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8-13肖德宝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求知欲质疑

肖德宝

摘 要:教师必须利用课堂的主渠道,尊重、信任学生,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精心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依靠自身能力,主动发现知识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出主体性是创新意识的基础。

关键词:求异;质疑;求知欲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关键,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索,创新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必须利用课堂的主渠道,尊重、信任学生,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精心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依靠自身能力,主动地发现知识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出主体性是创新意识的基础。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依据现代教育家对儿童学习心理的研究:兴趣情感、动机目标等对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有重要作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就是认知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更谈不上创新。

在课堂教学引导过程中创造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氛围,对培养学生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学“倒数”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上( )×( )=1这个算式,然后说出一大串乘积为1的例子,并且边说边写,直写到黑板的边缘,嘴里还不断地报出来,使学生感到一下子激起渴望获得新知的需要,同时还让学生自己也说说乘积为1的式子,如:0.2×5,0.25×4等,这时教师及时提出这样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怎样去找这样的数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时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什么是倒数”,举例说明。(2)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3)为什么要:“0”除外,学生在导学提纲引导下自学课本,自主探究新知,相互讨论,自主解疑,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学生学了新知识之后,老师让同桌之间相互提问,每人说一个数让同桌回答它的倒数。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兴趣高涨,往往能使学生思维得到创新。居然有个学生提出3.33……的倒数是多少,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及时給予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由于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由兴趣产生自主探索,由自主探索体验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后增强了学习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二、求异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核心

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让学生多求异,要求学生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获得思维的发展。在概念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问:“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样表示?”来加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度。解决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往往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之后,让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提问:“如果我们想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应该怎么办?”让学生结合事先准备好的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去思考,同时进行启发性提问:“这个长方形有几条边?”“这几条边分别长多少?”“怎样才能求出周长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甲:4+4+3+3=14(厘米)

学生乙:4×2+3×2=14(厘米)

学生丙:(4+3)×2=14(厘米)

师引导学生讨论:(1)你觉得这些方法对吗?(2)哪种解法最为合适、简洁?(3)为什么?在学生讨论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经过分析、比较,他们的思维集中到第(3)种算法上来,指出这样算最简便,是求长方形周长的最佳算法,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一些长方形的周长,学生有了长方形周长的知识,进而创造性地发现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4。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思维畅通无阻,灵感得以闪现,个性得以发展,创见得以表现,从而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在教“梯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梯形面积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成同学们已学过的图形来进行计算?”然后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动手拼一拼,在实际操作中思考、摸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样的探索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要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了。”于是,教师让举手的同学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都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顺利地推导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要他们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困难较大。因此,教师问:“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时,有一个理解力较差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要除以2?”老师鼓励他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鼓励是为了今后能有更多的学生敢于大胆质疑,而且这个问题的确是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这个学生的提问很有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很多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要学、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善学、会学,使学生更有信心、更主动地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造型人才。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求知欲质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