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牛鼻子 趟出新路子
——山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查与思考

2017-08-09赵洪杰,张国栋,王学文

农业知识 2017年22期
关键词:经营权规模化山东省

抓住牛鼻子 趟出新路子
——山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查与思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创新,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一直走在农业农村改革前列的山东,围绕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在经营方式创新、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不断发力,正走出一条颇具代表性和开创性的路子。

经营权怎样放活

新一轮改革,核心在于通过对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稳定农户的承包权,让农户放心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确权颁证,稳定了承包权。在此基础上的放活经营权、适度规模经营,同样搞得有声有色。

将土地经营权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流转,是规模经营的一个基本形式。到去年底,山东省土地流转面积达183万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29.3%。

村集体先集中流转村民土地,再整体租给经营主体,是眼下土地流转的高效途径。齐河县华店镇后拐村的赵金城,同村集体签协议,村集体统一调地,流转了本村10.6公顷地搞家庭农场。这样不用他挨家挨户跑,既节省费用,又避免了“插花地”问题。

“这种模式的要义在于落实集体所有权配置土地资源的权能,既保护承包者利益,又能激发经营者积极性。”齐河县农业局局长崔洪亮说。

但我们发现近两年土地流转不畅的迹象日益显现。莱芜市农业局经管站站长李桂芹说,莱芜近年推进流转比较有力,达2万公顷,但近两年只增加1300多公顷。分析原因,一是当地有种植姜、蒜的传统,这两年行情不错,光一茬蒜薹就能收回成本,自然不舍得流转;二是农民传统的惜地情结,“庄稼不收年年种”,弃耕撂荒与土地流转率低并存。

流转成本高企和种粮收益降低,是阻碍流转的关键因素。怎样进一步激活流转?在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总裁李英华看来,土地流转不规范,权益得不到保障,影响流转效率。构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提供交易鉴证等服务,加强监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胶州市里岔镇农民孙秀英,原先以每667平方米500元价格租地给别人种,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出土地后,经过竞拍,以800元的价格与种粮大户梁玉芳达成流转意向。对未能达成交易的土地,胶州探索成立“土地银行”进行收储,农民可以收取存入的“利息”,等收储多起来,再将整块土地“贷”出,不仅不让土地撂荒,还实现规模化经营。

目前,全省各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已达1500多个,实现交易额260多亿元。

土地不流转就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吗?当然不是。高密市胶河生态区张家庄村张新伟的0.26公顷土豆,随同村里其他土地交给为农服务中心托管,后者实行规模化、科学管理,为张新伟降低成本150元、增产15%。

高密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邱介福说,他们在全市建起网络化的托管服务体系,可以全托管,也可以半托管,托管面积已达2.6万公顷。

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服务规模化,是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问题的有益尝试,也是解决规模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得益于土地流转和托管等手段,目前山东省土地规模化率已达40%以上。

新型经营主体咋发展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关键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山东省,新型经营主体已逐渐显出燎原之势,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开的“结”。

新型经营主体究竟多大规模合适?

肥城市高新区东华家庭农场拥有土地46.7公顷,有播种机、打药机等机器,但农场主刘东华还是将其中26.7公顷包给了别人。她解释,平时自家三口能种好20公顷,农忙时雇些人,如果面积再增加,平时就得雇人。采访的家庭农场,效益较好的大多规模在13.3公顷左右。

“规模化经营不是越大越好,更不能为了上规模盲目垒大户。”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局局长张昭江说,有家企业流转333公顷土地搞中药材种植,因为管理不善,一年赔三四百万元。后来将地分包给几个大户种植,调动起农户积极性,才扭转了局面。

看数量,山东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达9400多家,农民合作社17.3万家,家庭农场4.8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总体数量居全国首位。下一步,质量也要跟上来。

去年底,莱芜明利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又给社员分红33万元。通过200多社员以资金或土地入股,合作社流转20多公顷土地,建起了省级蔬菜标准化基地。合作社平时带领社员抱团闯市场,年底盈余除提取7%公积金,其余全部分红,已累计分红近200万元。

看趋势,“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是必然选择。齐河县的齐力新、滨城区的绿丰等农业服务组织,现在都已有相当规模。他们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服务,逐渐与经营主体相连、相融,成为规模化经营的有力助推器。

农业发展如何融资

融资难,是掣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三权分置”的落实,山东省逐步探索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形式,正在化解这一问题。

莱芜市在全省较早试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口镇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林香提出贷款申请后,由农业部门鉴证,省农业投资担保公司担保,抵押土地经营权获得了200万元贷款。这笔贷款如果发生不良,将由市财政成立的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解决。目前,莱芜已发放此类贷款3000多万元。

从各地情况看,由于要对地上附着物、投资规模等多个条件进行严格审查评估,能获得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不多。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省,山东省在合作社信用互助等领域的探索,可以作为新思路推广。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社员李永福,想扩建大棚,找到合作社另两位成员担保,从合作社拿到了5万元借款。合同规定,如果他不能及时还款,担保人要替其偿还。但由于数额不大,社员也大都是亲戚邻居,找两个人担保并不难。

除了融资,财政也应加大支持力度。许多受访者认为,当前对大户的补贴还应该在财政奖补等激励措施上加把劲。

(赵洪杰 张国栋 王学文)

猜你喜欢

经营权规模化山东省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民法典物权编应如何完善土地经营权?
山东省即墨市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