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7-08-07陶金菊

当代医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肝炎肝功能重症

陶金菊

辨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

陶金菊

(山东省邹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滨州 256200)

目的 观察辩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症肝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辩证施护模式护理,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护理前、后肝功能水平,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功能水平,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PT、APT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辩证施护模式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辩证施护模式;常规方法;重症肝炎;肝功能;凝血功能;护理效果

重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1]。数据报道显示[2]:重症肝炎患者病死率已经达到50.0%~70.0%,且多数患者由于肝细胞坏死造成肝功能衰竭。常规护理虽然能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但是护理缺乏针对性,未充分考虑每一位患者情况,导致护理预后较差,难以满足每一位患者护理需要。文献报道显示[3]:重症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辩证施护模式护理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为了探讨辩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重症肝炎患者90例做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重症肝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1~59岁,平均(42.63±5.37)岁,病程1~7年,平均(3.7±1.9)年;14例热毒炽盛型,10例寒湿困脾型,9例湿热蕴结型,12例淤血阻滞型。观察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43.18±5.22)岁,病程1~8年,平均(3.8±2.0)年;13例热毒炽盛型,11例寒湿困脾型,10例湿热蕴结型,11例淤血阻滞型。入选患者符合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本课题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肺炎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等,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加强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护理依从性、配合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辩证施护模式护理:根据患者不同证型进行针对性护理[4]。(1)热毒炽盛型。入院后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了解患者精神状态、黄疸、瘙痒等情况,加强患者饮食干预,避免饮食辛辣食物。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蒲公英与茵陈煮沸水引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护理,采用大黄、薏苡仁、仙鹤草等,保持胃肠道通畅。(2)寒湿困脾型。入院后尽可能多卧床休息,加强患者水电解质、血糖、血钙水平,饭前口服茵陈术附汤,每天2次,发挥健脾和胃、温化寒湿等功效。对于腹部不适者,采用胆俞、脾俞、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3)湿热蕴结型。入院后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采用夏枯草枕、菊花枕等保健药枕提高睡眠质量,尽可能饮食清淡食物、蔬菜水果等。采用大枣、茵陈煎水代茶饮,多饮食栀子仁粥。同时,护士加强患者中药贴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增减药物剂量及类型。(4)淤血阻滞型。叮嘱患者饮食宜细软、温性,加强患者营养,多饮食泥鳅、红枣、莲子等,发挥疏肝解郁,活血散结等功效。对于疼痛者选择血海、胆俞、肝俞等穴位[5]。

1.2.2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前、后次日早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护理前、后肝功能水平,包括: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水平;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功能水平,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酶原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仪器、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ALT、TBIL及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x±s)

2.2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PT、APT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水平比较(x±s)

3 讨论

重症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情危急、病情变化较快,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常规护理虽然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但是护理缺乏针对性,导致患者护理质量较差。近年来,辩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7]。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辩证施护模式属于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方法能根据每一位患者证型制定相应的护理,从而能缓解患者不适,强化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同时,辩证施护模式的实施能融合患者的饮食、睡眠等各个环节,能充分发挥护理措施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并且该护理方法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能发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等功效[8]。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PT、APT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重症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辩证施护模式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1] 冯仕娜,吴兴华,林艳华.中医辨证施护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5,7(3):241-244.

[2] 王菁慧.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5):153-155.

[3] 汪麟,李继杨,孙连庆.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 181-185.

[4] 邢丽,郑翠玲,马风妹,等.重症肝炎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与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271-1273.

[5] 朱仁英,孔祥红,郞玉玲,等.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7):945-947.

[6] 刘晨.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501-504.

[7] 王永梅,曲熙波,郝淑卿.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2): 169-170.

[8] 邓小够,潘永良.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护理[J].当代医学,2014,20(10):109-1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2.072

猜你喜欢

肝炎肝功能重症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世界肝炎日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