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非遗之憾到非遗之兴

2017-08-08孙凝异

中华手工 2017年7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文脉生态圈

孙凝异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让人们世代相承、曾经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等文化形式,被冲击得支离破碎。这些传承几百上千年的文化生活智慧,组成了我们当今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留存,就是延续中华民族的文脉。

前些年提及非遗,人们不是一脸茫然,就是扼腕叹息。因为生产生活方式的演进,大多数人从未坐在乡间的戏台下听过曲,没有亲手剪过窗花,没有见过纺织机是何模样,甚至连弹棉花的嗡嗡声都未曾听过。与我们过往生活方式一同陨落的,就是这些无形载体背后的人与故事。

没有生态大环境,大众就没有认知,便不会形成销售市场,产品生产亦面临萎缩,从业者的收入就不足以解决生计問题,年轻人自然不愿学习……传承,自然后继乏人。没有人,就没有“世界”。

如何让这个生态圈良性运转?保护,是最基础的工作;如何保护,则是浩大而艰难得工程。从加入、履约并切实践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的推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立,再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颁布……中国非遗保护,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上,从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到各地如火如荼的活动,非遗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传承人现场比拼技艺,家庭参与面塑制作,传统、新颖、精湛的手艺作品引人驻足留恋……

历经10年保护历程,非遗题材在人们日常生活里变得愈发常见,且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要回归社区、回归生活,使其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之憾,正逐步走向非遗之兴。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文脉生态圈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新区制造生态圈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