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与研究

2017-08-18郭巧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小学

郭巧玲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是优化解题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理解抽象的内容难度较大,但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实质,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数形结合 小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094-01

数形结合是典型的数学思维,从小学到大学都可以广泛的运用。该思维方法可以有效的让复杂问题简单化、清晰化,从而有效的提升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背景和意义

新课改以来,发展学生空间能力的重要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新课标》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学习内容的原因。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从总的来说,数学是数与形结合的学科。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即通过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形象化的方法,转化为适当的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这是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呈现方式。另外,数形结合思想在关于几何图形的问题中,用数量或方程等表示,从它们的结构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与特征,这是另一种呈现方式。在小学数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形”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如通过作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集合图、数轴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数学概念,使问题简明直观,甚至使一些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提供了大脑形象思维的表象材料,调动了右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促进了个体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使人变得更聪明。《课标》要求: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那么实现数形结合作为研究目标,对学生培养空间观察、发展空间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它既具有数学学科的鲜明特点,又是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情况如何?现状产生的原因的是什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本文将对教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现状展开调查,并由此引发一些思考。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方法

1、数形联谊,巧解数学难题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孩子们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孩子们在探寻数学各种奥妙的过程中,在突破一个个难关寻找到答案的过程中,更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就感。因此,运用数形结合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中的难点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2、数形互译,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就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的直观坐标图联系起来,在 数形互译中去理解其次,教学统计与概率较复杂的组合图形面积 立体图形的形体变换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变化等问题时,都需要用到数 形互译的数形结合思想再次,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法列表法猜想与尝试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法等,教学这些策略都需要用到以数化形以形译数的数形结合思想。

3、信息技术的辅助

在当下课堂数形结合的运用可以辅助信息技术来提升展示效果。例如可以通过PPT、电子白板等形式将课件做提前的准备,甚至可以在形的表现中加入更多趣味性内容,提升学生观看中的视觉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距离路途的计算中,可以通过动画效果来展示人活着物体在距离中移动的效果,特别是关键性的运动状态,通过动态性的动画展示效果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认知误差。

4、注重教學反馈

要充分的通过多种渠道做教学情况反馈,观察学生对实际数形结合思维运用的效果与接受能力,继而对数形结合教学做有效调整,尽可能的提升其趣味性、可操作性、高效性,形成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良好习惯。只有学生意识到数形结合的价值,才能有效的投入使用。因此,在数形结合的人工操作上,要尽可能的简单清晰,提升学生自身可操作性。在课堂教学趣味提升上则可以运用更精美的动画等信息技术辅助效果。日常可以通过家长反馈,学生沟通等多种渠道对数形结合教学运用的情况做有效了解,打通沟通渠道,避免学生不表达而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的局限。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关键一点,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数学教学充满乐趣,相信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一定会引导学生由怕数学变成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数形结合,将隐性问题显性化[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6期

[2]潘秀红;;教师如何让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绽放[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3]徐超巧;;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数学教学小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