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课堂朗读指导走向有效

2017-08-08肖婷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课文

肖婷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积累和内化的基础阶段,语文朗读能力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为题,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认知范畴和教学技能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语文教师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学生的根本学习诉求,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探究、反思与创新。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基本现状及原因浅析

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评价,但在日常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就其现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浅析:首先,语文课堂朗读形式化。部分语文教师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对语文知识点的实质性讲授非常重视,但对朗读教学环节相对忽视,将朗读教学视为单一、机械地诵读,缺乏新意、缺乏情感渲染,流于形式;其次,语文教师对课堂朗读环节的轻视,导致语文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在研读教材文本时,没有准确地捕捉到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趣点”,导致朗读过程中,没有侧重点和悬念的巧妙设置,学生注意力相对涣散,对朗读教学缺乏兴趣;最后,语文课堂朗读缺乏必要的教学评价与反馈环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激励、调节和导向的重要作用,相关教学评价的缺失导致朗读教学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无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探究

(一)提高语文教师职业认知水平,促使教师充分重视预读环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理念的创设者与开发者,是教学模式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少语文教师对预读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认知,导致语文教师无法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朗读状态,从而导致朗读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合理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职业认知水平。尽多地阅览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认知学方面的书籍,汲取新的知识养分,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而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策略的实践;其二,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朗读素材,并在课堂“预热”环节,找准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小学生自主朗读的能动性,建立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其三,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是教学活动顺利组织和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语文教师不仅应坚持终学习原则,不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更应注重潜心研读教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多次精读课文,对课文的关键语句、知识点充分内化和掌握,了解和把握课文情感基调,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語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语境的营造,与学生形成文学情感共鸣。

(二)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深度体验,启发学生思考

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对学生朗读情感的培养和朗读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形式教学理念的体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强调课堂内容的丰富及课教学结构的优化,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沟通。例如,在学习古诗两首:《春雨》《春晓》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为学生播放有关“春雨细密、滋润万物、百花齐放”的视频,学生津津乐道地赏析视频,对诗歌意象充满好奇与探究欲望;随后,教师轻声进行诗歌的朗诵,同时配合舒缓、柔美的音乐进行氛围烘托;学生处于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中,初步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后,并按照教师的要求深情并茂地朗读诗歌;教师为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思考: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等;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反复朗读、推敲和探究,领会诗人杜甫寄予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注重情感教育理念的有效渗透,品读课文,升华精神境界

小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也是有着丰富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有机个体。语文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将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情感性有机契合,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和独特美,感受语文朗读的乐趣以及朗读教学的实践价值与意义。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进行情境角色扮演,展开有趣的情境对话,将课文内容的朗读用一种更新颖、特别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各小组成员通过情境对话,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领悟课文给予人们的深刻道理与启迪,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升华精神境界。

(四)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围绕朗读教学客观反馈信息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对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实现至关重要。围绕小学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评价标准构建,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评价的主体性。语文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但学生也应积极参与评价,将个人的朗读感受和心理体验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方案和课程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评价的综合性。语文朗读教学不仅应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对阅读素材理解分析能力的提升,更应注重评价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朗读情感的自主表达,促使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统一、量化因素评价与非量化因素评价有机统一,从而确保反馈信息的科学性、思想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综上可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要求语文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收集鲜活的生活化朗读素材,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同时有机渗透科学朗读理念,掌握朗读规律和方式方法,丰富文学情感,提升文学品味。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

【2】张志军.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浅谈【J】.新课程(上),2017(02)

【3】高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初探【J】.吉林教育,2017(05)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有效性课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