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个性设计策略

2017-08-10李晓菲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课模式教学设计

李晓菲

【摘 要】本文论述微课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个性设计策略,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通过融合情境教学以营造学习氛围、直击教学主题以品读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以促进知识转化、开展实践交流以实现思维互动的微课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語文 微课模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048-02

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微课模式逐渐融入教学活动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模式具有直观性、针对性强的特点。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启发下,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实现个性化教学。

所谓微课模式,就是以现代技术为媒介,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微课模式能够感染学生情绪,给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帮助。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模式的优势,将其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深度把握文本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融合情境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对一堂课而言,导入环节十分重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过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微课模式犹如一股清泉,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是微课模式的重要特征。这使微课导入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导入方式的束缚,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关注的因素很多,但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因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以及文本相关资料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离骚》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播放演员扮演的屈原投江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并感受屈原满腹的悲愤、绝望,同时逐渐进入学习状态。紧接着,教师介绍屈原的生平,学生在听讲中了解屈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气氛被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被点燃。有的学生看完视频后,动情地说:“屈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之士,即使在遭受排挤、诬陷时,仍然心念国家,真是让人敬佩!”教师顺势说道:“在那样的环境中,屈原的内心是无奈的,满腔报国热情不但无法施展,还遭到奸佞的诬陷、诽谤,所以他只能借助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屈原,身处乱世,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歌?”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情感就已被点燃,再加上教师的语言渲染,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导入,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导入,具体导入方式要根据语文文本内容进行选择。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导入课堂,学生获得了直观感受,更愿意主动参与到文本学习中。

二、直击教学主题,品读文本内容

微课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十几分钟,因此教师必须准确迅速地切入主题,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既有古文教学、散文教学,又有诗歌教学、小说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品读文本内容、推动学生情感发展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弄错教学重点,如导语设计较复杂、教学主题展示不及时。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目标认知不清、学习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利用微课模式的教学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直接点明教学主题,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可以直接点题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马丁·路德·金也不例外。在黑人遭受歧视的国家,他又有什么样的梦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教师的主题引导中,学生的好奇心被激活,急切地想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梦想。学生好奇地问道:“马丁·路德·金会有什么样的梦想呢?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我特别想知道。老师,我们快点阅读课文内容吧。”还有的学生说:“我知道美国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黑种人在美国长期受到歧视,他们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我认为马丁·路德·金一定是呼吁人们平等看待黑种人。”学生带着疑问开始阅读课文,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引入教学主题方面进行多种尝试,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知识点,迅速准确地切入文本主题。这样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能准确把握课堂学习主题,对学生主动阅读文本、探究文本知识有很大帮助。

三、引导学生思考,促进知识转化

在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就是要借鉴微课短小精简的特点。语文教学中,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日趋成熟,对文本内容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教师的引导依然很关键。很多时候,学生的思考依然停留在表面。语文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许多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文本内容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时引导、适度点拨。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播放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相对应的片段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并边观察边记录。同时在观看电视剧片段之前,教师提出要求:“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王熙凤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而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观看结束后,学生回答了自己的观察结果。有的学生说道:“还未见到王熙凤的人,就听见她的声音了,先是夸赞了林黛玉一番,然后又安慰老祖宗,言语间,我觉得她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分析完人物形象后,教师继续引导:“除了人物形象,从视频片段中你还有哪些发现和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踊跃地提出疑问:“王熙凤这样一个能说会道又圆滑的人,怎么就经营不好自己的婚姻呢?最后她的下场很惨,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下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思考,从根源上寻找王熙凤悲惨命运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容背后的故事,促使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拓展学生知识体系。在引导點拨时,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一个点进行拓展延伸,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语言方面进行引导,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开展实践交流,实现思维互动

将微课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见闻,开展实践活动、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维互动。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人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亦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改编。实践过后,学生尽情交流、畅所欲言。在交流中,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会变得更加鲜活,文本内容也会更加真实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学习曹禺的话剧《雷雨》时,教师通过介绍作者的基本情况导入新课。在学习完文本知识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角色,上台表演:“话剧是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舞台表演,通过对话我们能够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雷雨》中的人物各具特色,大家如果能在舞台上进行话剧表演,定能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文本内容。”学生之后分角色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让其他学生对角色进行评价,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扮演周朴园的人简直把人物演活了,从表演者的身上我深切地体会到周朴园的自私、无情、虚伪、专制,他的一颦一笑都展现出他扭曲的人格。”扮演周朴园的学生说:“我还没有完全将周朴园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作为新时期的资本家,他具有多面性,我还要继续努力、揣摩他的心理、感知他的思想。”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综合考虑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还要借鉴微课模式特色,对教学过程开展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微课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空上的限制,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教学情境融合、教学主题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开展实践交流活动等方式,凸显教学设计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基于微课模式的教学设计,定能够夯实语文知识积累,实现学生思维互动。

【参考文献】

[1]刘 彦.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戏剧之家,2015(7)

[2]黄婷婷.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6(9)

[3]宋秀婷.对高中语文微课教学高质生成的探讨[J].学周刊,2016(13)

(责编 郝 勋)

猜你喜欢

微课模式教学设计
微课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微课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