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2017-08-07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肺部小儿肺炎

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哈尔滨 150001)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哈尔滨 150001)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61±0.17 h,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4.39±0.19 h。观察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为5.07±1.30 h,对照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为7.94±1.21 h。该护理技术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作为儿科疾病中常见病症,病发心力衰竭是较为危重的症状之一,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儿的基本状况,构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时挽救幼儿的生命。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表现,提高患儿的临床指标,从而为患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提供支持。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观察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0例,年龄在7 d~1岁,平均年龄为(6.03±1.05)个月,病程在1~6 d,平均病程为(4.23±1.09)d。对照组男患儿22例,女患儿21例,年龄在7 d~1岁,平均年龄为(6.34±1.08)个月,病程在1~6 d,平均病程为(4.26±1.03)d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统计中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为:第一,基础护理干预。通过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析,严格观察患儿状态,采用隔离措施,对患儿应用吸痰器的指标进行观察,充分保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定时对患儿进行翻身处理,在患儿疼痛感较强时,需要保持患儿的呼吸畅通。患儿由于肺炎心力衰竭会出现高热的反应症状,因此,需要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必要状态下需要采用药物降温治疗。第二,心理护理干预。由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年龄相对较小,在对其进行护理时,会出现疼痛及害怕的心理情绪,从而导致幼儿的哭闹。针对这种症状,需要护理人员与患儿加强沟通,通过心理干预使患儿接受良好的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质量,构建完善性的安全保障机制,提高护理的整体效率[1]。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第一,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呼吸及心率恢复正常。第二,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呼吸及心率未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第三,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总有效=痊愈+有效。对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中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对两组患儿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P<0.05。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结语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当出现这种病症时,患儿多病情复杂,且病死率相对较高,在抢救及护理措施不当的状态下会造成死亡,因此,及时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成为临床中关注的焦点。对于小儿肺炎,主要是由于一些病毒及细菌引起的,最为常见的是由感冒所引发的肺部炎症,小儿的肺部通常具有较为强烈的顽固性特点,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痊愈,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于小儿肺炎,通常具有较为顽固性的表现,较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痊愈,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中保证病房环境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提高护理效率,避免患儿出现烦躁及哭闹的情绪,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在必要的状态下,当发现患儿症状较为严重时,医护人员可以为患儿使用镇静药物。在护理中需要避免家长产生焦虑的心理,同时保证患儿的呼吸畅通,及时更换患儿的体位,使患儿得到良好护理[3]。

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7.44%,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61±0.17 h,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4.39±0.19 h,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憋喘恢复正常时间为2.09±1.03 h,对照组患儿憋喘恢复正常时间为4.93±1.07 h,观察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为5.07±1.30 h,对照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为7.94±1.21 h,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在现阶段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构建,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率,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使患儿恢复意识,缩短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使患儿在良好的状态下得到康复,通过科学护理提高治疗效率,同时降低患儿的并发症现象的发生[5]。

[1] 周婧.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7):112-114.

[2] 肖世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5,(09):145-146.

[3] 闫宇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07):207-208.

[4] 陈静.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J].中国农村卫生,2016,(10):48.

[5] 张秀臻.浅谈小儿肺炎及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197-198.

Nursing experience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FAN Min-yuan, ZHANG Hai-lin, ZHANG Gui-ling

(Harb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Harbin 150001, China)

A total of 86 children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ul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43 children in each group.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ormal time of recovery was 2.61 ± 0.17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39 ± 0.19h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ormal time of recovery of lung ra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7 ± 1.30h, and the normal rhythm of the ral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94 ± 1.21h. The care technique can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Pediatric pneumonia; Heart failure; Nursing experience

2017-03-14

范敏媛(1970-),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R473.72

A

1674-8646(2017)10-0074-02

猜你喜欢

肺部小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小儿涵之三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