了解政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主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深入思考。改变老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被动局面,加强互动,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情感需求。

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学习目标,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变被动为主动,体会到政治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教师可以从大学生的喜好方面入手,以拉近学生与政治课堂的距离,使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学生能积极热情投入政治学习当中。鼓励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当下较贴近生活的重大政治时事事件进行探讨。如韩国萨德事件、《人民的名义》的热播等,并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或演讲,发挥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启发学生的政治思维,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空间。

教师要学会实时观察学生,鼓励学生对相同问题说出不同的答案或者看法,创造平等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只是课堂上授业解惑的教育者,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贴心朋友,树立政治思想方面的优秀典范。

(3)多开展实践活动,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教师要根据时代的潮流及时调整政治教育策略,鼓励大学生多参加调研、论坛、访问等实践活动,使政治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枯燥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场景,在团队协作中树立集体意识,加强实践,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社会发展也会给个人带来各方面的影响,个人利益、社会发展与思想道德建设都是紧紧相连的,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我国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4]。

参考文献:

文道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杜雨来.探寻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合理路径.世纪桥,2013(9):38-39.

张鹏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7):29-30.

袁奉亚.基于人文关怀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探讨.知识经济, 2014(6):158-160.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