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

2017-08-18谢正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美术教学初中

谢正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感知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设定进行简要的探讨,旨在为今后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初中生欣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学 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210-0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开始相互交融,众多的艺术现象、艺术形式及艺术行为纷纷登场,多元并存与个性发展是现阶段人们不断追求的发展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便对艺术欣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欣赏能力如何提高已然成为当前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目标的设定

对于初中生来说,美术教学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情况。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应该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目标设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审美能力。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在中学教育体制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设定也要以此为基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而使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及审美评价能力均有所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将这些能力很好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从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具有审美文化的氛围。

2、体现时代性的原则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在发展的浪潮中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在美术的欣赏教育中也要体现时代性。首先,在指导理念上需要与时俱进,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融入现代意识。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对传统的文化和经典的艺术进行再认识,并通过更加现代、更加客观的眼光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提取和再创造,使之发挥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3、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在认知能力及接受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需要遵循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教学难度要适中,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要控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目标过高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过低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探索欲望。

4、感性体验与理性分析并重原则

美术欣赏本身带有一定的感性特征,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单单地停留在感性体验阶段,而应该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更加饱满、更加客观、更有价值。

二、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的设定

1、内容设置的策略

想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从而在众多的美术类别和美术形式中精选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在内容的设置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选择有代表意义的作品。通常情况下的经典艺术可以作为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是因为其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已经经历了洗练,因此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第二,选择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传统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传统的艺术文化知识。第三,选择与当前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作品。艺术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引导学生对当前艺术的发展形态与发展趋势进行关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探索能力。第四,选择与日常审美相关的艺术作品。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审美活动,选择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艺术作品,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

2、切入角度的策略

美术欣赏教学应该根据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不同角度的切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艺术家的角度切入。在欣赏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及创作经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移植后,更容易对艺术家的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二,从美术作品切入。在从美术作品切入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方式:从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切入、从作品的形式切入、从作品的流派切入、从作品的内容切入等都是有利于学生接受并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角度。

3、组织形式的策略

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唤起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积极性。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1)课前的简单问卷。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2)分组合作学习。通过课上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与相互学习。(3)通过表演来诠释美术作品。这是一种对美术作品再创造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4)通过创作来理解美术作品。帮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解构或重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

4、教学方式的策略

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搜索和收集学习资料,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更好提升审美能力。其次,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艺术源于生活,在当前的视觉文化背景下,仅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欣赏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术现象与美术形式。最后,需要重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美术基础知识虽然相对枯燥,但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基础,是体会作品深层次情感价值的关键所在。

在美术的欣赏教学中,创造性对每位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美术发展的现代性,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是在教学策略的设定上,都应该注重一定的时效性,以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學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最终目标,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与方法,从而促进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美术教学初中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