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初级阅读课教学方法探究

2017-08-04许明月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

摘要:阅读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课程,一般在初级阶段就为学生开设。对于初级学生来说,从综合课文的对话形式转换到阅读课上文章的形式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因此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消除畏难情绪。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初级阶段

一、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综述

(一)对外汉语阅读课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四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系统中常常以综合课为核心,帮助学生学习汉语词语和语法,同时设置听力课、阅读课、口语课和写作课辅助学生学习。

对外汉语阅读课有利于学生的汉语语言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扩大词汇量。对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虽然可以通过综合课学习新的词语和句子,但生词的数量的范围往往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在阅读课上,学生就可以解除大量新的生词和句子,对综合科上的学习内容进行扩展;另一方面,阅读课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深入学习综合课上的词语。在综合课上学习的新词语,如果不使用常常很快就会忘记,如果学生在阅读课上再次接触学过的的词语,就会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同时阅读课文中提供的语言环境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学会词语的用法。

对外汉语阅读课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现状。与综合课课文不同,阅读课的课文涉及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包括中国传统故事、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以《步步高汉语阅读》系列教材为例,每一册的教材含有十八单元,每个单元的主题不同,包括中国白领的故事、中国的数字文化、中国的网络现状等。学生们通过阅读课不仅学习到了了更多的中国文化,还可以借此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阅读课贯穿于学生学习汉语的整个过程,同时汉语阅读课也是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教学任务和原则

教师只有在明确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教学任务和原则之后,才能更好的定位阅读课在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从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出发,因地制宜,让学生更轻松快速地学好本门课。

根据赵金铭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阅读课的任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扩展词汇量; 二是学习和巩固第二语言知识; 三是阅读技能训练; 四是提高语言水平。阅读课的教学原则一是实践性原则; 二是实用性原则;三是循序渐进原则;四是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三)对外汉语阅读初级阶段的具体教学任务

由于汉语初级学生的汉语学习时间不长,汉语词汇量小、语法基础薄弱,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汉语阅读的学生来说,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因此这一阶段的阅读课具体任务在在阅读课总体教学任务下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以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为主。具体有:

1.学习巩固汉语语言知识,主要是字词的识记和丰富,已掌握的知识巩固,句子的阅读理解;

2.简单的阅读技能的渗透;

3.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对初级阶段的汉语阅读教学内容做出了如下要求: 教学内容是认读字、词、句,在此基础上,阅读与综合课所学语法、词汇相关的短文。短文内容包括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知识、常识以及中国社会和人文方面的简单介绍。教学方法是通过细读掌握短文大意,正确理解文章中重点词语及句子的意思,逐步过渡到限时阅读。

二、初级对外汉语阅读课常见问题

(一)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很多刚接触阅读的学生由于受到综合科的影响,错误的认为阅读课就是要弄明白课文中每个词语和语法的意思和用法,导致阅读速度很慢,只看懂句子看不懂课文。一方面,阅读课上大量的生词让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也无法区分综合课和阅读课的区别。

其次,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过高。由于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不明白阅读的目的也没有阅读技巧。在阅读一篇课文的时候,一遇到不认识的词语就开始使用手机和词典查阅,这样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率,破坏在阅读时的连贯性,不利于他们参加HSK等水平测试。

(二)教师难以把握阅读课的重点,上课模式与综合科相似

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都与综合课有区别,阅读课重在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技能的培养,其次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很多阅读课老师没有把握好阅读课的教学重点,用过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和练习生词语法,让学生觉得阅读课和综合科没什么区别。最终讓学生无法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三)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级阅读课中,现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进行大量讲解,然后由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再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很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也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自主表达和运用阅读技巧的部分。很多初级学生觉得阅读课很枯燥,并且不知道上阅读课有作用。

三、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

根据初级学生的汉语基础薄弱、词汇和句子的储备量少的现状,汉语阅读课的训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克服畏难情绪。帮助学生理解生词文字是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对词汇量很小的初级学生来说,大量生词的存在是阅读过程中一个重要阻碍。初级学生在阅读中解决生词障碍的方法除了老师讲解以外,主要以手机查阅为主,严重影响阅读效率。在老师讲解的同时,将一些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引入课堂很有必要。

用汉语词语结构来理解新词。从词语的结构分类,现代汉语词语分为复合、重叠、附加三个大类,其中复合类中又分为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五种。根据词语的结构类型,学生可以根据词语中的已经认识的字来猜测词语的意思。例如联合式词语“艰难”,初级学生并未学习过这个词语,但知道“难”的意思,便可猜测“艰难”的意思和“难”的意思相似。

介绍常用定位语素,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扩大词汇量。语素是汉语最小的语言单位,按照是否有固定的位置,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其中定位语素是指在构成词语中出现在固定的位置,例如“绿化”“净化”“美化”中的“化”,是后置定位语素,表示“让……变得…..”。如果给学生引入定位语素的概念,并了解一些常用的定位语素,学生就能举一反三,理解更多的词语。比如说定位语素“族”是“......的一群人”的意思,在给大家讲解了“啃老族”后,学生就能理解“追星族”“低头族”这类词语的意思了。

(一)帮助学生认读短语和句子

汉语的初学者在阅读汉语文章时,很自然地从识读字词开始,将一个完整的句子切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词输入大脑。如果将句子切分成短语,那么处理文字信息的速度必然会提高。汉语中短语结构与句法结构相通,熟悉短语结构有助于学习句法,因此要强调学生进行短语、短句的认读训练。

首先,在初级课中引入“断句”的阅读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认读短语和句子。“断句”就是通过分析,将一个句子特别是长难句分成几个部分以便于阅读理解。在讲解阅读时,可以将断好句的课文展示在PPT上,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断句的习惯,另一方面方便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常用的“断句”方法有:在名词后断句,特别是反复出现的名词;名词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成分,在名词后面断句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句子主体部分;而反复出现的名词常常是阅读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将重复出现的名词单独断开能帮助学生理清阅读课文的主体。在“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语后断句;名词后的断句帮助学生找到句子主语,而在关联词语后面断开有利于学生理清楚句子的逻辑关系。

其次,讲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训练学生提取句子主干的阅读能力。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状语、补语。其中,主语、谓语和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定语、状语和补语起修饰和补充的作用。在阅读训练中,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是理解句子和课文的关键,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要能够找到和理解句子的主干部分,就算不明白定、状、补部分有些词语的意思,也不妨碍学生理解整个句子。

(二)適当引入文化背景介绍,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介绍和教学。在阅读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在阅读《步步高汉语阅读——第一册》中的课文《六六大顺》前,先给学生介绍中国的数字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自己国家和中国的数字文化异同,另一方面学生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里数字“六”对中国人的意义。

四、结论

关于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探究近年来越来越深入和完善,但针对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阅读课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实践。但在总的教学原则上,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级阶段阅读课上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帮助学生阅读,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周小兵,张世涛.汉语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刘畅.对外汉语初级阶段阅读教学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4.

作者简介:许明月(1992-),女,汉族,四川安岳人,学生,在读研究生,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阅读训练 以篇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