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的放矢: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之初探

2017-08-13曹焱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摘 要:进入中年级后,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不重视有关。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通过巧妙归类、有效朗读、借助图片、形象比较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中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进入中年级后,孩子的错别字越来越多,生字的遗忘率也很高,对字词的掌握能力还不如低年级。为什么会这样呢?反思日常教学,发现固然有学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生活阅历较浅,知识储备有限影响了生字的掌握,但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教师认为,生字词的教学是低年级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到了中年级应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句段的欣赏及写作上去。因此,在课堂上字词教学往往是蜻蜓点水,读一读便草草了事。殊不知,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不将字词掌握好,怎么能进行阅读与写作呢?

那么,在中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字词教学应怎么进行呢?我认为,中年级学生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在认知能力、语文水平等方面跟二年级并没有明显提高。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差异,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学生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学习吃力的学生更难以完成。但若我们还像低年级那样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识字教学,这样虽提高了识字的质量,但花费的时间多,影响了学生的尽早阅读,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有鉴于学生的能力是在“逐步”提高,教师一定关注学生的学情,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识字,才能提高识字能力。

一、巧妙归类,激发兴趣

词语教学大家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在黑板上或者屏幕上出示,然后通过自读、指读、领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读准字词的音,识记字词的形,了解字词的义。就这样完成了字词教学。教师教得波澜不惊,学生学得平淡无奇,也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

但是如果做些改变,将生字进行巧妙的归类,那么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当一个个毫不相干或近义的生字词按一定规律重新组合后,它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变得有温度、有深度了。把生字按一定的规律重新组合后出示,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而且经过精心设计出示次序的生词,就像低年级学习的词串一样有了一定的规律和情境,学生更容易记。长期坚持下去,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归类”“比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效朗读,读中解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地读书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识字的目的不外乎“读”和“写”两方面,而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识字,进而在阅读实践中巩固识字应成为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主要方法。

我们语文书中很多词语就可以通过指导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中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警觉”指导学生通过语速、语气、音量的变化就能读好词,读好相关句子,也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了。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 这样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汉字韵律美的同时,学生的语感,对善恶的评判力也在词语教学中得到了培养。

三、借助图片,巧记字形

针对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在如何提高学生记字形上我进行了一番思考。我发现,采用图形记忆法,借助图片,可以让学生更牢地记好字形。图形记忆法是借助右脑进行记忆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它能将汉字与固定的形象联系起来,使汉字变成有意义有情节的图画,从而牢记字形。

四、形象比较,加深记忆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中年级的语文课堂,通过形象比较理解词语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跨栏”与“挎篮”,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跨栏”是一种体育运动,是在跑道上放一些类似栅栏的障碍进行赛跑。而“挎篮”则是把竹编的篮子搭在肩膀上。通过动作演示和图片出示,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就不会乱用了。

再如“漫步”与“慢步”,可以通过比较“漫”与“慢”来形象地理解词语。“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联系句子“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东方之珠》)可以确定应选第三个意项,“漫步”是没有目的悠闲地走的意思。而“慢步”是形容走的速度不快。联系具体语境,学生也就能正确使用词语了。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因此,识字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只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选取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得以积累、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升华,让中年级的识字教学焕发出活力。

作者简介:曹焱(1984—),江苏靖江人,江苏靖江市城中小學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中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