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生态视角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2017-08-20朱富海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5期
关键词:手段害虫植被

朱富海

森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他生物的干扰与破坏,这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会导致植物生理程序紊乱的现象出现,其生理以及组织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植被死亡的现象的出现就是由上述原因导致。这就是病虫害对森林环境影响的直观体现。近些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受破坏程度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我们必须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实现对上述现象的有效避免。

一、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

相对于其他林业灾害来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也就是说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传播速度极快是其显著特征,对森林植被的也具有更多的危害。通过对我国目前森林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呈现出越来越高的状态,受影响的森林面积也在逐渐升高。除常发性现象之外,偶发性病虫害也逐渐广泛,病虫害灾害性比率也在逐渐升高,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植被破坏程度的直观体现,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经济财产都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山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在同一区域出现多次病虫害会导致该地区病虫害逐渐成为主要的害虫种类,病虫害的生存能力可在上述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增加,这对病虫害治理与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传统的防治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化学治理手段就是指传统的森林病虫害治理方法,这种治理方法与措施虽然可取得一定成就,但依旧存在极大的不足。在实际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我們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三种方法,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1)加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森林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先进科学技术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上述条件满足后病虫害就很难从外界实现到森林内部的传入。

(2)仔细研究害虫的生存条件。在森林内对病虫害存在的条件进行破坏,使其无法继续繁衍生息;

(3)对病虫害进行直接的消除措施,将已经存在的害虫杀灭。就目前我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来看,化学治理手段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但是从化学的角度看问题,会过于强调防治过程的快速性和经济性,不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这样即使消灭了病虫害,对植被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打破有害的生物与天敌之间的生物链的平衡,无法使植被在竞争共存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同时还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使其生命力更加顽强,对病虫害的长期治理十分不利。另外,化学农药中一般都会蕴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面积的农药喷洒对森林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些问题都促使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必须进行改革。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传统的化学性的防治手段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森林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去要从生态视角出发,换言之,就是要采用生态防治的手段,这无疑是目前病虫害治理手段中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说开发资源而促使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提供社会需要和人类幸福,那么保护资源的目标就是保证这种供应绵延不绝,不仅使目前这一代人取得最大的利益,并保持它的力,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因此森林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

三、森林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手段

1、生态调控措施

生态控制与调节措施主要有立地调控、林分经营的管理等等。立地调控的措施主要是在松土、施肥、除草等植被栽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调节与控制措施,使其更加符合植被生长的实际需求。经调查,立地因子对森林治理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森林有直接影响的因子。除此之外,林分经营的管理措施也是生态控制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主要分为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森林卫生状态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这种生态调控措施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通过改变林分的空间结构,来达到对有害生物的活动范围进行监控的目的,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十分有效的。

2、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利用森林植被、有害生物、天敌等之间的动态联系来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使有害生物的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尽量减少其对森林植被的不利影响。因此,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技术以生态管理系统为基础,对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维护与更新,从而使森林内部的生物链以更好的状态发展下去,把生物链内生物种群的数量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相互制约,实现动态平衡。

3、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生物防治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森林植被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都没有危害,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治理手段,对有害生物并不采用杀灭的措施,因此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很小,也不会产生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副作用,能够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还包括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以及昆虫仿生制剂的研究,这些措施都是以生态的角度看待病害虫防治的智慧结晶,对森林的生态保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森林病虫害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

近几年来,经常会出现食品中农药含量过高的问题,这就是农林业病害虫治理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的结果。为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人们会进行这样的思考,病害虫的防治中虽然无法完全杜绝农药的使用,那么是否能研制出环境友好型的农药,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呢?这其实是生态防治手段的重要指导思想,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与使用,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同时还能使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降低,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总之,以生态的视角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需要在掌握病虫害特点基础上,采取多种生态防治手段,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157212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

猜你喜欢

手段害虫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基于NDVI的鹤壁市植被覆盖动态分析研究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