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断交风暴”影响几何

2017-08-01龚正

世界知识 2017年13期
关键词:巴林卡塔尔阿联酋

龚正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着卡塔尔的“断交风暴”可谓沸沸扬扬。6月5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埃及四国几乎同时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切断与卡塔尔的海陆空交通,同时要求卡塔尔外交官在48小时内离境,要求卡塔尔籍公民在两周内离境。随后,利比亚哈夫塔尔政权、也门、马尔代夫、毛里塔尼亚、科摩罗也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动作之快、范围之广令人错愕。“遥想”2014年沙特、阿联酋、巴林也曾突然召回驻卡塔尔大使,去年初沙特还联合多国与伊朗断交。此次的断交事件无疑让旧伤未愈的中东再添新仇,同时还牵动了中东地区所有重要玩家。

一些卡塔尔民众制作并悬挂印有卡塔尔埃米尔头像的海报,以回应沙特等国对卡塔尔的封锁。

带有许多蹊跷与诡异之处

海湾君主国之间的龃龉早已不是新闻。2014年3月5日,沙特、阿联酋和巴林三国突然召回各自驻卡塔尔大使,以抗议卡塔尔“干涉海合会成员国内部事务”。后来在科威特的积极调解下,三国与卡塔尔实现和解,结束了持续八个月之久的外交风波。而在此次断交事件中,虽然沙特等国给出的断交理由和措辞几乎与上次如出一辙,但严重程度更深,还带有许多蹊跷与诡异之处。

其一,蹊跷的“导火索”。5月24日,卡塔尔官方通讯社发布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的某次演讲,称赞伊朗是“地区强国”“地区稳定力量”,认为“对抗伊朗是不明智的”。卡塔尔通讯社随后立即对上述消息予以否认,称其网站遭到了黑客攻击,所谓埃米尔的演讲内容纯属捏造,目的是诬陷卡塔尔。但沙特、阿联酋官方媒体不管卡塔尔的“申辩”,指责卡塔尔支持伊朗、哈马斯、真主党、以色列,随后沙特、阿联酋、巴林、埃及宣布屏蔽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海湾局势骤然紧张。6月3日,阿联酋驻美大使的邮箱遭黑客攻击,曝光了阿联酋暗中支持以色列、诋毁卡塔尔,甚至参与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变等“猛料”,导致海湾局势进一步恶化,并最终酿成了“断交风暴”。由于两次网络攻击针对不同的对象,很容易让人猜想第二次是卡塔尔方面的“报复”。但网络攻击溯源问题向来困扰着各国执法机关,因此此次断交事件的导火索注定会成为一桩罗生门式的“无头案”。

其二,诡异的家族纠纷。沙特阿拉伯的沙特家族、卡塔尔的萨尼家族、巴林的哈里发家族、科威特的萨巴赫家族都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内志地区,其祖先同属庞大的阿奈扎部落。几个世纪以来,各大家族在荒凉的阿拉伯半岛上围绕生存、财富、权力不断争斗。实际上,除沙特1932年建国以外,卡塔尔、科威特、巴林、阿曼、阿联酋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对这些海湾君主国而言,家事、国事、部落事难以隔离、界限模糊。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沙特家族为科威特王室提供庇护,被视作是对科威特20世纪初收留沙特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的回报;2011年沙特、阿联酋出兵平息巴林乱局后不久,巴林国王第五子哈立德便迎娶了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的女儿;而在2009年,巴林的另一个王子纳赛尔娶了阿联酋迪拜酋长的女儿。与上述几大君主之间相对密切的血亲关系相比,卡塔尔王室相对“另类”。据中东媒体称,目前的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之父哈马德是通过发动不流血政變上台的,沙特、阿联酋等国王室对此颇有微词,进而也较为轻视年轻的塔米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直言不讳地将此次断交事件称为“家族宿仇”。

其三,复杂的地缘缠斗。卡塔尔虽是小国,但其外交是令人捉摸不透的矛盾综合体:与伊朗关系友好,共享世界上最大的近海天然气田,但又是美国最亲密的地区盟友之一,境内有美军在海外最大的空军基地;长期支持、资助沙特等君主国敌视的穆斯林兄弟会,但又帮助沙特在也门打击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反对派武装推翻巴沙尔,但在2008年曾赠送一架空客飞机给巴沙尔;与以色列保持着半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同时还收留了以色列死敌哈马斯领袖马沙勒。在断交事件愈演愈烈之际,卡塔尔似乎不为所动,迄今未表现出要妥协、服软的样子,土耳其和伊朗则旗帜鲜明地站在卡塔尔一边,“断交风暴”无疑进一步放大了中东地缘冲突的复杂性。

其四,混乱的美国政策。在这次断交事件中,美国政府始终在释放混乱、矛盾的信号,反映出美国总统、国务院、军方在此问题上莫衷一是。事件爆发后不久,特朗普就发推特表示:“很高兴看到我访问沙特得到了回报,他们将对资助极端主义的行为采取强硬措施,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卡塔尔,也许这将是终结恐怖主义暴行的开始!”但就在同时,国务院却说美国并未干预沙特等国的断交决定,直至事发前才获得相关通知,国务卿蒂勒森也呼吁沙特等放松对卡塔尔的封锁。紧接着在6月14日,美国防长马蒂斯又与卡塔尔国防大臣签署军售大单,拟向卡塔尔出售数十架F-15战机,合同总额高达120亿美元;美军的两艘军舰也在同时抵达卡塔尔,与卡塔尔海军举行联合军演。虽有观点认为美国对卡塔尔军售大单为奥巴马时期就已确定的项目,但此刻高调公布未免让人产生美国“两头通吃”的印象。目前,美国众多智库的学者都认为美国实际上并未真正了解沙特和阿联酋的意图,矛盾的政策是美国决策混乱的表现。

风暴过后,影响几何

对卡塔尔来说,疾风骤雨般的“断交风暴”毫无疑问不是好消息,但其实质性影响尚不能妄下结论。首先在政治上,断交事件对卡塔尔王室统治冲击有限。卡塔尔王室萨尼家族历史悠久,家族成员已超过6000人。卡塔尔曾于1913年、1949年、1960年和1995年发生四次不流血政变,其中三次为父子争权、一次为叔侄内斗,均属于王室内部矛盾,最终都未危及萨尼家族统治,更没有冲击卡塔尔的社会稳定。目前这场危机确实令年轻的卡塔尔埃米尔承受了一定压力,但不会严重影响卡塔尔社会秩序。其次在经济上,卡塔尔恐遭受一定损失,但不会彻底崩盘。在过去几年,卡塔尔凭借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积累了巨额财富,2017年1月外汇储备高达340亿美元。目前,由于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的银行业者开始缩减与卡塔尔的业务,导致卡塔尔外汇市场遭遇“美元荒”,很多在卡塔尔的外籍劳工难以把钱汇回国内。但仍有很多西方银行照常在卡塔尔展开业务。除金融外,沙特、阿联酋的交通封锁对卡塔尔航空业、航运业造成一定的干扰,但集装箱船只的航运线路已经调整,不再经由阿联酋,而是转道阿曼。因此,卡塔尔固然会过几天“紧日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将陷入动荡。

从地区层面看,伊朗、土耳其毫不犹豫地力挺卡塔尔。伊朗通过紧急食品援助、增加航班班次驰援卡塔尔;土耳其除了食品援助外,还向位于卡塔尔的军事基地增派军队,开展两国联合军演。不过,并不能就此断定中东格局将重组为“反卡塔尔”与“挺卡塔尔”两大阵营的对垒。目前摆在卡塔尔面前有三条道路。一是向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妥协,这意味着卡塔尔必须在伊朗、穆兄会问题上作出政策调整,减少乃至中断对穆兄会的资助,停止对塔利班、哈马斯等组织的扶持,改组甚至关停半岛电视台。就目前情况看,卡塔尔似乎并没有低头的意思,是否会妥协仍有待观察。二是表面上做足低头的姿态,暗地里我行我素。卡塔尔或许会在重压面前选择暂时性的忍气吞声,通过科威特的斡旋找个台阶下,避免更大的损失,但暗地里并不改变其与伊朗保持友好关系、支持穆兄会的基本战略。如果这样,短期内海湾局势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随时有可能再度紧张。从2014年的外交风波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三是拒不“认错”,倒向土耳其、伊朗一边。卡塔尔国内已经有人提出类似建议,但这意味着卡塔尔将付出难以想象的战略代价——不仅面临逊尼派国家的集体围攻,而且可能招致美国的强烈打压,因而可能性最小。

虽然沙特、阿联酋对卡塔尔态度严厉、手段强硬,但这终归是阿拉伯逊尼派内部的兄弟阋墙,存在可以妥协甚至交易的空间。目前,双方虽然并未直接公开对话,但已出现缓和迹象。如果海湾国家能借此开诚布公地理清一些陈年旧账、划清彼此的利益边界,说不定会对地区的长久和平稳定产生积极作用,让“坏事”变成“好事”。 (成稿于6月18日)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巴林卡塔尔阿联酋
卡塔尔世界杯落幕
ADNOC第一艘低碳氨船从阿联酋运往德国
大熊猫来到卡塔尔
阿联酋出口市场增加到230个
阿联酋打造能源枢纽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御苑印家俏巴林
巴林石收藏趣谈
管道预制工厂化在阿联酋ASAB3 项目中的应用
巴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