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7-08-18李序珍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能力

李序珍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阅读教学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量,发散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认知能力。在教学实际中仍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教学现象,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现象,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浅析如何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字】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8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阅读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引起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既能拓展知识面,使人更加睿智,又能提升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能力是其应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而且亦是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1]。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感,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因此,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丰富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去孜孜不倦探索,去思考,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所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要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做起,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学生就会自发挤时间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便水到渠成了[2]。

首先,丰富创设情境。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全方位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饱含深情的范读,再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学生陶醉在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中,仿佛置身文中的世界。在教师范读后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试读,学生在反复吟读中不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最終领悟到文章中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其次,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虽然内容有限,但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回味隽永。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从“有尽”的“言”中领悟到“无穷”之“意”[3]。例如,部分阅读材料是节选的,在完成教学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后面的情节,进行“故事接龙”,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兴趣与思考余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然也就“爱读”了。

二、授之以渔,传授相关阅读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仅培养兴趣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更要会读,要读得又好又有收 效。通常情况下,我会为学生介绍以下三种阅读方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默读法。

默读法即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通过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2.略读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时资料查阅过程中。学生根据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相关资料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快速地学以致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或到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摘录自己需要的部分。在查找资料、摘录内容的过程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精读法。

精读法即集中精力,对书本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 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丰富课内外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进行童话一类性质课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作为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也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举办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常言道:教无定法。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梅, 赵光华. 对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5):167-167.

[2]郭巧莲.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 2009(23):85-86.

[3]庄忠琼.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可行性途径[J]. 语文学刊, 2014(3):167-168.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能力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