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于有人说清楚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了!这个人竟不是马云雷军这样的网红

2017-08-22孙良

中国机电工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百度流量用户

文 | 孙良

终于有人说清楚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了!这个人竟不是马云雷军这样的网红

文 | 孙良

我在互联网行业从业十多年,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一个比较原始的状态发展到现在全球领先的状态。这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做互联网需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今天,我先谈谈互联网思维,下图罗列了9条,我拣重点阐述下我的理解。

(一)用户思维

大家都知道,在整个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其实是普通的民众去推动了消费。这里面有一个词,可能比较糙,叫做“屌丝”。它代表的是什么呢?就是真正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广大网民。在互联网行业里,首先必须拥有用户至上的理念,必须给用户极致体验的产品,让用户参与进产品的设计中,这个我称之为“用户思维”。

(二)迭代思维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产品其实迭代的周期都比较短。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公司,如华为,会有很多的研发流程,遵循着CMM这种高级别研发流程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好处是非常智能化,但有一个缺点,就是研发流程非常重,到了互联网时代,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

所以我们现在讲究快速迭代,快速到什么程度 ——每周的版本迭代!

产品不是设计师想象出来的,而是不停地接触用户,了解用户的心声,同时祛除一些设计的噪音,最终跟用户达成一种默契,进行产品迭代设计。就算是BAT,在产品设计上,其实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威,好的产品都是持续迭代出来的。

大家可能都有一个初始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产品要不停地在线上跟用户进行交流、迭代,我称之为“快速迭代的思维”。

TCL集团副总裁、豪客互联CEO孙良

(三)流量思维

互联网本质上是流量转移的生意。

早期互联网经历了一个接入为王的时代。那时都是用14.4K的猫(调制解调器)上网,网速很慢,但是当时的接入方——提供互联网接入的公司,仍是当时的王者,因为它是入口级的公司。

到第二阶段,就是门户时代。像雅虎等中国的四大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的入口,用户访问互联网,是通过这些门户网站,打开浏览器去访问。随着谷歌的出现,大家又以搜索引擎这样的一个入口去访问互联网。所以,本质上用户背后的流量转移就代表了这个流量的迁移。

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是一种流量贩卖的生意。

理论上讲,我们去百度或者谷歌上买流量,把它的流量引导到自己的产品中,不管是网站还是应用,其实都是用户筛选的过程。如果说你的产品好,那么谷歌的用户就会变成你的用户,百度的用户也会变成你的用户。淘宝当年起来的时候也是因为买了很多百度搜索引擎的流量,最终把百度的流量洗成了淘宝的流量。当淘宝大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已经不需要百度帮他引流,完全能独立让用户进行二次访问、三次访问。

所以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是一种流量贩卖的生意。

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企业一定要经营好流量。一方面要想办法在未来的产品里面导流;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导流。导流完以后,要迭代产品留住用户,然后可以在这个用户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商业变现。商业变现有一部分其实是又把自己的用户导给第三方的CP/SP的服务。

(四)数据思维

互联网本身有很多云端信息,云计算是互联网最基础的一种服务,即是基础设施。

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会留下很多痕迹,也会主动填写很多个人信息的profile,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能记录用户的消费行为、使用行为、兴趣爱好等,通过特定的用户ID,还能够进行定位,我称之为大数据分析的能力。

其实,现在有很多这种大数据方面的技术和公司在不断产生,帮助各种各样的公司去完成产品的推广,用户服务的定位等。

(五)平台思维

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所谓的平台只有一个—用户平台。怎样才能称一个产品为平台?就是当产品,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产品,聚集到一定规模用户量的时候,它才可以被叫作平台。

互联网行业里面有一句特别残酷的话:当你的产品有大量的内容,你才能形成一个用户平台;如果你的产品做得不够好,没有用户去用的时候,你就什么都不是。不管产品的应用技术、硬件或软件质量多么好,如果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这种平台思维,不是大家原来在教科书上学到的所谓的硬件平台,不是所谓的软件架构平台,也不是云平台,其实就是用户平台。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像BAT、Facebook、Google,他们的负责人都会说,他们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用户资产。只有把用户当成一种资产去经营,才能去做好很多后期的事情。如果说对用户不够重视的话,只是重视特定的产品,那这样的公司、这样的经营理念将很快要被淘汰。

(六)跨界思维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公司会跨界做一些东西,互联网公司做硬件,硬件公司做互联网生态布局?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是冲着用户去的。

原来有些公司并不直接跟用户打交道,它可能是跟下游的供应商、运营商打交道,这种情况下,它其实触达用户是通过B2B2C的方式来做的。中间还有一个B,它对用户需求的感知是不直接的,其产品设计出来的体验可能跟用户真实的需求有距离。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或者说软硬件一体化的公司,其实都希望缩短跟用户的距离,包括现在的小米、腾讯、阿里,他们都是希望能够直达用户。

直达用户其实分几个版块,比如说在销售端,互联网企业希望产品能够通过垂直电商,通过online的方式,或者说通过线下门店的方式触达用户,中间不希望经过很多的渠道。

产品跟用户的交互,理想的状态是能够直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有很多的公司去跨界做硬件或软件。它觉得在本行已经获得了利润,希望把这个利润注入到新的领域,达到打击对手、牢牢控制用户、产生收入的效果。

不管你是B2B2C还是B2C,最终买单的人是C,是用户。所以对用户的触达或控制是每一个公司都追求的目标。

(七)简约思维

不管腾讯、百度还是阿里的产品,你会发现最优秀的产品不是一个五颜六色像一个调色板一样的产品,而是很简约的,包括用户界面的设计。

曾经我在做搜索引擎和电商的时候就发现,公司会花很多的精力在终端用户的调研上。比如说,用眼动仪来感知用户的眼球热点位于屏幕上什么位置,然后在屏幕最热的地方,放上整个产品设计最重要的元素,并把这个元素设计得更加简单。

简约的思想在于什么?

通常2C产品的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会尽可能地降低用户使用的门槛。用一句俗话表达就是:把用户像小孩一样的宠起来。比如说某一个产品的注册流程是五步的,你把它缩到三步,或者说两步甚至一步,那就是好的。

用户通常是“懒”的。一个产品如果把步骤简化到极致,让用户非常便捷地使用,这个产品就会受到用户的欢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企业必须要有极致简约的产品设计理念,千万不要用工程师或者艺术家的想法,把产品做得很复杂。你要知道产品面对的用户群体,可能什么样的都有,而海量的用户群体往往都喜欢简约的产品。

今天我们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要看它离互联网的距离有多近。

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企业,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

(来源:TCL动态,原标题:孙良:我眼中的互联网思维,作者系TCL集团副总裁、豪客互联CEO)

猜你喜欢

百度流量用户
直播助农冲流量 勿忘质量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百度年度热搜榜
不懂就百度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