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农业对济南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7-08-13房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绿色农业农业经济经济发展

摘要阐述了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有利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如合理规划绿色农业发展;加快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体系建设;建设并推广绿色农业示范区和龙头企业;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以促进济南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7-0236-02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een agricultural economy of Jinan was expounded, and the beneficial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al economy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al economy were proposed, such as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rationally, accelerating the research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rket system, developing and spreading green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monstration zone and leading enterprise, intensifying policy support and guida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Jinan City.

Key wordsGreen agricultural;Economic development;Agriicultural economy

作者简介房玉霞(1974—),女,山东长清人,农业经济师,从事农村经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7-04-14

绿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作装备和管理经验,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1],以促进农产品、生态安全以及提高农业综合经济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2]。但是由于受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3]。

笔者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绿色农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找出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1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济南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大力提倡绿色农业的发展。随着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济南市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数量逐年增加,并结合现有资源发展特色济南农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倾斜等措施,从整体上提升济南市现代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济南市坚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以减肥、控药、洁田、修复、循环为技术路线,2015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8.7万hm2,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完成农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900万hm2、统防统治面积120万hm2。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630”工程,着力推动多种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章丘市、历城区分别晋升为国家和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一区六园”和200个都市农业园区总面积近4万hm2,农高区“四园一校区”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彰显,逐步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综合体。2016年济南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36家,是2010年的1.5倍,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

2有利形势及存在问题

2.1有利形式

2.1.1政策支持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在制度和政策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4]。政府部门的重视推动了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1.2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的教育水平有所提升,綠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广大群众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5]。目前,绿色农产品市场总体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形势,从中可看出绿色农业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1.3生态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6]。当今社会,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和趋势,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但改善了济南市环境情况,也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7]。

2.1.4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趋势。

绿色农业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新的转变方式,它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实现农民增收[8]。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为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9]。

2.2存在问题

2.2.1耕地減少。

近年来,济南市耕地面积有所减少,2008年济南市耕地面积为360 664 hm2,而到2014年耕地面积为359 725 hm2,6年时间济南市的耕地面积减少了939 hm2,再加上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过度施肥等原因,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绿色农业的发展速度[10]。

2.2.2环境污染影响绿色农业发展。

工业中废水、废气、废渣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障碍,造成水域、土壤、空气的污染比较严重[11]。小清河是发源于济南市的重要的农业灌溉河流,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小清河,远远超出其自净能力,致使小清河严重污染,对济南市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农业方面,2005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197 501 t,2015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增长到229 933 t,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虽然近几年济南市加大了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但是目前仍然阻碍济南市绿色农业发展。

2.2.3很难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

济南市作为发展绿色农业较早的城市,在绿色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带动了其他县市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但济南市绿色农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企业与农户的结合还相对松散,缺乏完善的市场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12]。

2.2.4专业人才相对缺少。

农业人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3]。近几年来,济南市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但这与农村总人口相比,差距仍然偏大。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14]。

3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合理规划绿色农业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辽阔,各地区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各地发展绿色农业的经济资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15]。济南市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依据当地自然和农业经济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基础条件,确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做好绿色农业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特色产品[16]。

3.2加快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市场体系,并且健全基地建设、环境监测、产品质检和市场监督等管理体系。科研部门应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绿色农产品的研发,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17] 。

3.3建设并推广绿色农业示范区和龙头企业

建设推广绿色农业示范区,并加大对农业方面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打造一批具有济南市特色的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并利用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及各种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18]。

3.4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

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绿色农业在立项、技术和产品开发、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发展,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和优惠力度[19]。组织协调农业、环保等部门加大对济南市耕地的保护力度,改善环境污染,限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保证农产品进行安全可持续的生产[20]。政府应积极与山东省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推动济南市绿色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连馥.绿色农业的由来[J].中国报道,2007(3):94-96.

[2] 高永强.关于绿色农业经济支撑条件分析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0(8):17.

[3] 杨唐盛,张长厚.浅析绿色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25):339-340.

[4] 刘康婷.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2):41-42.

[5] 王绍凤.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系统要素合理配置的建议[J].农机化研究,2010,32(2):230-233.

[6] 张曙光.转变发展方式视野下的绿色经济发展:河南省信阳发展绿色经济路径探析[J].前沿,2011(8):109-111.

[7] 邓春霞.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前景分析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1,5(7):50-51,62.

[8] 王启现,孙君茂,刘自杰,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0):24-26.

[9] 张刚.关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技,2008(12):4-5.

[10] 赵排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河南农业,2009(24):19,35.

[11] 党银侠,杨改河.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26-30.

[12] 刘宇辉.梅州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58-10061,10063.

[13] 李小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研究[J].企业经济,2015(10):127-130.

[14] 梁玉玲.加快湟中县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13(3):40-42.

[15] 陈露,江禹奉,覃兰秋,等.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89-6191.

[16] 王新,淮建军.绿色科技创新对寿光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简析[J].商场现代化,2012(25):162-163.

[17] 黄章树,李舒翔,陈延杰.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6):97-101.

[18] 赵硕.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3.

[19] 張鑫,吕小冰,肖文茜.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J].南方农机,2016(11):82.

[20] 段清斌,吴长好,马新叶,等.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河南省息县为例[J].中国 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4):59-66.

猜你喜欢

绿色农业农业经济经济发展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