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养老方式研究

2017-08-14王立杰

消费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口养老农村

王立杰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数量是城市的3倍,所以农村面临的养老问提更为严峻,养老问题不单单指来年人的温饱问题,还包括住宿、医疗、社区活动等很多问题,过去中国的养老问题一般都是有子女进行赡养老人,但是由于故去几十年计划生育的严重控制,如今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而我国普遍的基本工资无法满足两个人赚钱七个人花的现状,这就要求国家与社会担负起责任,对养老问题给予大力支持。

关键词:农村 养老 研究 人口

一、中国人口现状

中国现有人口近14亿,其中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而年轻的劳动力却在逐年减少,这就使得国家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近10亿,而这些年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留在农村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劳动力低的人,这就加剧了城乡发展差异,所以农村的稳定关系着社会的稳定,老人这一个大群体的稳定又关系着农村的稳定,当前重要责任就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找到符合现代农村的农村养老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和相应的问题

1.家庭养老。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孝敬和赡养父母的人得到尊重,虐待父母的人被人所唾弃,这就促使了家庭式养老的形成。家庭式养老主要是有亲属或子女对老人提供物质上的供给,家庭养老可以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还可以得到最亲近的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是其他养老方式所没有的特点,据调查有90%以上的老人愿意家庭养老方式。

2.集体养老。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来履行赡养老人生活的义务和责任,这种养老方式主要针对于农村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孤寡老人等。主要可以在吃、穿、住、医、葬这几方面政府给予帮助,一般以养老院和社会补贴的方式对老人进行物质上的扶持,但是我国农村发展水平落后,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使集体养老种方式进行缓慢。但是落后的农村经济对家庭养老的冲击很大,年轻劳动力的压力很大,而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养老问题也没有推行切实可靠地政策。

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集体养老方式没有社会经济和设施建设的支持,导致农村集体养老的物质条件不能满足,再加上农村意识上不去,人为集体养老是子女不孝的表现,导致集体养老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另外,集体养老区域性特点严重,只有具有本村身份的农民才能享受养老保障,更是减缓了集体养老的推行速度。

3.社会养老。社会养老就是依靠社会化制度进行养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养老储蓄等形式的养老,社会养老的优势在于社会力量大,制度性很强,管理模式正规化,使得社会养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也是国家重点发展对象。

社会养老的购买费用过高,政府没有有力的扶持,农民本就是经济来源少,能维持现有生活就不错了,根本没有钱去买养老保险,导致社会养老很难推行下去。保险企业管理混乱,相应的业务人们以欺诈的手段骗取老人买养老保险,但是宣传与实际不符,导致农民对养老保险产生质疑,由于我国通货膨胀,农民人为养老保险的回报小,甚至还会赔钱,并且存进去的钱不能随意取出,如有意外情况急等用钱也没有办法拿出自己的錢。

4.无偿连动服务式养老。无偿连动服务式养老模式没有经济目的,只有社会效益,就是将一些身体好的老年人进行组织,组成老年自愿服务团,为年迈体弱的老人进行无偿服务,循环推行,这种服务养老方式主要是成本低和效率高的特点,但是现在只有少数地区有,因为缺少组织者和组织经费。

三、土地征用后老人断绝经济来源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比金子还重要,土地是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房地产产业的不断发展,公路铁路的不断延伸,国家征用耕地,导致农民的土地不断地减少,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不断的减少,这样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更加严峻了。另外还有子女外出务工,城市的工资低房价高,导致在城市定居买不起房,父母出于亲情把自己的养老钱给了子女买房。

四、改变人们对传统养老的认识

传统家庭养老制度规定只有儿子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儿子具有继承老人财产和赡养老人紧密结合,如今儿子单独赡养老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倡导新思想,有儿女的由双方一起承担继承和赡养义务,可以弥补女性就业导致家庭养老照料者缺乏的情况。重建敬老风气,积极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利用现在各种传播途径对敬老爱幼文化进行传播,增加农民收入,想要赡养老人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如果经济收入不稳定,没有能力承担老人的生活费用,那赡养老人就成为空话,只有增加收入才能维持家庭养老。

五、未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发展方向

关于农村养老保障以后的发展问题,有的人认为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尽管难以维持,但是由于实际情况,家庭养老还保障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继续担当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力量,同时要辅之以多种形式的其他养老保障方式。根据我国农村养老未来发展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是应对社会经济变革对农村现有养老保障的重点,要在概念上明确家庭养老以及社会养老的具体涵义,以确保在共同的理解范围内寻找解决途径,最终的解决方案必然是种综合的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体、家庭成员、集体、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将不同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协调统一和均衡好。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未来发展方向是: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猜你喜欢

人口养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人口最少的国家
养生不是养老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