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人物对话的朗读训练

2017-08-13王逸君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因此,加强朗读训练十分重要。

关键词:朗读训练;阅读;人物对话

朗读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更是语文课堂上艺术的再创造,它通过声音把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地方表现出来。因此,阅读教学中应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更要在培养学生语感上去读、去下功夫。朗读方法很多,对于写人叙事文章,特别是故事性较强、对话较多的课文选择分角色读的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定会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加深对课文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

当下,伴随着新课程、新课标在新课改中和不断推进和进一步落实,分角色朗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仍有部分语文教师,流于朗读形式化,分角色朗读泛泛要求,或一带而过,仅仅走个过场,只是表面上看得热闹罢了。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人物对话的朗读训练,切实将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情感落到实处,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呢,结合现行语文S版教科书教学实践浅识拙见。应注意从以下几点加以强化。

一、读出人物的身份

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如教学二年下《晏子劝齐王》一课中的齐王和大臣晏子,四年下《西门豹》一课中的西门豹、巫婆和地方官绅。身份不同,说话的语气自然也就不一样。指导学生朗读《晏子劝齐王》,我一提醒注意人物的身份,学生读齐王的话就有了国王味,读晏子的话就有了大臣腔。有的学生读齐王的问话“那我们该求谁呢?”一句时,还学着书中插图那样做了个用手向上一指的动作。在它的想象中,他似乎真的成了齐王!这就把人物读活了。

二、读出人物的年龄

指导朗读三年级下册《翠鸟》里老翁的话时我说:“你这么读,我觉得你不是老渔翁,而是个不到10岁的小鱼娃。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第二个学生读时声音就立刻变粗了,速度也放慢了。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老”,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意思。“别读了,别读了,再读我们就都变成了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早就该退休了。”在读声中、笑声中,让孩子们感到朗读是多么有意思!

三、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方法之一,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导学生读三年上《珍贵的教科书》中我和指导员临终时的对话场景: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念叨着:“书……书……”我扶着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在这。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儿学习……将来……”我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一注意,一想,学生就读出了我的急促和指导员的微弱无力了,但省略号却被忽略了。学生明白了这里的省略号是因为我不想指导员有事,一声高于一声唤他醒来;指导员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在极度微弱中,没有一点气力,还惦记着那捆书和我们的学习,奄奄一息,因此说话费力。再读,声音就既弱又哽咽了,直至说不出话来。我经常提醒学生读书要读标点符号,因为他们也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方法之二,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穷人》一课,渔夫捕鱼归来与桑娜的对话,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贴切地用上了这样的提示语“渔夫惊诧地说”“桑娜低沉道”,表明学生理解了课文,进入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启发,说到底是要学生“进入角色”。

四、读出话中之话

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是“话里有话”。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鲁迅见周晔读《水浒传》马马虎虎,“常常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便说道:“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还有,一天吃晚饭时,鲁迅说道:“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都是话中有话。读这些句子,先要让学生理解话中之话是什么,懂了,再读。或者老师示范,通过“看老师”读,去体会话中话。

教師通过范读、导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语音、语调、语速以及感情的变化,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学生进入了“角色”自然入情入境,便会感到趣味盎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的老师因势利导,注意指导他们把握好文本中“角色”身份、年龄,读出思想感情,读出话中之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要坚持对人物对话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读得多了,形成技能了,就自然能把课文中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声音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总之,朗读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重视朗读训练,语文教学的效果将随着学生朗读素质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王逸君(1963—),女,汉族,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沟沿镇,一级教师,小学教育。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阅读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让学生爱上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