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听障学生审美情趣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2017-08-18熊洪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听障学生审美情趣特殊教育

熊洪辉

【摘 要】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更侧重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把能力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并落实和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本文就特殊教育如何提高听障学生审美情趣及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特殊教育 听障学生 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071-01

听障学生,其实就是听觉障碍的学生。平常人们总习惯将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的人称做“聋哑人”、“聾子”、“哑巴”。而在医学、听力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其专业术语称为“听觉障碍”、“耳聋”、“重听”、“听力残疾”等。听觉障碍与听力残疾意思相同。根据听力的损失程度的轻重,医学上把听力损失程度重的称为“耳聋”,听力损失程度轻的称为“重听”,并且只要是听觉系统传音部分、感音部分或两部分发生了病变,出现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的症状,我们对其可统称为“耳聋” 。一般说来,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美好事物的世界里,大家随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身边各种美的事物进行鉴别、分析、品评和欣赏等审美活动。人们还会通过言语自由地与他人交流审美心得,在品评美和鉴赏美的过程中加深对美的认识,提升审美品位,建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并用以指导日常的审美活动,形成审美活动的良性循环。

一、听障学生的界定

耳聋,也可称听力障碍或听力残疾。所谓听力障碍是指听力分析器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减退或丧失,造成言语交往困难。这里的言语交往是指有声言语交往,并非手语交往。因此,听力障碍者或聋人是指由于听力障碍,而不能使用或者难以使用有声言语进行交往的人。听障学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听力严重受损或丧失,以致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不能通过自然声音符号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学生。

二、影响特殊教育听障学生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聋校教师在听障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而独特的角色,作为教师,他们要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但是,聋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却难以与健听人正常交往的耳聋学生。教师必须承担家庭社会化没有完成的部分任务,又必须承担使听障学生充分社会化,从而引领听障学生独立走进社会的任务。

(二)同学因素。听障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是同学,他们相互之间形成的群体也被称为“同伴群体”。听障学生之间均有语言交往障碍这一背景,但是他们在聋校里可以利用共同理解的语言进行各种交流,这一交流过程就是同伴社会化。有人认为,聋校里同学对听障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教师的影响。

三、特殊教育听障学生审美情趣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情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它在审美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与情有着不解之缘,只有当人们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对美的爱,对真理的追求,才有可能有美的创造。在听障学生的情感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行为模式、实践行为方法和体验行为结果的教育思路,使他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使听障学生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对生活有美好的追求,进而形成高尚的情操。人的意志可以控制和调节情绪、情感。一般说来,意志坚强者,就会使自己成为情感的主人;反之,意志薄弱者,就会使自己成为情感的奴隶。人的生活总是与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人们不是被这种情感所占有,就是被那种情感所占有;不是被健康有益的情感所充实,就是被不健康的有害情感所戕害。所以,聋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锻炼听障学生坚强的意志,以健全他们的情感生活。因为他们只有意志坚强,才能做到:利用积极的情感去克服消极的情感;利用高尚的情感去替代庸俗的情感;增强自我克制能力,抵御各种消极情绪的诱因;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

(二)言传身教,以行育情。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情感是伴随认识而产生的,就是说,情感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形成,并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活动是情感的基础、源泉,又是改变旧情感、巩固新情感的途径、手段。在实践活动中,聋校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将成为听障学生的楷模。教师的思想、道德情操、言谈举止以及对事物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听障学生模仿能力极强,因此作为聋校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行育情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事情,教师要身先士卒。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

(三)参与美术活动。因为失聪,视觉成了听障学生感受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欣赏美术作品、用画画来表达思想情感是听障学生几乎都有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指导听障学生认识与鉴赏美术作品,引导他们透过表面的线条与色彩组合形成的生活画面,进入美术作品所展现或蕴含着的美好的感情图景和感情世界,使其暂时脱离现实世界的喧嚣,沐浴于美的情感浪花,净化心灵,美化心灵,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美术作品所蕴含着的美的感情世界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听障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他们其实也是在用色彩和线条来述说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听障学生们参与的美术活动,无疑是有助于他们陶冶思想情操、美化个人情感世界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

四、结论

听障人认知的空间是狭窄的,关于听障学生特殊教学的经验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更新。

猜你喜欢

听障学生审美情趣特殊教育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专业设置情况
听障学生自残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聋人教育中的手语与文字结合模式的研究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小学科学课堂中提高听障学生注意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