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08-10朱晓明沈阳维康医院妇产科辽宁沈阳110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刺激素系膜雌二醇

朱晓明 沈阳维康医院妇产科 (辽宁 沈阳 110021)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分析

朱晓明 沈阳维康医院妇产科 (辽宁 沈阳 11002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66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观察组配合双侧输卵管切除。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性激素含量。结果:在手术情况方面,两组对比性不强(P>0.05);观察组术后90d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低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80d,两组性激素水平对比性不高(P>0.05)。结论:双侧输卵管切除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中,安全可行,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可对卵巢癌高危人群实施。

双侧输卵管切除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在妇科疾病治疗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良性病变的治疗,具有预后佳、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针对恶性病变高危人群,需同时予以双侧输卵管切除,便于控制病情、预防恶化,但此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临床争议较大[1]。本文旨在探讨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时配合双侧输卵管切除的可行性。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66例2015年8月~2016年6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根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对照组33例,年龄31~46岁,平均(39.73±2.25)岁;子宫肌瘤有8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腺肌症1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观察组33例,年龄30~47岁,平均(39.84±2.41)岁;子宫肌瘤有6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腺肌症13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纳入标准:未出现子宫内膜或子宫颈恶性病变者;未出现输卵管积水、附件区囊性包块者。排除标准:卵巢早衰遗传史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全身基础疾病者。两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可以比对。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予以麻醉操作后,取膀胱截石位,保证头低脚高,放置导尿管以及举宫杯,并根据患者子宫大小选择穿刺位置,穿刺孔应在脐上缘2~4 cm区域选择,人工气腹压力应保证为12~15毫米汞柱,操作孔作于左中腹部、左下腹、右下腹,直径分别为10mm、5mm、5mm,之后探查腹腔,了解病灶情况,提起子宫角圆韧带,并予以剪断,对膀胱反折腹膜实施分离操作,切除附件,切断子宫动脉、主韧带以及骶骨韧带,之后予以子宫切除,经阴道取出,完成操作,冲洗腹腔、缝合切口。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保留双侧输卵管。

表1. 两组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表2.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含量

观察组同时对双侧输卵管予以切除,术中,将圆韧带利用超声刀切断后提起输卵管,并保证其系膜舒展,系膜血管采取双极电凝操作,于输卵管伞端系膜位置以超声刀切除输卵管,此操作应尽可能贴合其下缘进行,避免血管扭曲,保护卵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具有高度对比性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结果可知,两组在手术情况方面,对比性不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对比

研究发现,两组术前性激素水平对比性不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180d,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组内对比性较高,其中观察组术后90d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低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80d各项指标差异性不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在子宫良性病变中,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切除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大约占九成左右,故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也受到广泛关注,临床治疗以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为基本原则,目前,针对手术过程中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无统一定论[2]。

临床普遍认为子宫及输卵管同时切除可有效预防输卵管癌、卵巢癌、卵巢综合征等事件的发生,但对于卵巢衰退是否具有促进作用还未做出明确结论[3,4]。本文观察组在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同时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结果发现,两组术前性激素水平对比性不强,P>0.05;术后90d、180d,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组内对比性较高,其中观察组术后90d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分别为(10.03±2.01)mIU/mL、(11.82±1.79)mIU/mL,低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为(134.75±4.37)pmol/L,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80d各项指标差异性不明显,P>0.05。这也说明子宫切除术后可控制疾病,有利于卵巢功能的恢复,实施输卵管双侧切除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但半年后此现象可逐渐消退,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太大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切除输卵管后会增加卵巢供应血管血流阻力,影响营养输送,但不会对动脉血流造成影响,不会干扰卵巢功能。另外,此次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在操作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等手术情况指标方面对比性不强,P>0.05。这也表明输卵管双侧切除的实施并不会对手术结果造成太大影响,具有一定可行性。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为尽量避免卵巢功能损伤,应将输卵管系膜尽可能舒展再予以切除,并紧贴输卵管侧进行,及时采取电凝操作,为避免血供受损,应对输卵管系膜尽可能予以保留。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同时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不会对手术结果、卵巢功能造成太大影响,可降低癌变高危人群患病风险,效果可靠,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 邓丽, 韦业平, 邵世清, 等. 围绝经期妇女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的临床价值[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31(14):2309-2311.

[2] 许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27(10):1256-1258.

[3] 郭晓霞, 杨荣秀.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34):5971-5974.

[4] 李杏杏, 倪勇艳, 马小平, 等. 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5(17):1905-1907.

Clinical Value of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for Bilateral Tubal Resection

ZHU XIAO-Ming Shenyang Weikang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Liaoning Shenyang 110021)

1006-6586(2017)11-0093-02

R713

A

2017-03-10

猜你喜欢

刺激素系膜雌二醇
老年女性为何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生物刺激素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我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的最大市场
绝经后雌二醇治疗对女性认知能力有益
生物刺激素或将成为又一片农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