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陟县夏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7-08-20谢凤仙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5期
关键词:荚果结荚乳油

谢凤仙

花生是我县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之一,为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特制定夏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夏花生一般选用中早熟品种。目前我县种植的鲁花8号、鲁花9号、小白沙、海花1号、天府3号等品种由于多年来没有进行提纯复壮,导致品种混杂退化现象严重,影响了花生產量和品质的提高。可以根据当地生产条件、产量水平和市场用途选择豫花37、开农61、开农176、开农58等高油酸品种和花育23、濮科花7号、中花4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二、播种方式与时间

我县夏花生常规种植方式以麦垄套种为主,提倡机械免耕播种和起垄种植等方式。起垄种植,一垄双行,垄高10~12cm,垄沟宽25~30cm,垄顶面宽60cm左右,花生种植离垄边10~15cm。麦垄套种一般适播期在5月15日~25日,其他种植方式力争在6月10日前播种结束,最迟不能晚于6月15日。

三、种子处理

花生带壳晒果能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出苗期能提早1~3天。在剥壳前带壳晒种2~3天,晒种子时不宜在水泥地或石板上,以免灼伤种子。播种前7~10天集中剥壳,挑选粒大饱满、色泽好的果仁作为种子,并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种子包衣一般在播种前一天进行,按15~17.5公斤种子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60毫升加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60毫升进行拌种,包衣后的种子要阴干后再进行播种,可有效防治蛴螬和根腐、茎腐等病虫害。

四、合理密植

一般采用双粒穴播,中上等肥力地块,每亩种植10000穴左右;中等肥力以下地块,每亩种植12000穴左右。一般播深为 5cm~6cm,土壤墒情好的地块,播深3cm~5cm。播种时,应根据不同土壤质地足墒播种,墒情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五、田间管理

1、科学施肥

采用免耕播种和起垄种植的地块,小麦收获后及时采用机械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起垄等相关作业;麦垄套种地块小麦收获后,应及时灭茬中耕施肥。一般每亩施花生专用复合肥(氮、磷、钾:10-8-10)40~50公斤。播后45天初花期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

2、水分管理

夏花生对干旱十分敏感,任何时期都不能受旱,尤其是花生开花下针期(7月下旬~8月上旬)是需水临界期,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补墒,以利开花下针和荚果生长发育,灌水时应掌握小水勤浇的原则,切忌大水漫灌。同时花生又怕涝,因此播种前要搞好“三沟”配套,多雨季节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涝,特别是进入结荚期后,还要注意排除耕作层的潜水,以防烂果。

3、化学调控

在花生主茎达到35~40cm左右时,要适时进行化控。选择化控药剂要适时适量均匀喷施,不重喷,不漏喷,一般只喷一次。多效唑一般在花生盛花期喷施,可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兑水喷雾;烯效唑一般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或结荚盛期喷施,可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喷雾。

4、叶面喷肥

花生进入结荚期后,叶面喷施1%的尿素加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3次(间隔7~10天)或其它含硼、铁、锌等微量元素肥料,以防止早衰,提高荚果饱满度。

六、 病虫草害防治

1、 苗期

应重点搞好花生茎腐病、根腐病、蚜虫、红蜘蛛和杂草防除。对茎腐病、根腐病防治,应在发病初期亩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毫升或2.5%咯菌腈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洒。对蚜虫防治,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25%吡蚜酮悬浮剂25~30克兑水30公斤喷雾。对红蜘蛛防治,可亩用1.8%阿维菌素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洒。对杂草防除,禾本科杂草可在杂草3~5 叶期亩用15%吡氟禾草灵乳油50~70毫升或5% 精喹禾灵乳油60~80 毫升兑水30 公斤喷洒;阔叶杂草可亩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20~30 毫升兑水 30~40公斤喷洒,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地块,可将上述两种药剂混合喷洒。

2、生长中期(开花下针—结荚期)

重点搞好蛴螬、棉铃虫、叶斑病、白绢病等病虫害防治。对蛴螬防治,应在花生的开花下针期(幼虫孵化盛期),亩选用40%的毒死蜱乳油400~600毫升兑水500~750公斤灌墩;或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每5~7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撒于花生棵周围后培土。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可亩用100亿芽孢/克苏云锦杆菌可湿性粉剂100~500克制剂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4~5克兑水30公斤喷洒。对花生白绢病防治,可在发病初期亩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50~6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或用85%三氯异氰尿酸500~600倍液淋根。

3、生长后期

重点搞好花生叶斑病、褐斑病防治。在发病初期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七、收获贮藏

在花生植株中、下部叶片脱落,上部1/3 叶片变黄,荚果饱果率超过80%时应及时收获。收获时宜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或分段式收获机。花生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当花生荚果水分降至10%以下时,入库贮藏。

(作者单位:454950河南省武陟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荚果结荚乳油
不同基因型箭筈豌豆裂荚特性研究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