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浅析

2017-08-13林耀群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初三数学合作学习模式运用

林耀群

摘 要:初三数学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初三数学学习,一上数学课就感到恐惧和厌倦,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很低,不能很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合作的体验,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在初三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快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关键词:初三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运用

初三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讓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初三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高效中学习;初三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课堂的合作性,让学生在共同探索中学习。下面通过五个方面介绍一下教师如何在初三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一、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传统的初三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够重视,教学中除了讲解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认为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很重要,在独立思考中学生才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不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项很浪费时间的行为,导致学生觉得合作学习没有什么用处,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学习经验,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忽略了合作意识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再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合作中他们可以更全面、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他们才能沉浸在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合作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从而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比如,“因式分解法”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出几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这些方程都容易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让几个学生同时解答这几道题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解答思路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解答起来很简单,有的学生却很复杂,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计算能力,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数学学习水平。

二、激发合作兴趣,让学生在浓厚兴趣中合作学习

传统的初三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兴趣不够重视,认为兴趣是次要的,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合作学习,就一定可以在合作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但是如果学生对合作缺乏兴趣,就不想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教师硬逼着他们合作学习,他们也无法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忽视了合作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只有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才能带着兴趣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从而在合作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比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目标是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脱离了教师这个拐杖,学生更愿意对知识进行探索,对三角形相似产生浓厚的兴趣,不用教师手把手地教他们,他们也能把知识学到手,对三角形的边和角进行深入研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数学学习水平。

三、营造合作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

传统的初三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合作环境不够重视,认为环境属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小的,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内在因素,只要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可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忽略了合作氛围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营造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中与他人合作,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研究学习内容,如果无法创造合作环境,学生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只有学生处于一个适合合作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从而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比如,《视图》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个机件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各视图之间仍应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展示中合作学习,探究各个视图的特点。再让学生绘制机件图样,根据机件的复杂程度,选用其中的几个基本视图。这节内容本身就比较抽象,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本节内容,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四、有效合作方式,让学生真正在合作中提高

传统的初三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方式不够重视,认为不论哪种合作形式都会让学生得到提高,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形式,关键还要看学生是否能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忽略了有效合作方式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有效合作方式,进行有效小组讨论,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将合作学习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比如,《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这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完全可以在有效小组讨论中学好本节内容,“由角求三角函数值,由三角函数值求角”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结合以前学习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学生可以高效学习本节内容。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也是这节课要掌握的技能,通过讨论和练习提高了数学学习水平。

五、评价合作效果,让学生提升合作水平

传统的初三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效果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完成了小组合作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合作的结果如何,教师不给予评价,学生不知道在下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什么,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忽略了评价合作效果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在小组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次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总是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合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只有学生在每一次合作中都有进步,才能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比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节内容,教师在学生合作完毕之后要对学生的合作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是否对函数的图象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是否深化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教师还要询问学生是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合作学习中,合作中遇到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发现学生合作中存在的缺陷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和数学学习水平。

以上内容通过五个方面阐述了初三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水平,不要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找到更多可以在初三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倪淑萍.浅谈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

[2]李国和.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及实施策略[J].新校园,2015.

[3]朱琳.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初三数学合作学习模式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导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