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佘溪村景观格局特色解读

2017-07-31颜玉璞刘子渝

绿色科技 2017年13期

颜玉璞+刘子渝

摘要:以传统民居和其所处聚落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对皖南佘溪村景观格局以及传统民居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从取材与施工营造技艺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情趣中,挖掘了传统民居建筑语言所投射出的传统建筑智慧观,寻找出了不同于表象背后所折射古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建造思想。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乡土民居;智慧观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80-03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归纳、总结传统建筑智慧观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其传承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或贫弱的标志[1]。长期以来,3D打印技术的开发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建筑的前进步伐逐渐演变为“快餐文化”。现代建筑的快节奏建设,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的独特性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特色的类现代城市当代聚落。

中国城镇的30年建造,经历的是一段建筑师缺席、美学意义消退、珍惜物质的年代。营造这些建筑的正是生活其中的使用者们[2]。身处其中,为了传统建筑空间表达、传统建筑语境延续,使用者们以生存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适宜性改造,“有限”与“有效”的进行自然营造。从观念到形式,一直力求保护传统建筑文化与精神,关注传统建筑的本质的回归,希望可以通过适当的建筑语言体现传统建筑的精神。剖其根本,使用者们的环境适宜性策略,其背后就是传统建筑的智慧思想。关于传统建筑的传承,在传统聚落中就能找到相应的答案,也许结果与答案并非唯一。人类眼中顺从的自然界背后其实隐含着瞬间摧毁人类的能量。所以如果人类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法与自然和谐生存,聚落共同体会逐渐走向崩溃。

2 佘溪村地域特征

2.1 无石不选址,无水不落家

据《黟县地名录》记载,佘溪因佘岭、佘水而得名。佘溪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为方氏家族聚居地。古代的佘溪地域含上佘溪、下佘溪。旧时村落布局十分考究,整个村落坐东北,朝西南,上佘溪东有白马山,北接乐升桥,南居黄梅峰,秀丽似屏障,虎形山俯卧于下佘溪村西口,佘溪河(竹溪)穿村而过,溪水如丝,带之环绕,三座古石桥连接河西与河东(图1)。传闻佘溪村始于宋代,方氏始祖游历于此,被此地自然风光所吸引,回去之后,心念于此,不能忘怀,遂辞官来到这里,一是逃避当时的朝堂之扰,二在山水登临中、在雨耕樵读中充分体验生活的恣意与淡泊。

关于古徽州地理特征,康熙年间《徽州府志》曾记,“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鉴于徽州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同时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需求,聚落选址多选在山间坡地处,既有利于山间相对较为平坦的土地作为耕地,又方便收集和开挖山中岩石进行住居营造(图2)。徽州地区常年多雾多雨,很多徽州古村落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水口空间,像毛细血管网一样,遍及村中各处,既可以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亦是村中妇女交谈之所,在“共有”空间体验生活的朝气。正是水源的引入,才使得场所具有灵活性,并产生相应的特殊性。

2.2 “山阴水阳”的风水理念

古徽州聚落选址布局看重风水之法,讲究“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枕山、绕水、面屏”,聚落前为平坦谷地,有河流水塘,后依山脉走势可遮挡冬日北来寒流,水代表生气,有生气的地方才有灵气,但徽州常年多雨水,因此聚落常建造于缓坡之上,便于取水与雨季洪涝之间寻求平衡。佘溪村聚落空间布局考究,背靠白马山,竹溪河绕村而过,整个聚落沿着山脉回转,界水而止,形成一个动态的微循环系统。

佘溪村民居讲究四水归堂,徽州俗称天井,当雨季来临时,雨水顺屋顶内侧坡流入天井,在中国传统风水观中,四水归堂,四方财禄如天上之水,源源不断流入自己家中。其在住宅布局中,四水归堂的用意是采光和排水,平面布局呈“回”字形(俗稱一颗印)、“凹”字形多种图式。在聚落的景观中可以看到以几何学的构图表现出来的经过长年岁月的冲刷形成的制度。这就是聚落的空间图式[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聚落的延续与发展,客观上是地域环境的优渥性,实际上主观上则反映了“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

3 佘溪村景观格局分析

3.1 就地取材

佘溪村,典型的徽州传统聚落山环水抱的格局,优渥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世世代代佘溪村人提供了延续血脉所需要的较为理想的家园,但正因为这多山多水的聚落格局,使得佘溪村又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与封闭性。缺乏与外界“有效”的沟通,先民们在营建住宅时,就地取材,不用花费太多的建造材料,皆来自于山中散落的岩石与大型成年树木。处在相对封闭的山区,“依山险以自安”,住宅只能依靠佘溪人自己的智慧,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因时制宜。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佘溪人已经总结出适宜的营造方法,取材的方便,省去运输过程中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投入,佘溪人懂得回馈自然,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每年春季都会去周边山上种植树苗,一是补偿之前砍伐的树木,向自然致敬;二是佘溪人深知植被能使水土得到保持,植被覆盖率低,使得每逢雨季山间就会有大量泥沙顺势而下,将坡下的耕地破坏,影响来年的收成。

3.2 施工体现低技策略

在调研中发现,佘溪村现存民居,基本属于砖木结构,传统建筑整体风貌保存较好,除去个别在“改徽运动”影响下的砖混楼房,丢失了些许的意蕴。现存民居中,很多山墙外立面出现脱落,部分墙体结构出现裸露。佘溪人对于石材有着精明的选择,根据大小形状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砌筑。根据砌筑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乱石砌琢、错层砌筑、夯土与石块混砌等。乱石砌筑的墙面看不出具体的层次,石头的排列组合相对随意自由,并充分利用各种形态的石块;在佘溪村中,会看到很多夯土与石块拼接的墙面,夯土里面有石头,内部墙面与木材相接,相当于今天砖混房中水泥里面含有钢筋,使得房屋墙体更加坚固,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一面墙壁出现不止一种砌造方式,有相似体块错层排列,有不同材质的石块拼接,有按照石块大小从低到高依次堆砌,没有一面墙体是完全一样的(图3)。

对于建筑单体之间的围合与分离,无意识中选取了“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策略。院与院之间,户与户之间,依主人家自己的想法而定。有的是木桩堆出来的院墙,有的是薄石板堆砌,更有“偷工减料者”,直接用自家的菜地隔开,颇有趣味(图4)。一种建筑形式的产生,必然受到一定地域内气候、温度、降水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人们在与自然抗争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技术水平[4,5]。这就是佘溪人在营造中动用自己的智慧,对材料的巧妙运用。

3.3 依山就势

《管子·乘马》所载:“凡立国都……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準绳。”中国古人关于民居建造早就有“依山就水,因势利导”的设计理念[5]。皖南多山地区,当地的村民为把山间较好的缓坡地带留作农耕用地,他们只能向山要地,利用坡地、陡坡,依山就势,建造房屋,沿着山体的等高线向上延伸,层台错落。村中街巷顺应地形,呈现不规则的景观图式,佘溪村街巷路面与建筑单体之间连通关系,从视觉角度看,表现出空间各要素之间的拓扑变换联系[6],通过不同建筑单体的地形变化,与街巷空间不同层次的连接,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图5、6)。

从佘溪村整体空间布局角度来看,传统建筑的单体与聚落整体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同构性。人是通过带有个性而确定自我的,聚落也同样。“就地利”,佘溪村民居根据山体走势,顺山体脉络布置,建筑单体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独特之处,呈现出三合院、四合院、一合院、非规则的平面布局,而佘溪村整体布局则呈现出内向型,向河流聚集的特点。不同格局的建筑单体连接共同的纽带——文化、信仰、制度、自然观等,组合成具有同构性与差异性的聚落[7,8]。

4 结语

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农耕经济产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自给自足的自律体系,土生土长,使得传统民居具有自然发展的特点。同时,对于地方经验的建造经验以及地方材料的合理使用,其建造技艺、建筑形式以及居民的生活情趣与方式都体现出明显的环境适应性策略,整个村落的景观格局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观。

参考文献:

[1] 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关于征集中国传统建筑智慧论文的通知[R].北京:住宅城乡建设部,2017.

[2] 金秋野,王 欣.乌有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12.

[3] 藤井明.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20.

[4] 陈 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J].华中建筑,2000(3):126~127.

[5] 段 进,季 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刘 兴,张振宇.拓扑性质的建筑学浅析[J].华中建筑,2010(9):12~14.

[7] 黄 丹,戴颂华.黔中岩石民居地域性与建造技艺研究[J].建筑学报,2013(5):105~110.

[8] 单德启.乡土民居和“野性思维”—关于《中国民居》学术研究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5(3):19~21.