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2017-08-18袁义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课本词语素养

袁义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58-01

语文积累是个老话题,语文老师都知道积累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可是,老师知道这一点不等于学生也知道、认同并落实在行动上。在农村初中,老师常埋怨没有多少资料可供学生积累,学生不重视积累,不懂积累,因而语文教学吃力不讨好,课上了,作业布置了也批改了,可是学生的成绩却一直上不去。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要学生重视并懂得积累,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一、明确语文积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不少初中生认为,学语文就是读读文章写写文章,积累无关紧要。学生有这种思想不奇怪,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有何不同。其实,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科逐渐细化,各门学科各有特点和规律。语文学科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的崔峦先生认为语文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發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促使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老子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就要指导学生明白从何处积累,怎样积累,或是积累些什么。指导得当,学生就会如鱼得水,乐在积累中。

1.把握语文积累的源泉

既然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那么在乡镇初中任教的语文老师就不必叹息学生没有积累的内容和机会。只要我们指导学生善于利用现有的资源,一样能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积累。

(1)、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可将之理解为书中有许多很有用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大自然和书籍是思维的两大源泉。我们知道学生从书中积累知识,这是既简单又可行的办法。

上了初中,学生每学期领到的教材和教辅书就有十多本,我们要指导学生用好这些课本。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库。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涉及课本的举例均出自此教科书)选入的课文,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文质兼美,从词语、句子到布局谋篇都有许多值得积累的东西。从七年级就开始积累,三年下来肯定收获甚多。其他学科的课本也有积累的内容,如历史课本上的历史人物事迹,地理课本中的地方风貌,音乐课本里的优美歌词,成长手册里的警策性语句等,都值的积累。

(2)、处处留心皆学问

社会生活是个广阔的天地。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学生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检、生活感受,语文学习才有基础。学生日常的写作都需要这样的基础积累。只要积极参与生活,做生活观察、思考的有心人,就能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积累。

2.把握语文积累的内容

中考素来重视考查“语文积累”。语文的积累包括语文知识、语言材料的积累,还有方法的积累、情感态度的积累等。学生积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字词的积累。教材中现代文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语句,每篇课文注释里的词语,文言文课后练习要求解释的词语,这些词语学生要按教学进度掌握并积累下来。老师可用听写的办法检查学生的这一项积累,每节课上课前3到5分钟听写几个词语,要求学生写出来并注音或释义。

(2)、句子的积累。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不少课文里就有可供积累的语句,如《我的信念》一文中有些话可以视为格言或警句,课后练习二就要求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论语十则》中就有成语、格言、警句,课后练习三也要求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

三、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发挥积累创设平台

语文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其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有些学生因此会失去积累的兴趣。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极高的兴趣坚持积累。我曾开展以下活动,发现效果还不错。

(一)给积累本起名字比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让学生每学期准备一个积累本,分门别类记录前文所述内容。我让学生自己给积累本拟名字,一个学期一次,不是很费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也可以看看学生拟的名字有没有创意。结果学生拟出不少好名字,如聚沙塔、滴水潭、小草集、文化大餐、知识背囊等。我组织学生评选出最有特色的名字,如最经典的名字、最浪漫的名字、最通俗的名字等。自始至终,学生兴致极高,积累笔记自然也不甘落后了。

(二)交流积累本活动

为了促使学生更自觉的积累知识,我还每个月开展一次交流积累本活动,将全班同学的积累本都摆出来,供同学们自由翻阅,并由他们评选出最佳积累本三到五个,有了这项活动,学生一般都勤于积累,因为谁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本子上才积累了那么一点点内容。此项活动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学生的写字水平大有提高。

华罗庚说:天才在于积累。语文教学的时实践也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积累知识。积累,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像要建造一幢大楼,必须要有材料积累的准备过程。纵观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其中最突出的一点,那就是中考素来重视考查“语文积累”,从词语的理解、选用到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从阅读到写作,无一不涉及语文积累。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七年级抓起,要求学生建立语文积累本,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关注生活,做好语文积累。我们可以来个定理要求,如每周积累词语5到8个,优美语句(包括名言警句)3到5个,精美文段1篇(段),生活事例(或经验教训、感想)1个,定时检查。这样三年下来,积累的东西一定非常可观。只要我们指导有方,激励得法,检查到位,加上学生的努力,我们定能让学生积极学好语文。

猜你喜欢

课本词语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