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育的兴趣培养

2017-08-18朱洪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培养幼儿教育

朱洪涛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才的起点。兴趣的产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是起决定性因素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非常重视兴趣在孩子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当今的教师来说,在幼儿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要珍视幼儿的好奇心,抓住锲机,因势利导,注意主题方案的设立和及时调整,注意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带孩子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提高其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 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229-0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才的起点。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自愿地去探索,去学习,并能产生惊人的毅力和勤奋,使其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从事这项活动。由此可见,兴趣的产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是起决定性因素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非常重视兴趣在孩子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殺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也指出,教学过程的积极化,有赖于学习的兴趣。它是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幼儿的兴趣。下面具体简要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所以三迁故居就是为幼年时期的孟子选择一个好的读书环境,这个故事启迪我们一定的学习环境在人的成才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重视环境的影响。这就说明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要帮助幼儿选择一个充满学习气氛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挥班级核心力量,努力引导班级体成员在情绪、言论和行动上都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倾向,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其次,教师要善于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产生自觉参与活动,从事学习的欲望,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调和幼儿学习内在的驱动力,激发探索求知的愿望,在兴趣中诱发创新意识。

二、增强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兴趣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曾说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为此,教师可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寻找各种教育契机,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与手段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譬如通过提问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一个有效方法。”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有了兴趣,孩子们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才会产生主观能动性,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之情。而就幼儿的心理特点而言,以问题为媒介能大幅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但在很多时候不少幼儿教师却忽视了此点,从而令孩子们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最终钳制了他们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据此,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通过问题去激发孩子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孩子们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孩子们受年龄特征的影响,这一时期会对身边的很多事物产生新鲜、好奇之感,随之就会提出较多的探究性问题。譬如:“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人会死亡?”“为什么黑夜很黑?白天很亮?”“人是怎样生出来的?”等单纯幼稚的问题,而且孩子们这一时期感兴趣的问题特别多,有些教师会感到厌烦,但这将严重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而言,这些问题是孩子们探究知识的表现,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的浓厚兴趣,也是发展其智力的最佳契机。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孩子们的提问,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幼稚、如何可笑,都要给予耐心、细致地引导、开发,以此保护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以便让孩子对知识的探寻能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提问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然后再提出与他们思维特点相吻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激发其兴趣,开发其智力。

三、把握好课外活动的节奏,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现代化社会中,课外活动在学校教学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幼儿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具有发展性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尽可能做到尊重每位小朋友的想法,对他们有良好的照顾。但是,幼儿教学阶段的课外活动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避免教学活动的重复性和千篇一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幼儿阶段的孩子天性好玩,因此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终最大程度提高课外活动的价值与质量。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他们天生好玩,因此只有在游戏化的教学当中才能真正发挥他们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只是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与启发。因此,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一定要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同学们合作、分享、交流和沟通,从而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广大幼儿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孩子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兴趣为导向,以孩子为根本,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表达见解,如此一来,则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岩.刘苏.现代幼儿园管理[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王舒平.浅谈“以人为本”思想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4(9).

猜你喜欢

培养幼儿教育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