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情况的研究

2017-08-13章晔曾歆格杜轩颐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章晔 曾歆格 杜轩颐

摘要农村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有助于满足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基于此背景,依据对浙江省台州市农户的调查情况,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决策便利程度、渠道便利程度、交易便利程度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对此,从农户和银行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金融便利店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金融便利店;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有序Probit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7-0238-04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 financial convenience stores by rural commercial banks will help to meet the financial service demands of farmers. Under this background,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farmers from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we used ordered probit Model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satisfaction situation of farmers financial service demands for Rural Micro Financial Convenience Store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e,degree of decision convenience,degree of access convenience,degree of transaction convenience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farmers financial demand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background,annual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farmers financial demands. In this regard,some proposals were offered from the aspects of farmers and bank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convenience stores.

Key wordsFinancial convenience store;Farmers financial service demand;Ordered Probit model;Influencing factors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07090)。

作者简介章晔(1996—),女,浙江台州人,本科生,专业:金融学。

收稿日期2017-04-27

当前,我国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发展极其滞后,金融“不包容现象”比较突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较低,农户获取贷款的比例也较低。我国农村金融的非包容性已经成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它使得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处于相互抑制的“马太效应”之中[1]。而农村金融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则与农村银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有着持续、广阔的业务空间和前景。

近几年,社区银行模式在我国逐渐兴起。社区银行旨在打造一种亲民性、灵活性、金融服务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社区小型金融服务平台。随着我国社区银行模式的不断发展,这一金融触角也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便是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商业银行实践社区银行的一种新模式。台州农村商业银行正在以网络化管理、体验式服务为抓手,全面探索“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社区普惠模式。笔者通过对台州市试点地区农户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户对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的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為农村商业银行的进一步试点创新提供建议。

1文献综述

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是我国农村社区银行的一种新兴形式,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社区银行的创新和发展。我国学者及金融业相关人士对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现状、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措施以及推进农村社区银行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刘明轩等[2]从当前农户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国农户金融服务需求主要集中于借贷服务和保险服务,不同类型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程度和需求类型已经出现显著差异。王芳等[3]利用2010年陕西铜川市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分析影响不同特征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及其差异性。中国人民银行土左旗支行课题组[4]在报告中提出,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正呈现出农村金融产品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谢欣[5]认为,就银行层面的业务开展而言,各地农信社可仿效 “小区金融便民店”模式,推进相关业务创新,提供多项金融服务及便民增值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粘合度。王曙光[6]则指出,社区银行扎根社区,农村社区银行则改变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抽水机”的经营惯性,改善农村资金外流趋势,可以从源头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许桂红等[7]通过实证分析也认为,农村社区型金融机构在弥補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及解决“三农”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我国整体层面上的农村商业银行过渡到社区银行的发展,其多数局限于原有的运营和发展模式。该研究聚焦于根据浙江台州地方特色而建立的一种农村社区银行的新形式——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通过对当地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的便利店”满足其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从银行和农户两个角度全面地对影响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程度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际可行的对策建议。

2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2.1数据来源

课题组于2016年7月对浙江省台州农村商业银行的试点区域进行了走访调查,从而对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的发展状况和农户需求满足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选取台州市作为研究区域有以下原因:台州农村商业银行于2013年3月首次在临海市开设全国首家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之后,于天台、黄岩、路桥等地也进行了试点工作。相比其他地区而言,台州地区的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发展历史较长,农信机构经验较多。该研究主要选择临海市梅岘村、黄岩长潭村、路桥泉井村作为调查地点。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地的村民进行了调查,共回收18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4份,问卷有效率为84%。

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中41~60岁的农户最多,占506%,25岁以下农户占5.84%,26~40岁的农户占2207%,61岁以上的农户占21.43%。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水平。其中初中学历占44.80%,小学学历占2013%,高中学历占19.48%,高中以上学历占9.74%,未上学人数占584%。说明该样本区域的农户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受教育水平限制了农户对金融产品的理解程度。在生产经营类型方面,51.90%的农户主要从事农业,48.05%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业。在家庭年收入方面,36.36%的农户年收入5万~10万元,25.97%的农户年收入5万元以下,2532%的农户年收入10万~20万元。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农户最少,仅占12.34%。

2.2样本区域概况

样本地区的金融便利店主要提供以下基本服务内容:存取款、转账汇款、缴水电费、电商服务(如网上购物、特产代销、快递收发)以及便民辅助服务(代购票务、医院挂号、视频通话、提供工具箱、千斤顶等实用物品)。此外,金融便利店满足了绝大多数老年群体希望在较短距离内领取到养老金的需求。

3个样本区域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梅岘村是临海农商行评定的“金牌信用村”。村民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柑橘、杨梅为主。全国首家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设立在此。长潭村旅游业发达,是省级农家乐特色村。黄岩第一家村级金融便利店设立在此。以上两村临山傍水,地理位置偏僻。而泉井村是个交通便捷、经济比较发达的街村。村民主要通过经商办企业,从事不锈钢回收、销售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设立在该村的金融便利店有一项前2村的金融便利店未提供的特殊服务,即客户经理定时驻班。在客户经理定时驻班期间,可受理贷款咨询、投资理财咨询以及其他金融业务。

农村商业银行在设立金融便利店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第一,设立金融便利店的地方距离周边金融机构网点比较远,业务方便拓展;第二,选人问题,目前金融便利店均招收当地群众的年轻子女作为金融协管员。同时,金融协管员的自身素质非常重要。一是教育程度,金融协管员要熟悉基本的电脑操作,善于网购;二是有耐心,积极满足客户需求;三是在当地村有一定影响力,其家属在当地具有一定威信更佳。

2.3影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2.3.1

年龄。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40岁及以下的农户认为金融便利店满足需求程度一般,大多数41岁及以上农户认为金融便利店满足需求程度高。这表明年龄是影响农户需求满足程度主要因素之一,预期年龄越高,农户需求满足程度越高。

2.3.2受教育程度。 从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初中以及以下学历的农户,认为金融便利店满足需求程度高。大多数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户,认为金融便利店满足需求程度一般。这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户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预期受教育水平越低,农户需求满足程度越高。

2.3.3

生产经营类型。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农户主要生产经营类型是否为农业,大多数农户认为金融便利店满足需求程度高。这表明农户主要生产经营类型对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需求程度影响不深。

2.3.4

家庭年收入。从表4可以看出,大多数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农户,认为金融便利店满足需求程度高。大多

數家庭年收入10万元及以上的农户,认为金融便利店满足

需求程度一般。这表明家庭年收入是影响农户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预期家庭年收入越低,农户需求满足程度越高。

2.3.5

银行便利程度。银行服务便利程度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决策便利、渠道便利、交易便利、受益便利、售后便利评分均值分别为3.32、3.45、3.48、3.41、327。可以看出,所有有关便利程度的变量综合评分均大于3,交易便利程度的综合评分最高,达3.48;售后便利程度的综合评分最低,为3.27。

3影响农户需求满足程度因素的实证分析

3.1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对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程度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农户需求的影响程度。该模型将影响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对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程度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农户自身因素和服务便利因素。

模型的因变量为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按需求强烈程度从低到高分别赋值为1~3,是有序离散变量。以解释变量x為条件的Sat的有序Probit模型可以由潜变量模型推导出来。假定潜变量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式中,Sat*表示潜变量,无法观测到其具体值,但Sat是可观测的变量; βi为参数向量;Xi为一组解释变量的观测值,i(i=1,2,…,n)表示观测值数;ε为随机扰动项,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变量选择及说明见表5。

该研究参考Berry提出的服务便利五维模型,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13个问题,涵盖决策便利(D)、渠道便利(A)、交易便利(T)、受益便利(B)、售后便利(P)五大便利因素(表6)。同时,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加以测量(1=强烈反对,2=反对,3=一般,4=赞成,5=非常赞成)[8]。假定每类服务的便利程度均以该类问项的平均得分计算。

3.2实证结果及分析

运用Stata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估计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7。

根据模型计量结果,将各因素对农户需求满足程度的影响结果总结如下。

(1)年龄显著影响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年龄的估计系数为正数,且在0.05的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金融便利店提供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强烈。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圈子较小,行动不是很方便,且不愿出远门办理金融业务。金融便利店设在村内,距离老年人家里近。而金融便利店均选取村内人员作为金融协管员,与老年人较为熟悉,有利于其办理各项服务。同时老年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层次本身相对较低,主要有关领取养老金、代缴水电费等简易业务。这些金融便利店目前都可以满足。

(2)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受教育程度的估计系数为负数,且在0.10的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对金融便利店提供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强烈。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经调查,由于地域较偏,当地农户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所能辨别的文字有限,普通话水平有限,通常不熟悉电脑操作以及手机操作以致于其对金融信息、金融产品的了解相对较少,金融理财等意识较为薄弱。例如,如今势头发展正猛的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该群体大都不会使用。因此该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较低同时对线下渠道的依赖性较高。

(3)年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年收入水平的估计系数为负数,且在0.05的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年收入高的群体相比,年收入低的群体对金融便利店提供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强烈。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年收入较高的群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层次相对较高,存在更大的贷款需求和投资理财需求,很多需求是金融便利店目前所不能满足的。并且家庭年收入较高的群体一般家中常备有私家车,交通往返较为方便,其可以开车到较远的大银行办理所需要的业务。

(4)决策便利程度、渠道便利程度和交易便利程度显著影响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程度。而受益便利程度和售后便利程度未能显著影响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决策便利程度、渠道便利程度和交易便利程度的估计系数均为正数。决策便利程度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渠道便利程度和交易便利程度在0.10的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认为决策、渠道和交易更不便利的群体相比,认为决策、渠道和交易更便利的群体对金融便利店提供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强烈。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很多农户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认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就只是办理存贷款、转账,不太关心其他金融信息和产品及服务。当地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高层次需求较低,反而更加关心与其日常生活相关性更大的物理性的低层次便利需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农户的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需求程度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年龄、决策便利程度、渠道便利程度、交易便利程度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4.2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便利店提出以下建议。

从农户层面考虑,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强宣传金融知识,更新农户的金融观念。因此,银行要结合实际深入农村,通过农户访谈、实地调查、发放书面调查问卷、举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农村金融环境和农民金融需求进行调研,制定“送金融知识下乡”指导意见[9]。在进行农村金融知识普及过程中,一要有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上的针对性。针对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群,宣传重点在金融基础知识,侧重基本概念的解释。针对高中及以上人群,主要侧重新兴知识的普及以及最新金融动态的分析和探讨。二要改变教育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提高宣传频率,还要多角度多途径宣传。三要重视教育效果,建立反馈机制。在宣傳活动中做到送答结合,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宣传效率[10]。

从银行层面考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強金融便利店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目前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的定位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较偏远地区的农户。这些农户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较少,其金融需求也相对较少,所以金融便利店提供的主要偏向于较为简单但是方便快捷的服务,有些甚至都不包括借贷业务(只是帮农户进行服务预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金融信息、知识的不断普及,农户的金融需求整体上也会不断提高,这就对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不断拓展业务,实现金融产品更加多元化,金融服务更加丰富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利民惠民的作用。

第二,在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中心银行对其的监管有待加强。总行、支行下设的金融便利店为了能更好地与当地的农户进行交流

沟通,所选聘的工作人员(金融协管员)都是当地学历相对较高的农户子弟。虽然这样做在服务时间和服务便利程度上都发挥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金融协管员本身不是银行内部专业的工作人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并且由于只有一人值岗,缺乏相对的约束,所以金融协管员在工作服务态度和效率上也会由于银行疏于监管而存在懈怠的现象。银行应在今后的人员选聘中实行更加严格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制度,同时应对小微金融便利店的运行情况进行更加及时、有效、全方位的监管工作。

第三,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金融便利店时可以借鉴境外发展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寻求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比如我国台湾在超市(例如711便利店)常设有ATM,民众存取款非常方便,有助于提升渠道便利程度。美国的社区银行相比台州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正在开设的金融便利店,金融产品更加多元,金融服务更加丰富。此外,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具有信息优势,使其有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从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获得比大银行更大的安全盈利空间[11]。目前台州开设的金融便利店的贷款服务仍不完善。因此,金融便利店可利用其关系型借贷的优势开展贷款业务,将软信息

作为银行评估农户信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修华,唐敏娟.农村社区银行发展研究[J].理论探索,2015(6):95-99.

[2] 刘明轩,姜长云.农户分化背景下不同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1-78.

[3] 王芳,罗建朝,MARTEL Y.农户金融需求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基于Probit模型和陕西286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61-69.

[4] 中国人民银行土左旗支行课题组.关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策略选择[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6):34-36.

[5] 谢欣.社区银行:农信社转型的蓝海战略:富国银行的启示[J].银行家,2014(7):110-113.

[6] 王曙光.农村社区银行好过村镇银行[N].第一财经日报,2012-05-23(A07).

[7] 许桂红,刘娇.农村社区型金融机构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220-226.

[8] 上海農商银行課题组.金融便利服务研究:基于供求状况的分析[J].上海金融,2011(1):109-113.

[9] 何易瞵.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知识需求调查思考[J].时代金融,2011(1):107-109.

[10] 范畅然,马梦晖.当前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4(46):175-177

[11] 赵世勇,香伶.美国社区银行的优势与绩效[J].经济学动态,2010(6):129-134.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