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熊孩子”必要时得用点“熊招”

2017-08-03米妈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7年7期
关键词:熊孩子易拉罐小米

米妈

家里有“熊孩子”的家长都会抱怨:孩子太顽皮了,管不了啊,真是没法管!其实不是管不了,是咱心里压根不忍心管。我家也有个“熊孩子”,为了“管理”她,我和孩他爸也是摸索了很久,也用了很多“熊招”。

触碰到家长的底线,就要严罚

假期,带着女儿小米回老家探亲。小孩子从没来过农村,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场院,鸡鸭鹅,还有羊,开心极了。小米在院子里拔了很多草,喂它们。一直到中午快吃饭了,还不肯进屋。强行被我拉进屋之后,竟然发起了脾气,扔下手里的草,一摔门跑了出去。门口正好有个小水坑,加之跑得急,一头栽了进去。

家人忍不住笑了起来。小米迅速爬起来,愤怒地跑进屋里,冲着一屋子的亲戚,巴拉巴拉地大声叫喊起来。这一屋子可都是长辈啊,坐在一旁的父亲的脸首先沉了下来!

我和丈夫对了一下眼神,把小米提溜到另外一间屋里,小米还执拗着不肯配合,我出手打了小米。那是我第一次出手打孩子,一是自己的怒火实在压不住了,二是孩子那么没有家教,冲着长辈耍脾气,这是坚决不可以的。小米哇哇哭了起来,嘴里哭喊着:“找姥爷,找姥爷!”

这次,一向疼爱小米的父亲还真没拦我们。小米一看没人救她了,也就安静下来。我和丈夫给她讲明白了道理,小米依次给长辈们赔礼道歉。

这次事件之后,小米乖了许多,虽然调皮的本性不改,但是能知道家长的底线在哪里了。平时在家或是公众场合,也不再那样放肆了。

“熊孩子”精着呢,不要放弃讲道理

周末,同学聚会。

我带着小米一起参加,同学也都带着孩子,大人们叙旧,孩子们玩耍。谁知,情况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美好。

起初,孩子們还都听父母的,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吃饭。吃了一会,孩子们就坐不住了。一群孩子开始凑在一起玩,可能彼此不怎么熟悉,玩得比较优雅,一起看看绘本,玩会玩具;渐渐地,以小米为首的几个皮孩子开始绕着桌子跑,有几个还钻到了桌子底下,孩子们嬉笑的声音越来越大,偶尔还伴随着兴奋的尖叫。

他们的声音已经盖过了大人们交谈的声音,有几个同学的脸上已经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脾气好点的,叫过自己的孩子轻声讲几句道理;脾气不好的,直接拽过来,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小米是孩子里闹得最凶的一个,我脸面上自然挂不住,皱起眉头,一遍又一遍地警告她:“不许再闹了,再闹就带你回家。”碍于面子,我不好意思发火,只能暗地找机会“吓唬”她,“再闹,就打你啦!”这种不疼不痒的话,对玩在兴头上的孩子来说,根本不管用。

接着有同学调侃地说:“你家小米随他爸,他爸小时候在我们班就是个调皮的‘熊孩子!”一桌人哄堂大笑。

孩子们虽然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笑,但也有样学样地大笑起来,小米更是夸张地一边仰头大笑,一边把手里拿着玩的易拉罐随意一扔。易拉罐被扔到了桌子中间的火锅里,汤水溅到周围每一位同学的衣服上。

房间里瞬间安静了,孩子们不再闹了,小米愣在那里,呆呆地看着我。我拿起一包纸巾放到她手里,什么话也没说。小米拿着纸巾给每一个人擦身上的汤水,挨个说了对不起。

大家一看这孩子给道了歉,也就原谅了她。整个下半场聚会,我一句教育小米的话都没再说,小米乖乖地坐在桌子前,也没有再乱腾,临走时,礼貌地给大家道了别。

路上,小米主动说,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忍住了心中的怒火,给她讲了一路的道理:你今天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大家,其实,大家已经很忍让你了;你把易拉罐扔到了火锅里,把大家的衣服都弄脏了,那时候,大家都愤怒了,大家觉得这样的小孩没教养了。你喜欢继续当这样的小孩吗?

那天,我讲了很多,能觉出小米是在认真地听。当我说到大家不喜欢她时,她皱起了眉头,说以后不会这样了。当时我觉得,孩子还是很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的。

慢慢地让“熊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经历了之前的两件事,小米变乖了许多,当然属于孩子的那份顽皮还会时不时体现出来。

有一次,我们答应了小米,要带她去动物园。可不凑巧,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无论我们怎么给她讲道理,她都不听,又哭又闹。直到客人进门,小米觉得去动物园实在无望了,就气鼓鼓地冲着我说:“妈妈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我要去我的房间静一静。”过了好一会,小米出来了,情绪好了很多,转眼就和客人家的孩子耍到了一起。要知道,以前发生这种事情,小米是会闹个翻天覆地呢!

还有一次,大米弟弟抢了小米的玩具,还在她的手上狠狠地咬了一口!一边看电视的我,偷偷瞄了两个孩子一眼,小米大叫了一声,伸过手去就想抓弟弟,那愤恨的小眼神恨不得要把弟弟吃掉,但瞬间理智战胜了情绪,她又把手放了下来,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走过去,抱住小米,小米委屈地哭了起来。我说:“姐姐真棒,懂得控制自己发火了。妈妈奖励给你一个棒棒糖,弟弟呢,就要去一边罚会儿站啦!”

大米弟弟似乎也知道自己错了,赶紧跑到墙角边。墙角边是姐弟俩犯错时罚站的地方,平时我和丈夫会根据姐弟俩犯的错误,决定罚站的时间。从30秒到30分钟不等。小米受到了夸奖,自然不再哭了,竟然还给弟弟求情,学着大人的样子说:“弟弟还小,就原谅他吧!”姐弟俩又开始愉快地玩耍了。

慢慢地,我发现小米在遇到不顺自己意的事的时候,很少着急、暴怒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情绪起伏没那么大了。

尊重“熊孩子”,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有存在感

我有个同学,毕业后就去美国工作了。一次回国小聚,她对待孩子的方法又让我学了一招。

那天,她约着几个要好的同学带孩子一起去吃烧烤。她女儿小七穿了一身白颜色的小礼服。我随口说:“你怎么给孩子穿得那么正式,这么好看的小礼服,一会孩子吃饭不都弄脏了。你看我今天还特意给小米找了一身旧衣服,省得吃烧烤,弄得满身都是油。”

事实与我想的正好相反。整个吃饭过程,小七始终小心翼翼,动作优雅,一滴油都没弄到身上;反而是小米吃得满嘴都是,小油手直接抹在了衣服上。同学对我说,在美国参加聚会,都会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样孩子才有存在感,举止自然而然就会优雅一些。

正巧周日赶上家庭聚会,我给小米穿了一件红色的公主裙。姥姥见了,第一句话就是:“你看你给孩子穿的,一会吃饭肯定弄一身,回去还得洗。”很多中国家长尤其是老人和我以前都有着相同的观念,小孩子吃饭会弄得满身都是,不能穿好衣服。

可那天,小米一点油渍都没弄到身上,吃完饭,还主动要求去洗手,说担心把油沾到衣服上。姥姥夸上了:“小丫头长大了,会自己吃饭啦!”

从那以后,只要出席公众场合,我就会把小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有了存在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慢慢就不那么闹腾了。

其实,孩子的很多习惯一开始是可以训练的,尤其是比较顽皮的孩子,练着练着这种习惯就会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慢慢就变成了孩子自身的气质。

猜你喜欢

熊孩子易拉罐小米
传递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杜小米的夏天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易拉罐制做的帆船
易拉罐美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