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语文教学活力课堂初探

2017-08-13张卫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活力课文思维

张卫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放语文教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

怎样构建语文教学活力课堂呢?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是学生端坐在教室里,老师根据教材对所学课文逐一进行分析讲解。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无处不在,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课堂应是社会、是自然、是社区、是家庭……应树立大语文观,办小报、故事会、演讲会、旅行、郊游、实践活动……突破单一课堂教学。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加信息传输渠道,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家乡的红橘》时,孩子们看着我精心制作的课件,就是感受不了“果实累累”“万山红遍”的美丽景色。怎么办?于是我利用综合实践课时间带领孩子们到缙云山金果园参观。来到金果园,孩子们看到那枝头上挂着的一个个红橘,一下就融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中。孩子们的灵感被激发了:“一串一串的红橘就像一串串红灯笼。”“剥开橘皮放一瓣在口里,软软的,甜极了!”“我要带回去给妈妈爸爸尝尝,让他们也享受红橘的美味。”……孩子们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孩子们高兴地说:“这样的语文课是最喜欢上的。”

二、实施教学民主,尊重學生个性发展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有些老师的教学课堂里很多学生往往不敢举手。有的想举手发言,但又怕回答错误被老师严厉批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老师主讲,学生往往就是听众。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师生交往、平等。应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在教学《扁鹊治病》时,教参上认为,文章通过描写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说明“讳疾忌医”是有害的这样一个道理,可有学生经过讨论,指出“讳疾忌医”是“就事论事”的结果,这篇课文真正蕴含的道理是做什么事都要有前瞻性的眼光,不能目光短浅。当学生提出这样深奥的见解时我大吃一惊,可又令人倍感欣慰。吃惊的是因为孩子们目光敏锐,欣慰的是孩子自己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了。我及时地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孩子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在民主的开放课堂中,孩子们的个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试想,如果老师按教参按部就班教学,对孩子的答案一口否决,不知孩子多失望!孩子的热情被活生生扼杀了,没有了这样的独特见解,课堂将是枯燥、无味、缺少活力的。

三、开放课堂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理念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一些实际的形式来表现和支撑这一理念。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从逐字、逐段讲解课文的老套路中走了出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研,合作交流,这样大大地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活力。

在教学《秋天向我们微笑》一诗时,我让孩子们先读自己喜欢的诗节,然后说出为什么喜欢,读完后我又让孩子们分组交流讨论,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这样一个问题?讨论完后,我又让孩子们分组汇报。然后让学生用批注法勾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让孩子们懂得用一些修辞手法,能够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具体。最后又让孩子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秋天的记叙文,让孩子们体会到写“季节”,必须要抓住季节里具有显著特点的景物来描写,这样的写作才不空洞、单调。

该文的教学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深入透彻地探究课文。有小组讨论,有个人学习,有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有书面运用语言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好学生带动后进学生,通过共同讨论、交流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调动。开放的教学课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这也体现了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让每个生命都体现出自己价值的生命教育观。

四、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空间

新课程标准体现出“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光局限于每一篇课文本身,而应该延伸到课文之外的内容。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或独立思考、或相互交流。新知识始终引发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我在教授学生《向大树道歉》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向大树道歉》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应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如今我们的地球母亲正遭受着人类的摧残。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征集寓文字和画面于一体的公益广告,有意者请把自己的创意画下来,写出来。这样孩子们个个成了广告设计员:有的孩子画了一棵大树,正在流泪,上面写着“请别让大树流泪”;有的孩子画了一个小花园,上面写着“小花开得好,请你绕一绕”……学生完成这项设计活动,不但提高了创作方面的热情,也懂得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方式的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民主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教学的开放和深化,促进了学生共同发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语文教学充满了魅力,成为了真正有生命力的学生喜欢的课堂。

时代呼唤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建立语文教学的活力课堂。实践、探索构建语文教学的活力课堂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路漫漫兮,我将勇当新课程改革的弄潮儿,决心探索建立语文教学活力的课堂的道路上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活力课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活力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