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构建满意课堂教学

2017-08-13宗春霞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创设情境

宗春霞

摘 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创设有趣、真实、给力、和谐的情境是打造有效课堂的一项重要策略。通过具体创设有效课堂情境的几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使数学课堂能够成为学生满意、自己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满意课堂”。

关键词:有效课堂;创设情境;满意课堂

有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空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达成教学目标的成功教学行为,它是小数人永恒的追求。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打造有效课堂的一项重要策略,那么有效课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境呢?

一、有效课堂需要真实的情境

如果用一棵“大树”比喻有效课堂,那么创设真实、务实的情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因此“根”来不得半点虚假。

创设真实的情境,让数学走近学生。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眼中的数学并非成人或科学家眼中的那些符号,以及由符号所组成的逻辑公理,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起点是他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真实的事件更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坚决杜绝课堂上创设虚假情境,编造美丽谎言,轻易许下不能实现的愿望,以及假问题、假合作、假表扬等等。

如:我在上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报数是2的倍数的和5的倍数的分别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再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站起来两次,有些是一次。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10、20、30、40的同学。

师:报10的同学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我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所以两次都站起来了。所有同学的小眼睛都亮了起来。

我就是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有效课堂需要有趣的情境

创设有趣的情境就像是有效课堂这棵“大树”输送的“养分”。因此“养分”越足,“大树”就越枝繁叶茂。所以创设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的情境才有效。

首先,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才能让孩子感到亲切、有趣。其次,要有学段区别,因为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儿童更容易接受天真活泼、充满童话色彩和幻想的心理情境。中高年级学生更乐于接受自主合作、讨论交流的情境。

如:我在教一年级的“统计”时,设计了一个“小熊过生日,小动物们送了鲜花表示祝贺,小熊用水果来招待小动物们”的故事情境,让小朋友帮助小熊统计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再来统计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选取学习素材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和趣味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相反,一节中年级公开课,执教老师伴随着多媒体课件那鲜亮的画面,激动地问:同学们,《龟兔赛跑》的故事知道吗?

生:(无精打采的)知道。

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引出圆的周长)

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却有人在嘀咕:“又是动物王国……”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昏昏欲睡,参与度不高,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有效课堂需要给力的情境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最给力?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情境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干”。所以创设情境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

如:某教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展示了课前费尽心机搜索的各种各样的钟表,有小闹钟,有挂的电子钟,有很精致的手表……

师:老师带的钟表你们喜欢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观察这些钟表,你能发现什么?

生1:我觉得那个小闹钟很可爱,我很喜欢。

师点点头,问: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2:我发现手表的颜色很漂亮。

……

七八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在发现自己喜欢的钟表。教师还违心面带笑容地夸奖孩子的伟大“发现”(此时我想他一定脊梁冒汗),此刻课上师生成功进行说话表演。试想一下,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什么价值呢?而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你知道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

生:汶川大地震!

师:(课件呈现汶川大地震画面)你知道5月12日什么时候地震来临的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时间有关的单位:时、分。

在悲惨的画面强烈冲击学生视觉的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很快地切入到教学目标的学习。

四、有效课堂需要和谐的情境

和谐的情境,使有效课堂中的学生得到了全面發展,这也是有效课堂这棵“大树”结出的累累“硕果”。和谐的情境要求创设的情境从内容和形式上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聪”慧。

如:我在上“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请我校电脑高手嵇国光老师精心用动画Flash制作课件,成功演示将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学生凝神静气观看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学生急切发表他们的发现,轻松说出了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自己推导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的眼得到享受的同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出真实、有趣、给力、和谐的情境,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一定能够成为学生满意、自己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满意课堂”。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创设情境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