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7-08-18吉庆菊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创新语文

吉庆菊

【摘 要】语文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内心的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和鲜明个性。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格外关注学生的动向,去开发有创意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带动课堂活力。所以,找寻合理的教学方法去创新语文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早已成为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重点。本文即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以期为提高语文课堂活力做有益参考。

【关键词】学生 语文 课堂 学习方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14-01

课程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小学语文教师要上活语文课,首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不断走向成功,让孩子们找到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进取的原动力,并时刻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在课文中探究答案,以小组的形式,营造学生发言的氛围,让每组推荐优秀学生代表在讲台上发言。在讲台上,经过充分的准备, 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譬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笔者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一学生说:“我喜欢‘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雷罗汉,这写出了小孩天真活泼、充满生机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传神、有趣。还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当笔者一问什么是“呵”时, 大多数同学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力迸发。

二、创造氛围,给学生想象空间和表现力

既然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那么就要改革,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少年。首先我们就要从教师开始做起,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做到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在学生面前,老师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倾听他们心声的好朋友。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没有顾虑地向老师讨教问题,倾诉内心疑问。尽量让学生多说多做,从中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最终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产生自信,会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具体表现是在课堂上老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看法与想法,例如在教学《狄仁杰公正护法》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把这篇课文改成剧本,让学生也做回“演员”,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与无比热情,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就已经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且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从而让狄仁杰这个人物形象也都住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自然而然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重视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征,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朗读的机会。学生的朗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领悟、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以“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为中心句展开描述。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找能具体表现“瞬息万变”的词语,然后练习朗读。再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云雾变化之快之多。在此基础上,再次练习朗读,找一位读得特别好学生领读。教师在一旁逐步指导练习,直至学生读得绘声绘色,能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我在设计朗读《公仪体拒收礼物》时,让学生结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分角色读。学生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积极分析人物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可见,斟酌朗读的过程,反复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文章、分析文章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理解了课文语言的内在意蕴,思维也更加活跃了。

四、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教师要真诚地愛每一个学生,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五、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营造成良好的氛围

刘良华老师认为:“很多活力并不需要教师去培育,婴儿、小孩的身体内部已经蕴藏了活力。学校教育只要不打击、破坏小孩的活力,就已经是做了一件最有教育意义的事情。既然孩子身体内部已经蕴藏了无数的活力,教育能够做的事情并不多,教育的使命只是激励、唤醒和鼓舞。除此之外,就有可能多余而且构成破坏。”的确是这样,人的年龄越小,越是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思维也就越具有发散性,受到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也就越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我们要构建张扬活力的语文课堂,就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给生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当然,学生的“奇思妙想”并不总是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相符合,教师需要适时调整、巧妙引导,但前提是尊重。只有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压制,活力才会受到保护与激励。借用一段充满诗意的语言,权作结语:语文课堂因学生而生动,当学生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在灵魂深处的时候,当学生被没膝的丰草所震撼的时候,当学生被蜻蜓的薄翼感动莫名的时候……凭借符号与语言、自然与生灵、真诚与热情打开的话题就会一个个涌现出来,推动着课堂向前发展。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就要带着激情走进新课堂,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参考文献:

[1]武玉敏如何让语言鲜活化来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J].金色年(下).2010(8)

[2]邓怀菊.让语文课堂充满阳光[J]. 文学教育(下) 2011年08期

[3]刘路云.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7)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创新语文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