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成语的课堂设计

2017-08-13华小婷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

华小婷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少会为成语学习专门开设一堂课。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成语在小学学习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且在作文课堂中和语文阅读课堂中自然而然会提到成语的学习内容。所以,很多老师不会特意去设一门成语课。但成语课程是有必要用几节课进行专门的学习与练习,哪怕是对一个阶段的成语词汇进行复习的课程,都有必要这样测试一下学生的成语词汇应用能力,便于学生记住成语及灵活掌握与使用成语。主要通过对小学成语课堂的设计,让更多的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巧用成语,了解成语的词义以及掌握成语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作为古代文学艺术的继承人能将词语瑰宝传承下去。

关键词:成语学习;语文改革;作文提升;表达能力

一、从历史故事中学习成语

我国成语在古代就非常具有影响力,甚至在很多的古代典籍中都出现过很多经典的成语,这些成语被沿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之所以成语能传承至今,在于成语可以将一个长句用四个字概括,甚至是描述一个故事,把累赘的语言进行删减,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与展现力。

我们知道,很多成语都是从我国经典的历史故事里面演变而来,也包括一些具有道德观、价值观、生活观、爱国精神、尊师孝道、自我提升等方面的故事。比如,我们的一些成语源自历史故事,如:完璧归赵、毛遂自荐、负荆请罪、初出茅庐、才高八斗、入木三分、闻鸡起舞等词语,不仅能激励学生的意志力,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

在成语普及方面,现代多媒体教学中的网络视频或者是一些成语DVD中有很多有关成语故事的介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画片或者是电视剧中的故事演绎给学生,让学生总结这段故事所讲的内容。最后语文老师将这段故事内容的精华概括为四字成语,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让学生真正理解成语的意思,每当提到这个成语的时候,学生就会想起这一片段或者是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利用故事描述成语比死记硬背更有效果,不仅能帮助学生从小接触到更多的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而且也会让学生记住成语。

二、把成语编排成故事来表演

学生完全理解成语后,老师可以在一些成语课堂总结中为学生布置一些有关成语改编小短剧的作业。其中的一项就是临时通过一些成语表演的考核给学生现场发挥的机会,将准备好的成语分给不同的表演小组,让学生经过短暂的商讨,研究如何表达这个成语。可以列出一些成语,如:刻舟求剑、望梅止渴、多多益善、守株待兔,邀请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演绎给其他没有参与的学生,并且让观看的学生猜测这个成语,提高课堂的互动与活跃度,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成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对成语意思和历史故事的掌握。通过这种pk模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积累较多的成语词汇量,然后将成语表达得更加精准,通过作文写作正确地运用成语。

三、成语的二次文学创作

所谓的成语二次文学创作是指学生在了解成语之后,通过成语改写故事。如用挥汗如雨、秋色迷人、不屈不挠、赤胆忠心这样的一些成语给学生出题,让学生通过这些成语编一些新的故事。只有当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成语进行二次创作才证明对成语意义的掌握,可以在作文中充分使用该成语。

同时,我们在成语使用的过程中用一些类似相同意义的成语进行对比练习,语文老师采用一些我们很少遇到或没有学到的成语给学生出题,让学生选择相近词意的成语。除此之外,老师在课堂上要布置一些有关成语词量积累的作业,促使学生能在课外学习一些很有意义且与生活相关的成语。教会学生查阅成语含义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使用文字查阅工具的同时掌握更多的词汇,自然就会去看更多的有关该成语的相关内容,长期下来对学生的词汇量积累有一定帮助,自助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小學成语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有一个重要点就是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将一个长的句子通过简短的词汇进行描述和表达。这对于学生在日后的语言使用精简、作文结构严谨方面都会有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通过成语的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历史,甚至是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在作文写作上会有更好的帮助,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层次,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提升自己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所以,小学成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对于语文课堂的改革非常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艳萍.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7(3).

[2]王琳.小学语文单元整体的教学的实施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2).

[3]邵砚荣.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6(9).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