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颜色词对比分析

2017-08-04方舒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对比

方舒

摘要:日语和汉语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由于其体系不同,所以两国语言既有相似点又有差异性,由此在语言考察的方面,汉日对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的颜色词虽属于人们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但是进入到社会文化领域后,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价值取向、政治因素等的影响,颜色词开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带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本文通过对中日颜色词的对比,明确其文化差异性,以此减少交流中的误用,加深人们对两国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中日颜色词;“绿”;对比;语义及象征义;实际应用

颜色词“绿”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词汇, 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颜色词“绿”的探讨,对于文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本文仅以其中色彩三原色中“绿”为基础,通过对其语义及象征义发展,实际应用的特征两方面進行探讨、分析,从而体现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尹晓红(2000)以中国五行学说导出汉语绿的颜色词,接着以时间为引线,分朝代依次说明了“绿”的社会地位,并详细分析其社会影响因素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吕美佳(2014)以日语色彩词为对象展开论述,首先明确其色彩意义,归纳其时代变化,从词性,词源两方面具体分析7种基本颜色词的は变化与发展。先行研究多以单种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语源、象征角度进行分析,中日对比方面还并不充分,因此本文通过对色彩词绿的研究进行补充。

一、语义及象征义发展

从《说文解字》中“绿,帛青黄色也。”一文可以看出,在一开始“绿”并不是专用的基本色彩词汇,而是通过语义的扩展,从青黄色的布拓展到青黄色。众所周知,中国有五行一说,五行对应五色,木为青色、火为红色、金为白色、水为黑色、土为黄色。即五正色。而中国人自古崇尚正色,如清代旗人地位较高,有正黄白红蓝和镶黄白红蓝“八旗”之分,皆为正色旗。由于当时汉人地位低,而绿又属于间色,有低下之寓意。故汉人军队不在八旗之列,又称绿旗。白居易在《忆微之》中有“折腰俱老绿衫中”一句,意思是说到了弯腰驼背的老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官运并不亨通。元稹亦有诗云:“无限公卿因战得,与君依旧绿衫行。”都可看出这里“绿”有低贱之意。元朝时期,官府规定妓院里做工的男人戴绿头巾,以示与正常人的区别。延续至今,“头顶戴绿”发展为形容一个男人的女人和别的男人相好,尤为男性所忌讳。现今、“绿”可代表自然,健康,清新。如嫩绿象征着萌芽与希望,翠绿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苍绿意寓着坚毅与挺拔。像烈士墓的周围都会种植苍翠欲滴的古松,寄望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此外 “绿”还有安全、通行、快捷,环保等寓意,如安全门绿色标识、绿灯、绿色通道、绿色环保等等,总而言之,“绿”虽说逐渐有了积极的倾向,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时还是会被人们所忌讳,绿帽子等还是不太常见。

而在日本,最初是没有“緑”一说的,“緑”属于泛指绿色至蓝色的广范围颜色,源于平安时代,最初指的是水灵灵、新鲜,后逐渐演变成表新芽的颜色。现如今所说的“緑”原来都统一归纳到 “青” 里来表示,如“青野菜” 、“青々とした葉っぱ”中的“青”表示绿色,象征着植物的生机盎然。“青二才” 、“青臭い”等 在生活中多表示成长道路中的不成熟。二战后,教科书开始将“緑”和“青”进行区分,将“緑”定义为蓝黄的中间色,代表春夏草木的颜色。如“緑の季節”、“ 緑滴る”等。此外,由于日本多以丘陵山地为主,绿色植物覆盖范围广,“緑”某种程度上为自然的代表,为日本人所崇尚。所以“緑”还象征着、农业、美丽,如“緑児” 、“緑の革命” 、“緑の髪”等。简而言之,日本的颜色词“緑”基本以褒义为主,表示喜爱与赞扬。

二、实际应用的特征

(一)感情色彩的保留

感情色彩多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话说,双语翻译有三要素,信、达、雅,也就是说贴切地翻译出原作者的感情倾向也是翻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如,灯红酒绿,日常中多指奢侈糜烂的生活,翻译成日语为,「贅沢で享楽的な生活」,虽没有使用原词“緑”,但暗含贬义,表达了作者本意,符合翻译原则。

(二)文化差异的趋向与融合

中国虽自古以来,“绿”字暗含贬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世界“绿色运动”的发展,绿色环保理念提上日程。生活中所常见的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等也都与日本的褒义理念相一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是虽有融合之处,中国在一些方面仍与日本存在其差异性,保留其传统的个性。如日文「緑の帽子が目印の観光ボランティアガイド駿府ウエイブの案内で、大御所家康公が築いた駿府城下町九十六カ町の町名碑を訪ねて歩きませんか。」(広報しずおか「静岡気分」, 2008, 静岡県)(NINJAL)可看出,其中的绿帽纯为字面意思,并无汉语中的贬义成分。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对于颜色词的对比分析,对于探讨两国文化的发展差异具有深刻含义。本文虽对于颜色词“绿”虽然从语义及象征义发展和实际应用两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但是其发展变化的阶段差异并不清晰,以后望详细分析。

参考文献:

[1]尹晓红.汉语表绿色词及其文化含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02).

[2]吕美佳.日语色彩词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 .

[3]宋萍.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06).

[4]姬新利.中日基本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比较[J].商业文化,2010(04).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对比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