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研究

2017-08-18谭冠晖

桂海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合作

谭冠晖

摘要:广西在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西要发挥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合作的新优势,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新思路、新举措积极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带动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

关键词: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

中图分类号:F4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3-0115-05

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是我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容。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国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广西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位置,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赋予了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新使命,“国际大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这三大定位极大推动了广西开放合作。随着广西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合作领域的拓宽、合作地区的扩大,“走出去”主体进一步壮大,逐步由自发、随机向自觉、主动转变,为广西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广西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现状

“十二五”以来,广西以打造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示范区为目标,以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积极鼓励优势产业如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电力、建材、食品、农业等“走出去”,加快建设对外产业合作园区和基地,完善对外投融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国际产能及装备制造合作推进如火如荼,一大批重点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丰硕。

(一)对外投资及工程承包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广西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约53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近7倍;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约40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近3倍。2015年,广西备案或核准境外投资企业72家(含增资和境外机构),中方实际投资额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50%。投资目的地涉及亚洲(占比83%,下同)、大洋洲(6%)、非洲(6%)、北美洲(5%)等地,东盟地区占65%左右。涵盖印尼、香港、柬埔寨、澳大利亚、缅甸、南非、马来西亚、老挝等28个國家和地区。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投资额达到2.2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2016年,超过1/3的广西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对外合作业务或境外投资,民营企业也逐步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新生力量。上汽通用五菱、柳工、广西农垦等一批强优企业成功赴东盟国家投资建厂。

(二)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加快建设

境内方面,积极规划建设对外产业合作园区和基地。继中马钦州产业园落户钦州后,中泰(崇左)产业园、中越边境工业区、中国—文莱(玉林)健康产业园等园区正在加紧建设。此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一些园区也成为利用国内及国外两种资源发展对外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主要有南宁市的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北海市的北海出口加工区、铁山港工业区,防城港市的大西南临港产业园、企沙工业区,崇左市的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钦州市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钦州保税港区。这些园区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大力发展对外合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广西对外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基地,受到区外及东盟国家客商的青睐。

境外方面,广西企业在境外承建了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国—柬埔寨现代农业示范中心、文莱—广西经济走廊、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重要平台,创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其中,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成效凸显,首个入园项目——350万吨现代综合钢铁厂,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广西北部湾联合钢铁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4亿美元,于2014年12月份动工,生产普碳钢及H型钢产品,项目建设带动了国内成套设备的出口;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已正式向商务部、财政部申请确认考核;中柬农业促进中心核心项目已正式启动;文莱—广西经济走廊项目正抓紧推进。

(三)以装备制造合作为核心的重点建设项目取得突破

一是通过加工贸易、境外设厂等多种方式扩大出口,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鼓励整车生产企业在市场潜力大、产业配套强的国家设立汽车生产厂和组装厂,建立当地分销网络和维修维护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埃及和印尼均有投资项目,其中在印尼设立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整车制造工厂及建设零部件产业园,带动国内多家供应商入驻零部件产业园,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二是结合境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扩大出口。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埃塞俄比亚WM铁路项目、委内瑞拉政府住房建设项目、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等境外重大项目建设,出口机型主要包括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滑移装载机、叉车等,大大推动了产品的出口。三是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等业务。柳工香港公司借用自身的贸易平台、资金优势以及宽松的金融环境选择国家试点开展跨境租赁业务,为海外销售提供融资支持,真正实现国际融资租赁业务。其他方面,北海贝因美在澳大利亚投资设厂,冠德科技(北海)在柬埔寨兴建电子产业工业园,丰林集团在新西兰建木材加工工业园,中柬农业促进中心戈斯乐农业发展中心正式启动,广西普吉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柬埔寨正邦国际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是广西建工集团通过EPS总承包模式,承建了泰国日榨12000吨现代化糖厂,是我国首个获得境外建设工程鲁班奖的项目。随着一系列重点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广西企业在境外掀起了汽车、工程机械、港口建设、电力、大米粮油加工等投资合作热潮。

(四)高层次投资合作交流交往频繁

广西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多边平台机制,积极交流探讨国际产能合作机制和路径。2016年6月,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广西区政协联合主办了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2016年9月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广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广泛邀请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商界人士参加,将“展”“会”“谈”结合起来,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为广西加快“走出去”提供智力及舆论支持。

(五)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2015年12月,广西印发《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方案》。2016年3月,广西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签署《关于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部省协同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为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颁布实施了《广西“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建设方案》,给予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对外投资项目和出口信贷项目投保保费支持。积极整合各类外贸资金合并成广西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其中,2013—2015年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2016年增加至1000万元,主要支持广西企业从事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对外经贸事项。加上中央财政转移的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每年共计有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支持广西企业对外投资。到2016年底,共支持了200多个“走出去”项目,对企业“走出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广西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广西推进国际产业与装备制造合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外投资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总体上看,广西企业资本实力不强,对外投资能力不足,大多是企业单枪匹马,集群效应不明显。2015年以来虽然核准的对外投资合作项目比往年同期明显增多,但平均每个项目的协议投资额只有2500万美元左右,投资规模偏小,不利于提升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二)对外投资合作市场风险较大

广西对外投资市场主要集中在东盟,对外承包工程市场主要集中在非洲安哥拉,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由于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东盟和非洲的个别国家战乱不断、战争风险不断增大,少数国家政治暴乱、征收与汇兑限制、政府违约等政治风险趋强,一些国家项目业主违约、破产等商业风险加大,导致了海外资产和部分项目风险很大。

(三)部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够完善

一是部分东道国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完善,为企业在海外经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二是部分国家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增加了对外投资的难度和成本,如东南亚国家对外来投资合作都有大的框架性的政策,但缺乏支持企业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企业自身努力去摸索适应政策。同时,部分企业对东道国投资的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制度未能进行有效的深入研究,也使得在境外投资设立子公司的运营管理承受一定政策法律风险。

(四)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融资难

尽管对外投资合作需求不断增大,但促进企业“走出去”的金融财税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何使中央和自治区的金融支持政策落地仍然是个重大課题。“走出去”企业仍然普遍面临国内融资难融资贵、国外无融资渠道等多重困难,使广西企业海外扩张受到很大制约。同时,汇率的非预期波动可能导致海外资产出现汇率损失,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汇率金融风险,而绝大多数企业还缺乏综合使用金融衍生品应对风险的能力。

(五)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高资金回笼难

一是国家对于对外承包工程的外汇管理政策比较滞后,不适应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需要,束缚企业开展业务。由于受外汇管制和工程项目进度影响,广西部分对外工程承包项目的工程款资金回笼困难,影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经营业绩。二是我国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的促进机制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由于国家没有为对外承包工程的政治、商业风险提供必要的保证措施,商业保险、银行信贷等金融服务与对外承包工程严重脱节,承包商收回工程款无保障,银行提供的信贷和担保也没有回收保障。

(六)“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缺乏

企业“走出去”亟需大量高端复合型、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市场变化、海外法律法规以及金融市场环境的综合型人才,广西绝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企业“走出去”的进程。同时,广西企业在引进国际化人才过程中还缺乏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由于各国文化、语言、逻辑思维等不同,广西“走出去”企业将整合非华裔的国际化人才、构建包容合作的企业文化视为畏途,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当地的人才,缺乏创新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

(七)广西对外交通物流成本较高和通关效率较低

一是广西物流基础设施簿弱,物流能力不足,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货运班次少、费用高,许多企业宁可绕道广东也不通过广西进出口货物。二是物流量与东部发达地区比相对较少,特别是出口物流量相对较少,致使物流成本较高。三是广西的许多口岸相关设施落后,通关效率低,而这些也使得广西在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中受到极大制约。

三、广西深入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对策建议

广西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互有需求、互有优势,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广西要创新合作模式,扬长避短,以新举措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带动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

(一)加快构建大通道和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这是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前提。要加快推进广西南北国际大通道、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海上战略支点网络、南宁综合枢纽等项目建设,加密到东盟各国的海空航线航班,构建黔川渝方向、云南方向、中南方向、粤港澳方向、出边和出海六大通道,形成联通广西与东盟国家快捷高效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海运网、航空网和通信网。建设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等一批新型专业市场。围绕棕榈油、橡胶、有色金属、大米等产品,打造现货、期货交易市场和各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中越运输直通车、“单一窗口”“两国一检”,以及通关、换装、多式联运的有机衔接,实现中越国际货物运输便利化。

(二)主动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

广西在一些产业领域已经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如粮油加工、木材加工、电子产品、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加工等等都已经具有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雏形,除了要在国内进一步向上游或下游延伸产业链外,还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去。对外加大与国际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努力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向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三位一体”的转型升级。广西企业要努力通过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实现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提升,重点在粮油、有色金属、钢铁等优势行业向上游延伸,在电子信息产品、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一些中小型企业还可以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走出去”共同融入全球产业链。

(三)分类施策推动各产业“走出去”

一是推进广西新兴优势产业“走出去”。加快推动电力、钢铁、化工、家电、机械等新兴优势产业“走出去”,广西在这些产业具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加快这些产业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广西品牌的国际化,提高广西产品的国际地位,也有助于提高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二是推动沿线国家迫切需要发展而广西有投资能力的产业“走出去”。广西建筑材料、铝材加工、木材加工、矿产品资源加工产能过剩,而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建材产品,广西可以通过产能合作给这些国家投资建材工业,满足这些国家的需求。三是推动沿线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出去”。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鞋等,而这些正是广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加快这些产业“走出去”,既释放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又有助于沿线国家做大做强这些产业。

(四)进一步加快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建设

构筑全方位国际产能合作新平台,对外务实推动与东盟“一国一标志性项目”走出去,对内推动东盟国家在广西加快“一国一园”“一市一园”建设,努力实现产业合作新突破,积极建设中泰(崇左)产业园区、中柬金边农业合作区、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同时,还要加强广西自身相关平台建设。沿海地区要重点抓好北部湾自由贸易港、临港保税区、产业园区、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等平台建设,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贸易往来服务;沿江地区重点抓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西江综合保税区、沿江工业区等平台建设,为广西和我国西南地区与粤港澳的经济技术合作服务;沿边地区加快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保税区、边境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建设,推动边境城市合作,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往来服务。

(五)大力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的贸易支撑水平

加快建设形成面向国内外、效率高、成本低的国际物流合作大平台。一是构建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内外贸一体化、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大市场和交易中心。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华南城,建设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搭建服务中国和东盟乃至亚太地区供应商、采购商的世界级工业原料及商品交易平台,促进大宗商品、农产品、特色果蔬流通集散。建设集交易结算、仓储物流、检验检疫于一体的北部湾国际海产品市场。积极推进崇左(凭祥)—东盟水果批发市场、中国—东盟丝绸交易中心建设。实施“电商丝路”工程,扶持和壮大一批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广西产品“走出去”。二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大动脉。加强与东盟港口物流合作,依托重要港口、重点口岸、城镇和交通主干线,以建设物流中心枢纽和物流节点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仓储、冷链冷藏、多式联运等现代多元化物流,构建通达“一带一路”的高效流通大动脉。重点在北海建设中国—东盟农林水产品物流基地,在钦州建设粮油加工物流基地,在防城港建设煤炭、铁矿石、粮油等大宗商品交易所。加快完善保税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空港物流,为广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提供便捷的商贸物流服务。

(六)積极打造国际产能合作金融服务平台

一是推进跨境金融合作。发挥好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平台作用,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金融合作中心。争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广西设立面向东盟的分支机构。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机构建设思路。积极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广西设立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积极争取降低金融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建设中国—东盟股权交易中心,鼓励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增加交易品种,并进一步开拓东盟各国市场。规划建设以人民币计价、面向东盟的大宗现货交易市场。规划建立中国—东盟国际黄金投资交易中心,设立面向东盟的国际黄金交割库。

三是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推动设立广西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采取自治区财政出资或者有实力的意向国企、央企出资的形式,设立海外人民币对外投资产业基金,以此作为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企业海外投资平台,主要支持广西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争取资本项下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批复使广西成为继上海、苏州、天津后我国新的资本项下的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推动个人境外人民币投资业务规范开展。扩大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扩大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将个人其他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拓展到全广西地区。

(七)继续完善高层沟通机制

一是构建重大合作平台。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框架机制,合作共建双边多边产业园,形成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现代产业集群。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广西设立面向东盟的分支机构。推广复制中马“两国双园”国际园区合作新模式,与印尼、文莱、泰国、新加坡、柬埔寨等更多东盟国家共建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中越东兴—芒街、凭祥—同登、龙邦—茶陵跨境经济合作区,以跨境合作为突破口推进中越合作。二是密切人文交流。发挥中国—东盟青年联合会等现有平台作用,推动建设中国—东盟联合大学、医疗保健合作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标准研究中心、减贫中心等重大平台,组建中国—东盟企业家联合会,优化友城布局,支持广西高校加大东盟小语种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对东盟的教育培训基地、传播基地、智库网络等。注重加强与有关国家工业界的交流和互动,拓宽合作的平台,给更多广西企业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和搭建与有关国家企业交流的平台,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贸易信息和机会。

参考文献:

[1]陈继勇,蒋艳萍,王保双.“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J].学习与实践,2017(1):5-12.

[2]郭宏宇.国际产能合作背景、特征与发展思路[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1):16-18.

[3]赵东麒,桑百川.“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10):3-14.

[4]李世泽.国际产能合作广西大有作为[N].广西日报,2016-05-25(12).

[5]杨秋,邓家壹.国际产能合作成果振奋人心[N].广西日报,2016-09-07(10).

猜你喜欢

合作
初中英语教学技巧探析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策略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