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白板为主要媒体的“减数分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2017-08-21杨秀梅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模式图减数分裂联会

杨秀梅

(辽宁省大连市三十六中学 116011 )

1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减数分裂”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有丝分裂知识为基础,是必修1教材中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学习减数分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第1章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并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从教材结构上看起到呈上起下的作用。减数分裂过程是理解孟德尔遗传学基本规律和学习生物的遗传、变异部分知识的细胞学基础,是本节课的重点。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并且观察、模拟和动手能力较强,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因此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为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所以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的理解为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以白板为主要媒体,采用了创设情境、对比分析探究、小组讨论、先行组织者、模型建构、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微观的内容变成宏观的教学活动,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绘图等方式来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评议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归纳减数分裂的概念;概述精子形成的过程及特征;阐明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

2.2 能力目标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提升识图、绘图能力;提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命是发展变化的,有规律的。

3 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受精作用微观过程视频,有效地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也为第二节课的学习奠定了情境基础。看完视频后,教师介绍生物学家魏斯曼的预言并提问: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会不会是有丝分裂呢?师生共同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否定生物体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精子或者卵细胞的可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减数分裂。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贴近生活又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

3.2 减数分裂的概念 考虑到学生已具有有丝分裂过程的知识,教学设计时借助白板媒介,在同一界面播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动画,引导学生在有丝分裂的基础上从时间、分裂次数、染色体数目方面总结归纳减数分裂的概念、特点、结果。

设计意图:借助白板媒体,使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思维归纳减数分裂概念的同时,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

3.3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抽象微观、不好理解,教学中充分考虑白板教学的优势,利用白板的照相功能截图、注释功能书写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图1)。请学生观察受精卵中较大的两条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及来源上有什么特点?观察精原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精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又存在怎样的行为?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理解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同时又为减数分裂的过程学习设置了疑问。

图1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及分析

设计意图:教学时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既可以分散难点,也可以为后面学生学习联会、四分体、自主绘图奠定基础。

3.4 减数分裂的过程 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是微观、动态、连续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时的主导思想是“先见树木,再见森林,再见树木”:①选择了英文解说的动画,因为听不太懂解说,学生的目光集中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上来,就有了“猜”的意味,让学生观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与动画中染色体行为相对应,得出减数分裂的大概过程,即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名称、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及同源染色体的有无;③再播放减数分裂的动画,利用触控功能,师生归纳每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重点强调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概念及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此处,教师将截图另存于图库中,在课堂练习中再次使用。

为了加深理解,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纸上画每个时期染色体行为模式图,同时请两名学生合作利用白板来画部分时期模式图(图2)。模型构建后,小组代表利用白板讲解过程,并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其他小组成果,让学生自己将理解的内容说出来,通过讨论、评议将学生画的模式图与白板图进行比较,真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式图,充分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学生对实物投影仪、白板的应用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也体现了多媒体的交互功能。

图2 学生利用白板构建减数分裂过程模式图

设计意图:视频结合白板媒体来突破教学难点,并通过学生动手构建模式图、讨论和评议来充分理解减数分裂过程。

3.5 课堂演练 减数分裂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重要行为,是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重要依据,学生会感到很抽象、不好理解,在课堂演练时,重点检查本部分知识学生是否掌握。只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题,既照顾全体,又在此基础上提升。练习一:将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分散、打乱,让学生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完成减数分裂过程排序。练习二:在练习一基础上,完成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数目变化表格的填写及曲线的绘制。学生使用白板,真正体现白板作为媒体的交互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来检验教学效果并加深概念的理解。

3.6 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复杂而且涉及到的新概念多,很容易遗忘。采用白板的页面预览功能,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重点知识利用拖拽功能重点复习,利用放大镜功能强化对四分体、联会、交叉互换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4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体现了“融”的思想,在信息技术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中突出了数字技术特别是白板的优势:应用白板的图库功能,播放微观的受精作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播放减数分裂过程的动画,将仅用语言和文字难以描述清楚的抽象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突破教学难点;利用白板的注释、截图功能,有效组织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白板的图库、截图、拖拽、克隆等功能组织学生活动,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交流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过程达到对减数及本质,有效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模式图减数分裂联会
“老”手艺绽放“新”风采——记宜兴市新联会理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顾婷
“双勾模式图”的推广与应用
高校知联会建设与作用发挥研究
洋流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
代入消元法在生物学解题中的应用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沙盘实操”助解细胞分裂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资源与模型的巧妙结合
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研制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