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演是如何养成的

2017-08-16叶雨晨

第一财经 2017年31期
关键词:宁浩吴京战狼

叶雨晨

如果没有《战狼2》的出现,中国电影市场可能又要经历一个惨淡的暑期档。

7月28日上映以来,《战狼2》的票房一路井喷:4小时破亿,83小时破10亿,8天破20亿,12天以35.3亿元的成绩顺利拿下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冠军,成为低迷暑期档里的亮点。

这个暑期档究竟有多低迷?与去年相比,今年暑期档7月的整体票房仅为42.5亿元,低于去年的45亿元,与2015年7月的55亿元相比更是相形见绌。电影信息咨询机构拓普的数据显示,在6月1日至7月15日期间上映的国产影片中,单片平均票房只有2211万元,远远低于去年暑期档前半程国产片单片票房平均6530万元的成绩。

如果跳出暑期档看整体,国产电影市场其实自2016年就开始增长放缓。在今年上半年271亿元的票房收入中,国产片收入105亿元,占比仅为39%,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0%,国产片数量虽多,但整体质量和票房都不如进口影片,也越来越不敢和进口片抢档期。

关于国产电影的质量问题,这两年媒体和业界已经有诸多讨论。资本和审查是其中最常被提及的两个原因:资本的强势绑架了创作,审查的严格束缚了创作。如果把这些理解为外部困扰,那国产电影创作的内里呢?即便《战狼2》有这么惊人的票房表现,关于其影片质量的争议性评价从上映开始就没有断过。吴京作为该片导演,也遭遇了不少针对其个人创作水平的质疑。

吳京是武打演员出身,1998年因为拍摄了电视剧《太极宗师》和《小李飞刀》被观众认识,从2001年出演徐克导演的《蜀山传》开始转战香港动作电影。但随着武打片的没落,吴京并没能成为像成龙和李连杰一样的功夫明星,直到2014年自导自演的《战狼》上映。尽管演而优则导的例子并不少见,徐静蕾、徐峥、邓超、陈思诚等人都在近年推出了自己的导演作品,但影片的评价大多褒贬不一。《战狼2》尽管凭借题材和大场面特效获得了惊人的票房,但模仿好莱坞大制作的战争场面、男主角人设的过于完美和剧情经不起推敲都暴露了吴京在剧本上的短板。

自从中国电影打开市场化窗口以来,长时间活跃在国产电影市场上的是俗称第五代和第六代的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冯小刚、贾樟柯、宁浩、管虎……这些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既意味着影片质量和票房的相对保证,也意味着两三年甚至更长周期才有一部作品的创作频率。

可爆发之后的市场需求远不止于此,资本自然比消费者要更急迫。随着中国以超过4.5万块银幕数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票仓,从每年年底上百家大大小小电影公司发布的多达十几页的片单PPT中就可以看到,影业公司手中囤积了大量各种类型的故事和热门IP的电影改编权,急切希望尽快拍成电影赚到票房,最终转化为公司业绩。

问题是找谁来拍呢?每年在影院上线的国产电影数量—按照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说法—即使只按200部算,一个导演一年拍一部,也需要200个导演。“几年前,我在黑板上列了能够拍片子的人,大概有100个。但其中有很多人我不会选择与他们合作,因为他们创作态度不够认真,标准低,电影观念比较老化,(有的)对内地文化也不熟悉。把这些人刨掉以后,剩下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如果再撇开不是特别适合市场需要的类型,导演人选就更加欠缺了。没办法,只有挖掘新导演。”王长田曾公开对外表示。

所以,即便不是最优选择,这个市场也需要很多个吴 京。

旺盛的需求也在事实上为诸如吴京这样的新生代导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查看国产电影总票房前十的导演名单,你会发现作品数量只有一两部的年轻新导演竟然占据了其中一半的席位。这当中,包括刚刚拿下中国电影票房总冠军的吴京、靠《囧》系列成名的徐峥、从话剧舞台走出来的闫非和彭大魔(《夏洛特烦恼》),以及凭处女作就一度长时间占据票房首位的许诚毅(《捉妖记》)。

很多年轻导演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也面临很多质疑,他们的成长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结构性升级至关重要,而这个时间周期则可能是中国电影必须要付出的时间成本。

本文试图以几个年轻导演首次拿到拍片机会以及其后他们在面对资本、市场和对专业技艺等各方面不断探索的故事为入口,来展现这些年轻人的烦恼和成长。在这些故事里,你会看到资本力量、行业规律、市场需求和个人坚持如何交叉影响一个导演的成长之路。

2015年,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号称“国内首部3D动作电影”的《战狼》,默默地上映了,在没有强IP、明星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拿到了5.43亿元的票房。

在吴京最早的规划中,战狼是一个三部曲系列,《战狼》开拍之前就已经写好了守土、开疆、漂泊这3个故事,不过在落实阶段根据时代、政策、国家的不同做了大量调整,最终将原计划中的第三部提前拍成了《战狼2》。

《战狼》的不错表现让吴京有了更多资源去完成第二部,但他的压力也更大了。“第一部成功之后人就会变得很贪心,爱情想要,情怀想要,战争想要,暴力也想要,但作为导演,我应该如何取舍?”吴京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更何况,在第一部之后,观众对第二部的期待更高,特别是中国观众的口味已经被高水平的好莱坞战争片养刁了,怎样用已有的技术手段讲好故事、让观众觉得值回票钱,这对于新导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016年正值国产电影票房增速放缓,众多影片保底失败,但《战狼2》还是在当年暑假确定了北京文化与聚合影联8亿元的保底发行,资本给予了这位新导演难得的认可。

“我当时的预判是18亿起,主要的判断依据是观众对于稀缺类型的渴望、吴京个人能力和背后团队的努力,还有我们自己也有项目开发团队和宣发体系帮新导演保驾护航。”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说。作为一名资深制片人,他之前开发了《同桌的你》《寻龙诀》《我不是潘金莲》等一系列电影。

的确,金钱、尊重、体系化的服务是资本笼络年轻导演最核心的3个要素。参与进来之后,宋歌给吴京的建议是引入美国好莱坞的团队,在动作戏上做创新,请来《美国队长3》的动作指导和《加勒比海盗》的水下摄影师,增加工业化感的镜头和片段。之后又推荐了吴刚进入剧组扮演一名退伍老兵,结果拍完戏的第三天,《人民的名义》就火了。

尽管有了更专业的制片人的指导,《战狼2》的拍摄过程也并不顺利。剧组跑到非洲实地实景拍摄,当地动乱导致拍摄计划受阻,原计划4个月完成拍摄,最终光在国内就拍了137天,超期严重,投资也从最早的8000万元追加到了2亿元。“没有拍过特别多的这种现代军事战争的电影,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沟通不畅,错误重叠,我们付了很多的学费。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导演,只能说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导演。”吴京说。

尽管吴京的导演之路看起来颇不容易,他仍然要算是新导演里为数不多的幸运者—他至少是以知名演員的身份从电影圈里起步,与核心资源无限接近—对更多新导演来说,尽管有市场需求,但因为没有办法快速证明自己的才华,只能面对越来越谨慎的投资人—这本身是一个悖论,他们首先需要攻克的难关正是拿到资源和资本。

2000年,27岁的郭子健在香港入行。由平面设计师转行进入电影片场,他连一秒有24帧的基本电影知识都不懂,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神偷次世代》,从场记到后期,他用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才摸清楚一套电影做下来的基本流程。“从来没有人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是叶伟信身边的小朋友,成熟导演都拿不到钱,更别说我这个新人了,想拍自己的电影?简直是做梦。”郭子健说,他的职业生涯就像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演的那样艰难,也是一个年轻导演在香港那种崇尚学徒制的剧组中常见的状态。

直到2011年,郭子健才从刘德华手中拿到一笔几百万元的投资,拍摄了一部没有任何功夫明星的小成本动作片《打擂台》,虽然票房平平,口碑却很好,最终得到金像奖最佳导演的提名,也让郭子健得到了周星驰的关注,成为当时还被称为《新大话西游》的《西游降魔篇》的联合导演。在此之后他才真正进入了主流资本的视线,获得了同题材《悟空传》的拍摄机会,制作成本超过1亿元—这是郭子健目前独立操作过的最大体量的电影项目。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又有一个与电影行业关系深厚、在中戏做教授的父亲,路阳成为导演的过程要比郭子健容易得多。在做《绣春刀》之前,他已经凭借《盲人电影院》和《房车奇遇》两部文艺片获得了2009年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观众奖、中国金鸡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并入围了2012年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之窗单元奖。

虽然文艺片成本小,但想要筹钱拍一个市面上并不流行的类型、并将其带上院线时,路阳转遍了行业内几乎所有的公司同样一无所获。“当时的古装片是没有市场的,我又是一个新人,有人建议我要不然拍个现代片,浪漫爱情或者是轻喜剧都可以,但是我对那些故事没兴趣,就想拍这个,找钱就找了一年半。”路阳说。

最终,父亲帮路阳找到了吴宇森的制片人张家振,说服他做监制,有了这位老先生的推荐,才最终拿到了中影和新影3000万元的制作费。“时间、周期、预算都出现了问题,我们选择了一种手持摄影和小景别的摄影,原因是它能够规避很多演员动作上的不足,通过剪辑让武打镜头更有力度。为了省钱,后期制作中的威亚痕迹都得自己抹掉。”路阳说他为此还接了一部新影的电视剧来赚钱养活自己。

最终,2014年《绣春刀》获得9300万元票房,被时光网和豆瓣影评誉为当年最好的一部国产电影。在没做什么宣传的情况下,通过口碑传播成为了当年暑期档的黑马,不算大卖但也小有盈利。

有了《绣春刀》的口碑积累,在筹备第二部的时候,路阳已经不那么缺钱了,但随后他又遇到了另一个新导演最常见的问题:如何自我突破?

趁热打铁拍续集通常是尽快稳住一位年轻导演江湖地位的最佳方法。2015年3月时,只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路阳就完成了《绣春刀2》的第一版剧本,那是一个发生在第一部时间线之前三年,东林党与阉党党争的故事。人物的设定照搬第一部,不仅节省时间,也更保险。但当路阳自信满满地拿给宁浩看过之后,宁浩只提了一个建议:“要不你重写吧。”

受限于第一部的人物设定,这一版剧本故事展开显得格外牵强。宁浩的建议是“全部推倒再建立一个新的故事。”“这是宁浩给我最有价值的建议,如果按第一版拍那就太平庸了。”路阳说。

2016年,宁浩的坏猴子影业宣布成立“七十二变”青年导演培养计划,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青年导演中寻找符合他标准的年轻人—一群像孙悟空一样有破坏力和创新精神的年轻人。

最终,路阳在众多影业公司的邀约下选择了与宁浩合作,《绣春刀2:修罗战场》也是坏猴子影业“七十二变”计划中宁浩监制的第一部电影。在7月19日正式上映时,观众几乎以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锦衣卫电影,除了张震饰演的沈炼保留,其他全是新角色。

“我们鼓励每个人要原创,因为宁浩是一个非常强调作者性的导演,他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编剧,我们很尊重年轻人的自由度,而且一定要先从自我表达开始。”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说。

重视写剧本的能力是每个制片人在挑选年轻导演时最看重的素养。宁浩的工作习惯是召集一个庞大的编剧团队,把大家关在郊区的一个度假村中共同创作,宁浩提出要求,编剧再反复修改,这种做法不仅高效,也能有效控制剧本风险,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工作模式。不过宁浩并没有给《绣春刀2》配备太多编剧,而是逼着他们自己写,除了路阳的固定搭档陈舒之外,只引进了一个年轻的编剧助理。

“我在拍《绣春刀》时遇到的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开始去拍一部电影,如何能够把一部电影推上一个运行的轨道。”路阳说。这就是王易冰口中的制片管理:包括如何给一个电影设置合理的成本;类型、题材、未来对应的市场风险是什么,收支平衡线又应如何把握;在这样一个成本之下应该用什么样的制作规模来完成;匹配什么样的演员、主创、制作周期;之后的宣传营销和发行策略是什么。

愿意站在新人背后的还有香港导演陈可辛和台湾导演陈国富,他们分别成立了“我们制作”和“功夫影业”,近两年更多以监制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功夫影业监制了乌尔善执导的《寻龙诀》,而更多项目集中在类似肖洋的《少年班》、杨庆的《火锅英雄》这种年轻导演的作品上。2016年陈可辛监制了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让曾国祥得到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提名,在此之前他未曾作为创作人被广泛认可过。

“作为监制,我只需要在商业上让这个电影不要亏钱,已经是对投资方有交代了。更何况前期从选角到剧本我们都已经聊了很长时间,聊透之后由他去执行拍摄,所有东西都在我们的预测底下,拍摄的时候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意外。”陈可辛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从《七月与安生》的剧本、选角,以及营销等各个环节,陈可辛都帮助曾国祥把关,特别是在他预判的市场环境下,把投资控制在合理的制作成本之内,这部成本不大的电影最终拿到1.67亿元票房,女主角周冬雨和马思纯获得当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今年,陈可辛又扶植了《七月与安生》的剪辑师许宏宇拍了《喜欢·你》,这部由金城武和周冬雨主演的爱情电影票房最终突破了2亿元。

当然,尽管资本已经展现出了更大的宽容度给年轻人提供练手的机会,但前提仍然是不能赔钱太多。尽量不要给年轻电影人太多钱—特别是第一部片子—依然是行业里有经验的人的一个共识。

宁浩对自己招募的年轻导演的要求也是“控制好成本,别赔太多就行”。“很多功夫都要在小片儿中才能练成,武功没练就上大擂台是不行的,热钱太多对导演的工匠精神是有影响的,太考验这个人的定力了,一定要耐住性子,慢一点,再慢一点。”宁浩说。他的观点是一个导演一辈子能拍十部电影就很了不起了。

但这样的年轻导演扶持计划还是无法关照更多毫无经验和背景的人,影展和电影节创投这种专注于发掘处女作的平台于是成为这些人获得行业里关注度的窗口。

《中邪》的导演马凯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电影也可以在戛纳电影节放映。这部成本仅有7万元的小成本电影被圈内人称为近年来最棒的国产恐怖片,在“FIRST青年电影展”亮相之后迅速获得了包括腾讯影业、万达影视、猫眼影业等多家电影公司的投资,并计划今年在内地公开上映。

FIRST青年电影展每年7月在西宁举办,今年已经是第11年。不同于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这是个介于官方和民间的“灰色地带”,就像它的名字,重点发掘处女作。

马凯一直想考艺术类大学,连续两年都没有成功,在网上买了一张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瞒着家人来到了北京,找到了一份在电视剧组打杂的工作,并第一次知道了横店这个地方。在做“横漂”的5年时间中,马凯看了很多电影的剧本,当发现一部自己觉得“并不怎么样”的电影居然也能入围国际电影节时,马凯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我可以做到更好”,于是就回北京报名参加了栗宪庭电影学校的培训班,学习了一个月的短期编剧速成。

《中邪》制片人孙德强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电焊工,开了一家小店,但经营并不成功。马凯给孙德强讲了奥伦·佩利的《鬼影实录》仅凭1.5万美元的投资获得2亿美元回报的故事,俩人商量着一起拍点东西。开机的时候全组只有11个人,6个主演全是素人,1个跟机员,1个摄影师,1个场记,再加上導演和制片人,所有人都身兼数职,全部资金都来自于朋友东拼西凑筹来的7万元。

拍摄过程中剧组还遇到了制片人车祸、男主角摔断腰等一系列邪门的事情,最终经过14天拍摄,《中邪》杀青了。

“剪辑之后我们原本想要放到网络上,后来觉得做成网络大电影不可能收回成本,无意间看到了厦门双溪影展的广告就投了,没想到真的能入围,之后就开始海投电影节。”马凯说。FIRST青年电影节成了他和孙德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中邪》之前,2015年拿下当年FIRST青年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的《心迷宫》已经做了一个好的示范。这部17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最终被太合麦田选中接管发行,推上大众院线。尽管在2015年上映时,《心迷宫》仅有不到3%的排片,总票房也没能过千万元,但却以8.6分的豆瓣评分成为当年国产电影第一名。

“《心迷宫》是典型的类型电影,除了故事,表演、摄影、调度、剪辑每个环节都在减分,但因为大家普遍在这个类型上做得都不怎么样,有一个好的大家就会喜欢。那些原来只愿意投资大制作的资本也看到了新的市场可能性,投资中小成本的、符合本土特质的类型片慢慢多了起来。”FIRST影展执行官李子为说。

《中邪》也大大拉低了人们对拍电影的成本的认识,原来7万元也可以拍出有意思的电影。很快,大公司对独立影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去年得奖的《喜丧》的导演张涛、《黑处有什么》的导演王一淳都已经顺利拿到了下一部作品的制作经费。

更多电影公司倾向于在影展上寻找下一个高中辍学的彼得·杰克逊、卡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这些年轻导演成了稀缺资源,不过在怎么分辨“什么样的钱可以拿”这个问题上,他们仍然毫无经验,面对着来自资本的诱惑和陷阱。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圈外人开始涌入创投市场,花大价钱买IP、发片单,心急火燎地讲资本的故事,把拍电影当作融资手段的影业公司并不少见,这些公司往往也只会把年轻导演的加盟当成新闻点去宣传,而不会真正认真做后续开发,即便真有机会登上院线,也会为了上映后的票房加入过多看上去有卖相的商业元素。

马凯在《中邪》获得第10届FIRST青年影展的最佳影片之后也感受到了资本的追捧,遇到过想用30万元就买断版权的中间商,和忽悠自己接拍其他恐怖片的大老板,最终他选择在腾讯影业的支持下筹备第二部电影,选择的方向还是自己擅长的中小成本恐怖片。

“不是你进到行业里来,就一顺百顺有很多机会,上了一个台阶你面对的问题没有更简单,反而更复杂。”忻钰坤说,凭借《心迷宫》在全球17个电影节斩获8项大奖的成绩,很多大的电影公司和制片人向他提出商业电影项目的邀约,其中包括从IP改编电影到今年大热的魔幻题材,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由FIRST发起的“并驰实验室”这个旨在帮助已经在FIRST评选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导演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的项目。

“如果选择商业公司的资金,制作费它们能出到现在的两倍,但大投入的商业电影以我现在的实力把握不来,我希望在自己可承受的压力范围内,继续以犯罪、悬疑类型片为主,拍有个人风格和商业元素相融合的电影,像诺兰、科恩兄弟那样。”忻钰坤说。

这可能是年轻导演在成长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选择,但只有在前期阶段争取更多的自由度,才能拍出自己最想要的、最能接近自己本质表达的作品,让观众和投资人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才是长远考虑。

同为郭子健在《西游降魔篇》剧组中的同事,卢正雨当时的职位是联合编剧,同时还出演了舒淇手下“韩语哥”的角色。他与周星驰的合作一直延续到2016年的《美人鱼》,并在编剧和演员之后肩负起执行导演的重任。在郭子健的《悟空传》上映前一周,卢正雨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院线电影《绝世高手》—根据他2014年在网络上发布的一个名为《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鱼》的6集短片改编而来。

卢正雨是一位网剧导演,自诩为周星驰的头号粉丝。2009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网络喜剧《嘻哈四重奏》在优酷播出,成为中国第一部点击率过亿的网剧剧集。周星驰因此记住了这个名字,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

被偶像钦点,再加上卢正雨已经在网剧中被验证过的成功,喜剧又是中国最流行的电影类型,2014年之后,卢正雨很容易就拿到了投资,启动了自己的电影项目。“以前拍很多短片都有意无意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在为拍电影做准备。我拍了十年的短片,现在觉得差不多可以去做一个电影了。”卢正雨说。

《万万没想到》的导演易小星也几乎在同一时间点拿到了投资,推出了西游题材的《万万没想到》同名大电影。

对于已经有了一定名气的卢正雨和易小星而言,更难的问题是在成为一个电影导演之后,如何跨越电影和短片剧本操作方法并不相同的障礙。

“怎样在100分钟内讲好一个故事还让观众不觉得闷,短片那种抖包袱式的小聪明已经不适用了,这需要一个很宏观的视野去做这个事情。最后反反复复剧本就搞了2年多。”卢正雨说。剧本创作的时候反复推翻,到后来进入拍摄阶段,卢正雨仍在每天晚上收工之后再根据前几天拍摄的情况修改润色,现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拿到的剧本都不是最终的版本,需要给演员递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拍什么。这种做法像极了周星驰剧组的工作方式,但周星驰本人对故事和演员的强大掌控力,他暂时还无法达成。

把选择权交给观众,观众喜欢的就拿来做成大电影—这种方式被那些号称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公司当作真理,不过随着观众的日益成熟,这种讨巧的方式已经失效了。2015年豆瓣评分5.6的《万万没想到》票房冲上了3亿元,而两年后卢正雨这部光制作费就高达7000万元的《绝世高手》的票房却仅为9791万元,6.6分的豆瓣评分甚至不如他当年的那部小成本网剧,只能算是一个勉强及格的成绩。

在中国电影市场攀升的这几年中,2014年是个有意思的年份,包括路阳、陈思诚、大鹏、吴京、郭帆等当时的青年导演都在这一年用院线电影证明了自己。经过两三年的沉淀,这些人如今已成为院线电影的活跃者。今年下半年,大鹏将在国庆档推出第二部作品《缝纫机乐队》,开心麻花也会带来《羞羞的铁拳》。

忻钰坤的新电影《暴裂无声》已经结束了拍摄,准备进入宣发阶段。只要获得了关注,再拿第二部的钱并不是那么困难。没有了资金压力,剧组人数从《心迷宫》当时的最多也就五六十人扩充到230人,拍摄周期也从26天延长到60天。“《心迷宫》时的团队年轻有干劲,但问题在于缺乏经验。到《暴裂无声》我们请来了很棒的主创,他们有拍摄优秀作品的经验,需要导演给他们以明确的指示,同时给他们空间创作出比预期更好的效果。”忻钰坤说。如何掌控一个更专业的团队成为了他要面对的新问题。

路阳也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下一个电影《刺杀小说家》,还是他喜欢的悬疑类型。除此之外华策投资的电影版《亲爱的翻译官》也已经进入项目开发阶段。去年华策影视对路阳的自由酷鲸增资4000万元,并约定后者在8年内制作不少于16部影视作品,路阳本人的电影作品不少于3部,他不会再遇到找不到钱的尴尬。

看起来,这些新人远比当年的前辈幸运得多,有了更大的市场,也因不论出身有了更多机会,但他们面对着越来越挑剔和苛刻的电影观众。

《悟空传》上映一周,改编自热门IP带来的不仅是超过4亿元的票房和热度,也让郭子健备受争议—原著粉对原著故事被大刀阔斧改编的不满和期待太久导致的心理落差,让豆瓣评分跌到了5.5。卢正雨的《绝世高手》也背上了刻意模仿周星驰但只是东施效颦的评价。

但肯定的是,每个年代必须有新人进来。1990年代初,很多影评人骂新演员完全没有喜剧的理论,太无厘头,跟许冠文那一代的演员差距太大,这说的是周星驰;也有人骂一个导演用很多大明星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台词矫情,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故事松散、不知所谓,这评价的是王家卫—他们在刚起步时都面临过很多质疑。

“现在好的是,内地的电影圈就好像我们二十年前的香港电影圈,有着很多不一样的人,允许每一个有创意的人不靠谱,去做一些可以让人骂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好像挺幸运的,不是一个完全的新人但有机会拿到比新导演更高一点的制作费,但同一时间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可以做一些不靠谱的、让人去骂的东西,我很开心。”郭子健说。在结束《悟空传》这个项目之后,郭子健打算回香港做一个成本小一点的电影,找找初心。

猜你喜欢

宁浩吴京战狼
谁最怕过新年?
吴京的雪中送炭
吴京的雪中送炭
宁浩,累了!
《战狼2》主旋律叙事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表现
古代“特种战”:每一场都是一部《战狼》
吕建民 《战狼》背后的电影人
吴京 男人要出人头地的第一件事
战狼Ⅱ: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