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河农场丘陵漫岗地形耕地保护性耕作探讨

2017-08-20岳远林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5期
关键词:耕层防护林山河

岳远林

山河农场坐落在黑龙江省嫩江县行政辖区内,场部位于嫩江县与黑河市45公里处,正处于齐黑(齐齐哈尔-黑河)公路与科洛河(嫩江支流)的交叉点上。全场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4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9′20"—126°21′00",北纬49°00′00"—49°29′11"。山河农场地处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多为丘陵漫岗地形。农场拥有耕地面积37.2万亩,年输出商品粮约10万吨。农场建立于1955年,为省公安厅建立的国有农场。开垦的耕地多是地方居民放弃开垦的荒地、草原等类别,地形以缓坡丘陵为主,耕地耕作方向依据地形设定,多为坡地,大部分耕地坡度1-3°。农场为雨养农业,靠天吃饭,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450-550mm,降水分布时间多集中于夏季。因此形成了坡度耕地夏季集中降水、土壤耕层被冲刷的现象。同时,农场春季有惯例性大风天气,一般集中3-5天,最大风力可达7-8级,因此,春季大风天气也易造成裸露地面浮土漂移,造成沙尘性天气。本文就山河农场丘陵漫岗地形耕地的保护性耕作作以探讨,期望通过科学耕作,保护农场耕地现状及加以改良,保证商品粮可持续输出。

一、耕地保护管理简要回顾

农场在建设初期,并没有把耕地保护和管理耕作摆在应有的位置,长期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直到1983年才成立了土地管理机构,1985年正式成立土地科。为了全面掌握耕地的土壤状况,农场于1991年10月至2004年7月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详细的分析了山河农场的各种耕地类型、坡向,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良利用方向,推广了秸秆还田、林田路渠综合配套技术,有效的减少了水土流失,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状况。但再2010年之前,耕地耕作主要办法还是深翻地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耕层土壤流失的现象。由于农场地处地方国营林场、村屯的包围之中,地方过度砍伐林业资源、超坡开垦荒地、过度开垦草原等行为,造成了环境恶劣、气候多变的现象,新的水土流失又呈现出来。为此,农场对于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

1、生物措施

主要是造林育山、封山育林、封沟育草、退耕还林还草,护坡林、水源涵养林、用材林与水保经济林相结合,增加地表植被,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风速,防治水土流失。

2、工程措施

农场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特别在陡坡、沟头、河岸等地,仅仅用生物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进行工程措施防治,在坡面上开挖截流沟、层层截流、回填冲刷狗,实施沟头防治、谷坊工程等。

尽管采取了以上各种措施,但水土流失现象仍旧存在。如何最大限度的控制水土流失并保证耕地产能,一直是农场近几年努力的方向。

二、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措施

如上文介绍,一些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在实施当年或之后的几年内,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从源头来讲,丘陵漫岗地形产生的地平差最终还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耕地地力下降。农场近几年来,一直坚持利用农业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农业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从耕地基本生产能力入手,以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办法,改变不科学的耕作方式,运用现代科学生产知识,打造现代化科学农业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水土流失这一现象。

1、网格化耕地布局

所谓网格化耕地布局,就是将耕地按照一定的面积划分成块,在周边种植防护林,形成一个独立、周围相对封闭的格局。防护林成型后,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对截断地表汇水径流或延缓水流速度有很好的效果。

农场耕地在开垦后,一般都会种植防护林,防风固土。近年来,防护林的树种老化严重,部分防护林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防护能力下降。农场对全场防护林进行了补植及更新,防护效果将越来越好。

2、免耕原垄卡种

免耕原垄卡中就是上年垄作的作物收获完成后,不进行耕层翻地、整地作业,第二年直接在原有的垄型上播种作物,对地表耕层不进行动土作业。

这种耕作方式地表土层紧实,风吹不动,水冲土壤流失少,基本没有大的流失,能有效防治耕层风蚀水浸。但该耕作方式不能持续太久年份,一般当年原垄卡种的地块,在年底将进行一次整地作业,避免耕层板结、太硬,从而影响产量。但该耕作技术不失为阶段性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好措施。

3、少耕,深松作业代替翻地作业

用深松作业代替翻地作业,就是采用深松机械对耕层进行一次活土,一般深松深度在30cm左右。深松作业类似于不打乱耕层层面,只是在耕层下方进行一次水平割断,活动耕层土壤,但不严重破坏耕层土层结构的作业。而翻地确是将耕层土壤进行底上轮换,耕层土壤结构严重疏松,地表土层细碎。深松作业地块的耕层土壤相对翻地作业来说,较大程度抗风蚀,抗水流冲击,对防风固土、减少水土流失有很好的效果。

4、秸秆还田,种地养地

秸秆还田,将收获后作物秸秆全部退还到耕地中,保持并提升耕地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使得土壤蓄水能力增强,长期积累下来,对水土保持有巨大提升潜力。

农业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办法。其能从源头上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尤其对丘陵漫岗地形的耕地耕作极为有利。本文就山河农场的主要做法加以叙述,籍此来对水土保持耕作提供參考。

(作者单位:161421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山河农场)

猜你喜欢

耕层防护林山河
誓把山河重安排
万里山河
山河壮举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直下看山河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库尔勒垦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棉田耕层容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