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书法教学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2017-08-13赵志荣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

赵志荣

摘 要: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从古至今流传已久;书法艺术不仅仅在中国受到人们喜爱,就是在国际上也具有很高的评价和赞扬。

关键词:传统书法;心境;创新

从古代中国到现代社会,国内外学习中国书法的热潮从未减弱。而在中国有句俗语就是“字如其人”,可见在我国对一个人写字的重视程度,而对于教师而言,规范、美观的文书更是必备技能。不仅如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书法对于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以及文化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利用书法教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做好一件事就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是如此,书法亦不例外。想要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和磨炼。

1.促使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形成宁静致远的心境

在练习书法时,需要做到心无旁骛,一心一意,让手感受书写的感觉,让大脑记住美的表现,让心灵和力量相结合,将艺术跃然纸上,让心灵得以净化。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曾说过:“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做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意思就是说写字能够静心养气,静坐在家中写字,就不再觉得烦躁了。由此我们能够看出书法对于促进学生静心养气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促使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养成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

想要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和磨炼。所以学习书法也是一个锻炼人品质、磨练人意志的过程。

3.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培养敢于进取、敢闯难关的奋斗精神

刚开始学习书法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这些问题很快就会迎刃而解。当学习书法中的问题和困难都一一解决了,学生就会感受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当学习书法成功后,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品质,当面对其他学科或是困难的时候,都会迎难而上,因为他们在学习书法时知道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二、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和练习书法中,学生用手写字,用脑思考,用眼观察,这样将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调动起来,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及未来人生的道路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1)以临帖来培养其创新精神

学生在进行临帖时,我不主张照样复制,因为完全复制是不可能达到的,这时就需要学生的理解和看法。学生在进行临帖时先将需要临摹的字帖看一遍,感受和体会其特点,临帖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临摹。

(2)以创造来培养其创新精神

当学生进行创作,我在指导的时候更注重个性。例如,在书写欧体楷书时,不要完全复制《九成宫》,反而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审美添加在作品中。在章法形式上,不需要照搬原来那种形式,可以大胆创新,从现代艺术的作品中来进行选择,不要故步自封。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书法作品的理解,在表现时既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时代特点。

三、利用书法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1.利用书法来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使用系统规范的练字方法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练习书法时,抄录的通常都是我国经典的古诗词,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练习书法来学到更多文学知识,提高其文学的修养。文学的修养与书法水平的高低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现如今很多自诩为“书法家”的人,只是简单练字,没有提升自身的文学和文字修养,这就造成其所写的文字或是杂乱不堪,或是存在错字等,这样书法作品就毫无艺术可言。

2.利用书法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和练习书法时,讲究用手写字,用脑思考,用眼观察,这不仅是练习书法的要求,也是学习美术的要求。书写书法时需要合理的布局,文字、书写、印章缺一不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呈现完美的书法作品,而这与国画的要求大同小异。书法创作时不仅表现文字的魅力,还表现作者的情怀、理想、审美等,将自身的想法与情感都融入书法中,而这与音乐的表现也是相似的。书法创作时或慷慨激昂,或涓涓细流,或行云流水,这些表现手法我们在音乐的旋律中也能有相似感受。鲁迅先生在《汉文字纲要》中曾说过:我国的文字美心、美耳、美眼。这将书法与音乐最重要的特点进行了高度归纳。由此可见,学习书法、音乐、美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郎绍君.中国书画鉴赏词典[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2]杜卫.美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陈振濂.書法美学教程[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