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思政课在高职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渠道功能

2017-08-14李茜

消费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李茜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功能,高度重视高职院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并加大思政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思政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高职院校

强化对高职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基础在于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认知是价值观培育的先导,是高职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的关键和推动其自觉践行的前提,而理论灌输则是强化大学生理性认知,促进思想转化的基础保障。作为理论灌输的主要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课的积极作用,并积极发挥其主渠道功能。

一、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院大学生是思政课教育的接受对象,是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现在的高职生都是90后,虽然存在着个性张扬、任性自我、意志品质相对薄弱、思想认识不如本科生成熟稳定等共性的缺点,但仍然具备一些积极品质,比如他们通常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乐于表现、追求进步。思政教师要始终遵循高职院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积极挖掘大学生的内在优良品质,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政教学既要符合高职院大学生的共性,也要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思政教师要放低姿态,因材施教,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参与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之中,充分展示人格魅力,從‘亦师亦友”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深化学生的优良品质,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

思想政治课是对高职院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灌输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改进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求思政教师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丰富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思政老师要透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增强理论讲解的说服力,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力。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高职院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相结合,与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人际交往、实践锻炼、就业选择等方面产生的困惑相结合,与国内外时事热点与难点相结合,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激发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动力。

其次要求思政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以填鸭式的“被动灌输”为主,教学内容空洞抽象,教学方式单调乏味,教学效果普遍不佳。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互动讨论环节,引进小组辩论、主题演讲、读后感分享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从以课本讲解为主,向多媒体教学过渡,采用丰富的史料、鲜活的事例和新时期的人物事迹典型,让课堂教学变得立体生动起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三、加大思政教学改革

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态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各种社会思潮,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既是思政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而思政理论课的考试则是以识记型的笔头考试为主,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为辅,这种偏向于‘‘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足以反映出学生思想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动态,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因此,建立动态的全过程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是当前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

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应注重考核内容的多样化。基础知识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增加案例分析等应用题目的比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讨论、辩论表现、调研报告、社会实践等列为考核的重要形式,增大这部分环节的比例,提高考核的深度和广度。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考核视角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不束缚于理论知识的考察,而是偏重于学生的多方面素质,结合学生参加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及其成绩表现,同时结合其他任课老师、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来综合评分,从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内化。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功能,高度重视高职院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并加大思政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