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快”不破?

2017-08-13宦菁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7年2期
关键词:狼性床垫恐慌

宦菁

儿子幼儿园的家长群一改往日的清净,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定睛一看,原来大家都在忙着讨论报名幼小衔接培训班,我不禁有些感慨,也有些惊诧:儿子今年上中班,离上小学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家长们已经开始忙着做准备,唯恐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毫无预兆地来了,不自觉中我转向身边的孩子他爸,问了一声:“我们要不要给孩子报个幼小衔接?”

之后冷静的讨论下,我从“恐慌”中恢复平静,最终的结果是“再等等”,既不急于报班,也并没有把这条路封死,我知道这种“恐慌”在未来会时时刻刻伴随着我,生怕被这个唯快不破的时代给生生抛弃了。

其实这样的“恐慌”并非空穴来风,孩子大部分同学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各种培训班占满,早教、英语、思维开发、乐器、舞蹈、跆拳道……回头看看自己的孩子,除了学习钢琴,其他都是空白。当别人家的孩子周六周日奔波于各个培训机构的时候,咱家孩子却在跟着我们到处“疯玩”。

快人一步的何止是家长面对的孩子教育,整个社会都像被注射了鸡血一样亢奋,在“求快”思维的支配下,一切都和速度挂钩——幼教要早,挣钱得快,刚毕业就想买房,晋升最好连级跳——“快文化”越来越吃香。在这样的思维主导下,勤奋成为一种标签、一个捷径,直接决定你是否能在身处的环境中获得“成功”。

于是乎各种关于努力工作、加班光荣、狼性文化轰轰烈烈地成为各家企业奉若神明的真理。

在《无尽工作》(Work Without End)一书中,学者本杰明?哈尼卡认为20世纪初期消费主义的兴起、价值观和文化的转变让美国人开始将工作视为一种“英勇化”的体现:“如果你努力工作,那你所有的罪恶都可以被原谅。工作产生了新的道德高地,人们已经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我努力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如果有人穷得饿肚子,那实在为你感到抱歉。”

与此类似,中国这个正在快速上升的经济体,人们将努力工作视为某种“信仰”。 为了实现眼前目标,很多人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想方设法追赶潮流,不顾一切求快求成。飞机当天往返,火车夕发朝至,一个个行色匆匆,争先恐后。无论是华为創业时的“床垫文化”、百度几年前的“淘汰小资”,还是巨人网络去年的“赶走兔子”,无一不体现了勤奋才是跟得上这个“快”时代的唯一解药。

那些视工作是人生一部分而非全部、追求生活舒适、人缘好但不出业绩、霸占岗位资源和机会的员工应该被驱逐;那些能够把床垫卷在铁柜下,累了席地而卧、醒来继续工作的进攻型人才才是应该重用的。

曼彻斯特大学组织心理学教授凯利?库伯认为正是激烈的竞争和裁员压力导致了“出勤主义”的盛行,也就是如今中国畅行的“加班文化”。与旷工者相反,“出勤主义者”往往早出晚归,在公司里展示存在感。在“快”“狼性”盛行时,加班已经成为一种病态的“政治正确”。

如今,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快”自然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但是不是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为此焦虑、压力山大吗?难道不能“慢”下来,真正提升自己?透支健康去拼人生,眼高手低去追幻想,即便出人头地,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吗?当健康不再,当路径选错,所有的过往都将成为一场虚无。

“慢”并不意味散漫、懒惰、不思进取,而是增强干事创业的计划性、设置目标的稳定性,逐步清理掉不必要的杂念和空想,让生活节奏有规律、心理状态更健康。

努力在这个唯快不破的“快时代”实现有滋有味的“慢生活”,或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狼性床垫恐慌
选用床垫有学问
疯狂动物城你的狼性呢?——你的狼性呢?
疯狂动物城——你的狼性呢?
无电之夜
员工吃草,狼性何来?
睡不着
跟踪导练(四)6
狼性和热爱
恐慌星期六Miya
因为恐慌,所以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