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语言交际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2017-08-04庄亚杰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庄亚杰

摘要:非语言交际在现代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而且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还要注意非语言交际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汉字学习更是困难。单纯依靠语言输入讲授汉字枯燥乏味,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配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究非语言交际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人际交往的过程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不仅是语言的补充,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比语言更简单,更生动,所传递的信息更真实。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语言的输入,内容的理解,功能的培养以及适当的汉语文化的渗透,还要注重非语言交际的使用。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充分利用非语言交际,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自然地教学环境中学到了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第一章 非语言交际概述

言语交际指的是运用语言手段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活动;非言语交际,则是运用非言语手段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活动。对于非语言交际的分类,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我国学者毕继万把非言语行为分为了四类,包括:“(一)体态语,即各种表情、动作及姿态;(二)副语言,即沉默与非语意声音(三)客体语,即皮肤颜色、气味、衣着化妆等;(四)环境语言,即时间、空间、颜色、城市规划以及人对自然的影响等。”①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过程,包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这一过程中,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是贯穿始终的。

高兴时微笑、难过时哭泣、愤怒时怒目而视,这些基本的表达感情的非语言形式各国都是想通的,这些相同的方面能促使交际顺利进行。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同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所表达的涵义往往是不同的。如何准确有效的运用非语言交际方式,是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思考以及践行的问题。

第二章 非语言交际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一)汉字的特点

语言可以积累知识,汉字可以积累文化,传递信息。汉字与古埃及的圣书体文字、苏美尔人所创的楔形文字一起被称为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三种文字。汉字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以其独特的物质形式,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从左至右的单向线性排列为表现形式,拼读和记识都较为方便。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以音意结合的二维平面图形为表现形式。语音上,声、韵、调兼备。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尤其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字学习者来说,汉字学习是一大难点。

(二)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体态语又叫身势语,体态语包括手势、面部表情、目光、姿态、打招呼形式等等。 在教授象形字和会意字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于体态语直观形象的优点进行教学。在讲解“大”时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张开双臂,伸开双腿,一个活生生的“大”字就演示出来了;讲解“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只手放到眼睛上方,这样就是“看”。讲解“人”时,如教师可以两臂紧贴身体,双脚分开站立,就是活脱脱的一个现实版的“人”字,讲解“休”字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一棵树,然后悠闲地“靠”在树的左边,让学生能体会到“休”这个字所蕴含的意义。讲“弓”这个字时,教师可以拿出实物,做出弯折的动作,讲解“射”字时,教师可以拿出弓箭做出射箭的动作。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对汉字的字形以及汉字的含义有了全面的认识。但是在运用这些身势语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到准确、娴熟、自然。准确的动作有利于学生模仿,提高教学效率。体态语言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愉悦地学习,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一个搞笑的动作、微笑的表情、鼓励的眼神等这些细节都会收到学生的反馈。

(三)环境语言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教师与学生共处一个空间之中,如何布置一个舒适、充满中国味教室环境也是一门学问。外部环境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布置教室,让学生沉浸在汉字王国之中。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中国文化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身临其境方可融会贯通。如何创作一个好的使用汉字的环境呢?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是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艺术形式,书法因汉字而产生,书法因汉字的表现形式而独具特色,汉字因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演义而更加出彩。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应将汉字的教学与书法教学结合起来,二者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习书法,每学期可以举行一次书法比赛,并把优秀的书法作品贴到教室里,让教室也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儿。另外教室里还可以挂上灯谜,告訴学生们在中国元宵节的时候有猜灯谜的活动,这些字谜可以是老师出也可以是学生自创的。这样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还让学生对汉字产生了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一手好字也会成为很好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榜样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合理优美的板书,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章 小结

借助非语言交际,教师的气质和个性得以展现,能够增进师生情感。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感受到教师的性格、气质、涵养等,形成对教师的评价。这些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一直受到学者和教师们的关注,但汉字教学仍旧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薄弱一环,利用非语言交际对汉字进行讲解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环境语言的运用。利用环境语言教授汉字,学生置身于富有浓浓中国味的教室环境中,不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把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结合起来,使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①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熊文华.非语言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4]孙雁雁.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语言教育与研究,2004(2).

[5]陈树峰.体态语在初级班综合课上的运用语言教学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7).

[6]李慧.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修辞,2009.

[7]李珊.泰国汉语教学中非语言教学手段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

[8]王添淼.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J].汉语学习,2010(6).

[9]刘颖.对外汉语教师体态语运用初探[J].语言艺术,2011(10).

[10]吴龙伟.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语言教学—体态语教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