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

2017-08-18郁广其陈晓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激活拓展自主

郁广其 陈晓媛

【摘 要】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提供更多潜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优地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激发学习者创造精神,发展学科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完善健全人格,在智育与德育方面尽到语文的学科责任。

【关键词】优化 激活 拓展 自主 调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055-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近些年,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将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从而备受青睐。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也应勇于实践创新,尝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已经成为新世纪语文教育最亮丽的风景线,它刺激人的感官,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降低理解难度,矫补领会不足;还能有效地唤醒学习者的兴趣、情绪和思维,从而激发其求知欲,使其保持积极参与、急切探求的姿态,甚至触及学习者的情感层面。灵动的学习形式带来的是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收效。在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方面,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更是迫不及待、义不容辞,而且大有作为。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因年龄、生活经验诸因素影响认知能力有限,尤其对一些距离较远的、抽象的内容理解颇有难度,因而可以针对每节课的重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借用丰富的感性知识来完成突破。例如,根据课文《詹天佑》教材的编排意图、写作意图以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理解“列车在‘人字形线路上是怎样行驶的”为重难点,并为此制作了动画演示课件,再现了在坡度特别大的青龙桥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两个火车头一前一后、一拉一推,过了 “人”字形岔道口就反過来,从而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通过演示,既让学生不仅在短时间内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文,还真切体会到了詹天佑杰出的创造精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教学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位。

三、巧用信息技术,利于自主学习。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例如《詹天佑》如果让学生来参与制作动画演示图,效率自会不同;讲授《桂林山水》时配合课文选择图片、动画、音乐,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且言之有序地描绘所见,再与课文对照,既体会出语言的精妙,又增长了观察与语言表达能力,整个参与过程兴致勃勃,可谓一石数鸟了。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强化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还可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与方法。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更培养语文的综合能力。

四、拓宽学习视野,综合提升素质。

语文课堂仅依靠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板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难以提升教学效率、很难呈现语文学科与教师魅力的。《标准》还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信息技术体现了强大的优势,能收集更多的学习信息资源,增大了教学信息量,从而开发了语文资源,有效解决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例如通过《中国汉字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视频资料的观摩濡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汉语魅力,从内心爱上传统文化;再如,教授诗词除讲、抄、背外,可把动画、音乐、神采飞扬的书法等诸多中国元素融合起来,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强文字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学生真正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元风采。

因而,我们在听、说、读、写教学各方面都能适当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践更加使我们体会到信息技术教育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活力,但如何正确要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益呢?

其一,把握分寸,过犹不及。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就是语言与文字,它的任务是其他手段取代不了也承担不了的——毕竟直观视觉、听觉会弱化语言感知力或转移学习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化教学手段可起画龙点睛地点缀作用,绝对不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依赖会弱化教师的综合能力,深入的思考、随时的示范、应激的智慧从来都不可替代,从这个层面讲,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柄双刃剑,利弊就掌握在教者手中。

其二,因材施教,调控磨合。使用信息技术要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调控应该起主导作用,在不断磨合中将何时、如何利用等问题处理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不会被 “牵着鼻子”走。我们在制作PPT过程中,总会发现每个教师都有特色,但哪一份也不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直接使用会处处不顺、时时被动,只能不断比对琢磨,在取舍中磨合完善。

其三,提升自我,放眼来拿。它不是一种偷懒的教学方式,反而对教师的整体素养与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的情况下,尤其要求我们放开眼光自己来拿。或许有些时候客观情况不尽人意,最终我们回归、甚至更信赖了纸质工具书,但这些并不会阻挡思想者、实践者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淡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叶锐(《中学课程辅导》2014年7月)

猜你喜欢

激活拓展自主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