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劳技教育托起“中国梦”

2017-08-13邱红卫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劳技中国梦劳动

邱红卫

九年级义务教育实施的是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托起“中国梦”接班人。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它包含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教育者如何在劳技教学中进行劳动观念教育呢?

一、进行劳技意义教育,正确认识“劳动”

劳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劳动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现代人类,劳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史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青少年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将会对健康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能改变青少年的道德观念。

目前许多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娇生惯养。在学校组织劳动时怕苦怕累,偷懒取巧。古人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它本身就是一种美。我国的四大发明;人造卫星上天;金字塔的建造;爱迪生发明电灯;世界首富李嘉诚的财富等都是通过劳技技术得到的。劳技技术能帮助青少年学会生存,学会实践,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学会创造,能培养青少年时时观察、处处总结、留心思考的习惯。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劳技教学中都有必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德,更有必要让他们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

二、改进劳技教学方法,创造劳动氛围

(一)劳技课设在课堂外

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少年成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能干和包办,连剥鸡蛋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有的孩子离开家长时吃饭遇上鸡蛋,竟然说他家的鸡蛋是软的,不是硬的,而不敢吃。因此学校劳技教学应设在课堂外。我们要多渠道、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使劳技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二)带领学生实地参观

为了提高劳动技术教育的社会实践性,教师可以帶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工厂,走进军营等进行参观,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懂得劳动者的艰辛,体会劳动本身的“美”和劳动技术创造“美”。社会劳技教育有不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社会功能,除了对学生进行劳动思想意识上的教育,也让学生对劳技技能产生向往和追求,这是一种积极的劳技教育效果。

(三)让学生参加设计制作,成为劳动的主人

劳技教育是联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职业世界、新兴创客世界等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注重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溢美、以劳促创新”,是劳技教育长期实践所形成的中国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技技能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根源。

三、贴近生活,实践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房间,自己洗衣,刷鞋等。养成能劳动、会劳动、爱劳动、自觉劳动,勤劳动的习惯。在自我服务的劳动中去自我觉醒,自我认知,在贴近生活中实践训练劳动技能。

在学校里,我们可通过指导学生挖土、施肥、锄草、小秋收、浇花卉、打扫卫生等劳动实践训练,对学生进行意志磨炼,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经验,从自我走出远行的路,要有“能生存”、“能生活”的思想装备、知识装备和技能装备,并在劳动中体会到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

四、进行强身健体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广大青少年对劳技的认知,对待劳技的态度以及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培养,将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加强对劳技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全面推进劳技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劳技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技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多种多样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

五、劳技教育的实施和措施保障

劳技教育实施是主动适应工业生产的模式化、批量生产、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造业水平和规模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客观上也促进了劳动教育标准的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关注创意经济、互联网思维、创客思维、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定制生产等的发展趋势。

劳技教育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劳技教育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外,还要加强课程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与评估,当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经费投入、设备配置和场地建设。

劳技教育要与时俱进,认真吸纳各类新创意的思想营养,以丰富和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传承优秀文化,激发未来先进文化的创造,现代劳技教育的特点注定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传媒和桥梁。

总之,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事关“中国梦”的实现,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劳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劳动技能的培养并不是通过“说”、“教”所能达到的,也不是通过一次、两次劳动实践能领会的,这要经过多年、长久不懈的劳动教育去体会、去实践。当然,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加强对学生劳技教育,争取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劳技中国梦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热爱劳动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