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孩子朗读

2017-08-13林倩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感受力流利朗读课文

林倩华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的总要求。可是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班级的学生“唱读”“喊读”“吼读”的现象特别严重,早读时也时常是“小和尚念經——有口无心”,一些中等生及学困生更是难以把一篇学过的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我也曾几次接手过这样的班级。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培养孩子良好的朗读习惯,教会孩子朗读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放开声音多读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保底工程”。实践证明,会朗读的孩子一般对语言的感受力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都比较强,其学习成绩也比较好。而一个对已学过的课文都做不到读正确、读流利的孩子,其对语言的感受力是比较弱的,语文学习成绩也不可能好,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比较吃力。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呢?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每接手一个新的教学班,我都会从抓好学生朗读入手。课堂上,我常常会通过个别读、小组读、同桌轮读、男女生轮读等方式训练或检查孩子们的朗读。通过让孩子们一遍一遍地放开声音多读,帮助他们把文章的词、句、韵律输入大脑,不断在大脑中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语言的感受力。渐渐地,以前对一篇课文总读不正确、读不流利的孩子,几个星期后,他们不仅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篇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用说话语气读

纠正了孩子“唱读”“喊读”与“吼读”的毛病,可以从指导孩子“用说话语气读”入手。所谓“用说话语气读”就是平时怎样说话就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课文,朗读时的语气、语速和平时说话相接近或一样,让朗读时的声音、语气、语速亲切、自然、流畅。

这是我新接手的一个四年级教学班,第一篇学习的课文是《观潮》。当孩子们开口读课文时,我就发现大家非常认真地“一字一顿地喊读”。在同学们读完第一句话后,我便叫大家停下来,然后模仿他们拖着长长的音调一字一顿地大声喊到:“钱—塘—江—大—潮……”还未等我读完第一句话,孩子们已经笑得前俯后仰了。我故作生气地说:“你们笑什么?”“好难听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笑着答道。“你们就是这样读的呀!”此时大家的笑声有些收敛了。于是,我又说:“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自然,才能优美动听。”孩子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我引导道:“大家会说话吗?”孩子们怯生生地答道:“会。”“那就用说话的语气读——你平时怎样说话就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于是,我便用说话的语气,像导游向游客介绍景点的语气范读了第一、二自然段。在孩子们对“用说话语气读”有了感官了解后,我便一句一句地带着他们读。随后,再让他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样孩子们就对“用说话语气读”有了些许感觉。

要纠正孩子们“唱读”“喊读”的不良毛病,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需要老师长期、耐心、不厌其烦地指导与帮助。一般情况下,只要老师重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孩子们的朗读就会有改观。

三、读出对文本的理解

古人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只有三者并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因此,纠正孩子“有口无心”的朗读毛病,就是要孩子做到心、眼、口都参与到朗读中。为了让孩子们做到这点,我的做法是让孩子朗读时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边读边想像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与情感。朗读时尽可能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让自己的朗读能见其人、观其行、嗅其味、闻其语。

如教学《观潮》,指导学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在大家初读后,我让孩子们说说从文章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浪潮是怎样由远及近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观潮的人群有怎样的反应?在孩子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后,我让他们以朗读的方式把浪潮由远及近的画面表现出来。朗读时,脑海要想象潮来时的壮观场景,让自己仿佛看到了潮来时的景象,仿佛听见浪潮由远及近的声音。这样孩子们的朗读就有了画面感,能读出对文本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自然就克服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毛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创造朗读展示的机会

为了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教师还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进行朗读展示。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多数孩子表现欲强。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许,尤其中、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更为强烈。因此,老师可从教学实际出发,给孩子们创造朗读展示的机会。朗读展示的方式很多,课堂上可以小组内展示、班级内展示;课堂外可以是朗读表演,也可以是朗读比赛;放学后可以在家人面前展示,在客人面前展示,还可利用父母的手机把自己的朗读进行录音、录像并放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里。孩子们为了得到大家的赞许,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准备,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朗读能力与水平,还锻炼了胆量,满足了他们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欲望,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愿意朗读,爱上朗读。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并且一再被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情感熏陶,还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与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点与亮点。正如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愿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愿每一个学生都愿意朗读,喜爱朗读。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感受力流利朗读课文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青铜葵花》选段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培养感受力 提升写作效率的新尝试
流利口语练习
流利会话
流利美语脱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